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新民 《教学随笔》2007,(11):27-27
一堂课能否成功、学生是否有兴趣,能否在上课伊始,也就是上课的导入阶段就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所以,除了按课程标准和阶段目标的要求,认真研究教材、设置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以外,还要开动脑筋,精心设计一节课的导入,力求一开始上课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用独特的导入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并把激起的兴趣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更好地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就一些比较成功课例的导入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导入亦是如此。同样的教学内容,但不同的教师,其导入的技法也就会不同。良好的导入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 “一粒沙里见世界”,虽然课堂导入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凝聚了教师的智慧,体现了教师的素养。为了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课堂导入方式,本专题从林林总总的课堂导入方式中择取一二,并展示部分案例,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下面结合笔者所见、所思和所为,谈些粗浅的思考,与同行们商榷。一、“提问式”导入——导出活力案例1:“老三篇”→“生活篇”【原音回放】一位教师在教人教版初中英语第二册 (下)Lesson74课文Are you alone?时,采用了“提问  相似文献   

4.
对一节新课,导入是首要环节,重在导入,难在导入,也可以说,成败的一半在导入。因此,怎样导入新课,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必须特别注  相似文献   

5.
程贤胜 《教书育人》2001,(21):14-15
“万事开头难”,政治课教学的开头———“导入教学”也同样是个难题。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它同文科范畴的语文、历史、地理等教学内容相比,其“释疑解惑”的难度明显更大些。那么,面对丰富多彩和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如何引导中学生步入政治理论的神秘殿堂,寻觅到能够释解疑问的真理,就迫切需要在每一堂课都开个好头,以引人入胜的“导入教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去品味理论逻辑的高贵,享受分析人生哲理的每一分钟。由此看,“导入教学”应该是一个值得研探的科研课题。一、政治课“导入教学”的三个前提“导入教学”是教育…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过程 ,而开头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也有人将好的开端形象地比喻为凤头。由此可见导入的重要意义。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 ,笔者主要着眼于其作用将其大致分为八类 ,以下分别予以解说。一、目标导入目标导入是指通过一段话先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然后进入新课学习的导入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程之前就能心中有数 ,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都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有效进行。例如《明湖居听书》一课 ,有教师这样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刘鹗的《明湖居听书》,本节的学…  相似文献   

7.
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而一堂好的语文课同样需要一个“凤头”。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环节,导入设计的好坏将影响到这堂课的成败。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形成主动型的学习状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在走进课堂前应仔细推敲导入的设计。那该怎样设计呢?  相似文献   

8.
在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众多因素中,课堂导入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热身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课堂教学,不同的教学重、难点,不同的教学目标,其导入方式都应有所侧重,下面我将依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和平时积累,举例探讨一些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大力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最关键的问题。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无疑会使新课改如虎添翼。“导入”既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也可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高度重视,为课堂教学的圆满完成创造良好条件。这些年来,笔者一直注意研究课堂“导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文本的形式,总结出不同的“导入”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学生的眼中,数学是一门既抽象枯燥义生涩难懂的学科。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尤其是新课的讲授中,恰当的使用导入教学既可以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时还能收到变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变生涩难懂为有趣简单的意外之效果。下面就是我在教学时的导入实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数学课堂中的导入方法着手,结合"疑展评"课堂教学理念,通过切题导入、植入学法、开放问题,拓展导入、"设疑"导入,启发碰撞、错题导入,展示纠错、检测预习,评价导入等方式,为具体的教学内容的分析奠定基础,并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朱则近 《考试周刊》2011,(77):121-122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身处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都致力于探究提高教学效率的各种模式,寻求各种优化课堂效果的途径。作者认为应该让课堂导入这个教学环节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导入成为一个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并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有效环节.为整堂课做好开路先锋。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相关教学案例.分别从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设计的方法、要求和误区这三方面入手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人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好的“新课导入”能使学生头脑清醒、耳聪目明、兴趣盎然地保持持久的求知欲望,从而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高中数学新课教学中尝试了如下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梁海源 《新疆教育》2012,(5):117-118
正确、科学地把握教学起点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首要前提。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把握教学起点呢?下面,笔者试图结合一些“导入”片段的分析淡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前提。一节好的地理导入课,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如果设计恰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和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导入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初中思品课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以下"六法":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教师课前的导入,是给学生学习留下的“第一印象”。这“第一印象”极大地制约着学生的课堂情绪及学习兴趣。导入艺术的魅力能延续小学生兴趣高峰的时值,能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姜兴莹 《文教资料》2010,(20):163-164
新课导入是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这是教学过程的首要部分。本文主要结合技工学校的特点探讨创新和改进新课导入的方法,力求体现政治学科特色,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合适的导入能紧扣学生心弦,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到教师设计的特定的教学过程中,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我以“红军的长征”为例,介绍导入新课的五种方法,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引入”这一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学生迅速进人“角色”。下面,谈谈我常用的几种激趣导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