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苏轼在诗词创作和音乐理论研究及民间音乐整合方面有很大成就,形成了立足于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独特音乐视域.苏轼的词乐创作思维灵活,原则分明并且目的明确,形成了风格豪放的新词风.他对古琴等传统曲目的曲调进行考证,注重音乐史料的收集和关注,并对琴、筝和琵琶等器乐音乐欣赏理论进行发挥同时还注意对不同地域音乐形式的记录和整理.  相似文献   

2.
被称为"古典主义音乐巨匠"的舒伯特,又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艺术歌曲具有非常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艺术歌曲在其创作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他的艺术歌曲朴实自然、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用歌曲来抒发对生活与自然的无限情感,因此他的艺术歌曲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他的创作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一生留下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许多钢琴曲和交响曲等。因此我想用我的理解浅谈一下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全面实施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本文以"L-36簧笙"为研究对象,将文献研究法作为研究方法论的基石,结合音乐史学、音乐传播学以及音乐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对"L-36簧笙"在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笙音乐文化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厘清"L-36簧笙"与中华优秀传统笙音乐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当代笙音乐文化生存状态、对社会教学与乐器传承发展以及对当代笙音乐作品创作的意义,拓展和充实"L-36簧笙"与传统笙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视野,为"L-36簧笙"的社会功能价值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与个案实践文本,让更多的人关注笙音乐.  相似文献   

4.
苏轼在诗词创作和音乐理论研究及民间音乐整合方面有很大成就,形成了立足于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独特音乐视域。苏轼的词乐创作思维灵活,原则分明并且目的明确,形成了风格豪放的新词风。他对古琴等传统曲目的曲调进行考证,注重音乐史料的收集和关注,并对琴、筝和琵琶等器乐音乐欣赏理论进行发挥同时还注意对不同地域音乐形式的记录和整理。  相似文献   

5.
细川俊夫作为当代音乐创作舞台上较为活跃的作曲家,拥有鲜明创作风格与个性化音乐语言。这和他作品中不容忽视的亚洲音乐元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他的创作之路上,除了严格的西方音乐创作技术训练之外,细致深入的学习了日本的本土音乐也是他形成自己创作风格的重要因素。同时,他本人的学习历程以及形成目前创作风格的过程在作曲教学层面上给予学习者重要的启发:本土音乐对当代音乐创作的重要影响已经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对本土音乐的移植上,深入的了解本土音乐外在形式下的内涵,将其中的精粹吸收并与相对应的技术手段相结合、转化成为当代音乐崭新的符号,是在作曲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推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尝试进行了对模块教学形式的实践研究."创作"模块作为高中音乐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展开,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去学,有兴趣去尝试创作,也就成了当前很多高中音乐教师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赏"促"创"教学策略,通过以"赏"为线,厘清创作概念;以"赏"为本,了解创作手法;以"赏"为范,辅助创作实践,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7.
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他是"音乐神童",也是十八世纪古典音乐的创始人之一。莫扎特创作了大量作品,在他的音乐生涯中,除了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之外,歌剧也是他创作的重点之一。莫扎特一生创作了22部歌剧,因为其独特的创作天赋和歌剧的优秀质量,他也被誉为"欧洲歌剧史上的四大巨子之一"。莫扎特的音乐剧一直都倍受喜爱,他认为歌剧中最重要的是音乐,因此其歌剧有独特的音乐特点。据此,本文在简要介绍莫扎特生平以及其作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通过《唐璜》对其音乐创作手法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浅显介绍了《唐璜》中女高音咏叹调演唱技巧的个人体会。希望对莫扎特音乐特点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8.
肖邦是一位浪漫主义时期的爱国作曲家,被世人尊称为"钢琴诗人"。他的整个创作都与自己的祖国——波兰的民间音乐息息相关,尤其是乡土气息浓厚的玛祖卡舞曲。肖邦在玛祖卡舞曲的创作中把爱国情怀同祖国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以及波兰人民的生活情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运用波兰民间最常出现的玛祖尔、库亚维亚克和奥别列克三种舞曲形式,并把它们加以高度的艺术化,形成了两种风格类型的玛祖卡舞曲。  相似文献   

9.
谈音 《培训与研究》2007,24(10):108-109
罗伯特.舒曼,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19世纪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代表。他的音乐思想对当时德奥浪漫主义音乐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精髓在于:对音乐作品思想的进步性和情感丰富性的孜孜追求,将古典主义形式与浪漫主义情感在创作中结合这一理念的提出。本文试图对其音乐思想精髓进行简要阐释。  相似文献   

