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次翻阅杂志,偶然读到这样一篇文章:下岗吧,板演在我们小学的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讲解一道习题时,让大多数学生在草稿本或书本上练习,而请一位甚至几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练习,这就是板演。许多年来,板演以其独特的身姿活跃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2.
贵刊于2004年12月刊载了<下岗吧,板演>一文,作为<教学与管理>的一位忠实读者,我有幸拜读了此文,在品味这篇优秀的作品之余,心中颇有感动,是板演这种教学方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潮流,还是作为板演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没有掌握好开展板演活动的技巧呢?在此,欲借贵刊一方寸土谈一点我个人的理解,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缘起】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下岗吧!板演》。作者在文中罗列了板演的种种弊端,认为在当今信息时代,应放大电教媒体的优势作用,学生课堂板演完全可以用实物投影来替代。看完文章,我陷入了沉思:曾经作为传统课不可或缺的板演在信息时代真的那么一无是处吗?一定要被逼到下岗的前沿吗?我想: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我相信在教育第一线的老师应该能认识到板演的重要性,如果能最大限度发挥板演的有效性,板演依旧会让我们情有独钟。故此想提笔写-一写我对板演的一些认识,希望能以此文抛砖引玉,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4.
“板演”是适应教学需要,让学生在黑板上或教师发给学生的小黑板上,演算练习题的一种经常使用的课堂练习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信息传递过程,而学生板演是教学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新授课、练习课,还是复习课,一般都安排有学生板演的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正确地运用板演手段,是教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学生板演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板演一般安排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是在基本训练时让学生板演,目的是了解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程度,为新授课搭桥铺路;二是在进行新授课时,让学生板演。如,在自学课本的基础上板演尝试题,从中可看出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情况,使教师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三是在做“巩固练习”时让学生板演,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简单运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因为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课上板演学生的解题速度往往落后于集体练习的学生,在板演和齐练学生完成习题的先后上会产生“时间差”。一般教师采用“集体等待”的办法,但是这样,对绝大多数学生(除板演学生以外)来讲,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陷于停顿,造成课堂教学的“低谷”。 如何合理利用板演和齐练学生解题时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贵刊于2004年12月刊载了《下吧,板演》一文,作为《教学管理》的一位忠实读者,有幸拜读了此文,在品味这篇优秀的作品之余,心中颇有感动,是板演这种教学方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潮流,还是作为板演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没有掌握好开展板演活动的技巧呢?在此,欲借贵刊一方寸土谈一点我个人的理解,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一、板演应注意时效性我们常见的板演方式是教师将需要练习的题目明确后,抽几位学生板演,其余则在下面同时完成练习,随后进行集体讲评,在这一过程中就难免出现台下学生的思维跟着台上学生走的现象。为克服这一弊端,教师在组织板演时应…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学生的板演是学生对教学过程积极参与的一种教学活动,由于学生的板演具有独立性、公开性、限时性等特点,因而它有着与学生在座位上完成课堂练习所不同的作用.学生板演的过程不仅能使教师通过学生思维活动的“曝光”,更直接更迅速地了解学生理解记忆教材内容的程度、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辨别解题过程正误的情况,尤为重要的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数学课堂板演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仅就数学课学生板演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上,教师常常会让四五个学生到黑板上一起板演某类习题,有的学生能完整地进行板演