10.
“音乐粉丝”产生的心理原因是追求自我认同,众多“粉丝”组成“粉丝”团体是追求归属感,音乐粉丝”对音乐创作和音乐消费市场都有深刻的影响,“粉丝”也有创造力,他们的作用影响着音乐生产与创作.  相似文献   

11.
戴维·赫勒韦尔英国现代作曲家、指挥家、先锋派古典音乐演奏家。在20世纪70年代,他为年轻的古典音乐家们创作出一种全新风格的音乐。这一音乐风格是综合古典音乐、爵士音乐、摇滚音乐、拉美乐、巴洛克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特点发展而成的。从小型的"摇滚奏鸣曲"到器乐曲、协奏曲、交响曲以及电子乐作品,都有他的发明和创新,人称"多维音乐"。"多维音乐"的基本特点是:作品的内容与含义、意境是严肃的,但其形式是新颖活泼的、明快激荡的,可以说是继承了古典传统的现代音乐,又是汲取了时代精神的传统音乐,因而很容易被演奏者和听众接受欢迎。  相似文献   

12.
项少媚 《文教资料》2009,(21):203-205
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校"夕阳红"艺术团为例,讨论了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组织和开展的功能与意义,并通过对该艺术团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的介绍分析,探讨了其在教育、娱乐、自律自强等方面的功能,以及对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础理念提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在教学内容、形式、结构上第一次作了最大程度的补充,由原来的<音乐欣赏>单一型教材扩充为由音乐欣赏、歌唱、演奏、音乐与戏剧表演、创作等六个模块构成的立体综合型教材.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师生的互动,是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4.
以音乐编程进行电子音乐创作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电子音乐研究和创作中的重要形式。讨论了中国电子音乐家在音乐编程教育和创作方面的历程与进展,以四川音乐学院的“编码之夜”系列活动为分析对象,探讨电子音乐创作和作曲家培养过程中,如何将新技术与本土文化精华相结合,找寻新的电子音乐创作形式,探索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对音乐艺术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其生于战乱时期,师从大文学家元好问。特殊的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创作视野,也使其具备了深厚的文学修养。他的作品以"尚真"为出发点,并坚持"以心为本"的创作原则。其词曲创作不仅对儒家音乐思想有所继承,并且能够突破礼乐束缚,做到"法天贵真"。在白朴的作品中,爱情和叹世抒怀是主要题材;同时,由于对道家老庄思想的吸收,其作品中多有超脱之感,这些创作都是他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也是他音乐思想的体现。可以说,白朴的音乐创作为元代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朗格对音乐的本质的看法承袭了爱德华·汉斯立克的观点,但二者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问题和音乐的情感问题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朗格主张音乐是表现人类情感,认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辩证统一关系;汉斯立克则主张音乐不表现情感,认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同一个东西.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看出,朗格的观点是较科学的辩证观点,对音乐艺术的创作具有更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贺绿汀     
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在近80年的音乐生涯中,他把自己的音乐活动与人民的革命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作了很多不朽的音乐作品,在我国产生重大影响。他共创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曲,200多首歌曲,6首钢琴曲,7首管弦乐曲,25部电影音乐及140余篇论文、译作等还出版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等。  相似文献   

18.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西方音乐史上不可磨灭的神话,他是当之无愧的"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以鲜明的音乐个性、革新性的创作特色影响了欧洲音乐的发展。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具有印象主义美的作品,这也是他钢琴创作中美学思想的独特性。通过对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中美学思想进行梳理解读,不同阶段的具体思想体现与创作分析,从音乐本体、内容、形式、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来诠释其美学思想,在历史脉络的分析基础之上,来说明德彪西的音乐美学思想形成并不的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以此彰显出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美的传奇与神话。  相似文献   

19.
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旗手,其作品朦胧美的特点来源于当时的历史化基础及他的美学思想;其创作手法摆脱了传统音乐的形式和风格,丰富了音乐配器、和声等表现手法;是二十世纪音乐节奏、旋律等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源点。  相似文献   

20.
皮亚佐拉是阿根廷著名的作曲家和手风琴演奏家,他的一生中创作了无数探戈乐曲,被称为"探戈之父"。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具有动感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很受人们的欢迎,为后期探戈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皮亚佐拉的音乐生平以及他的探戈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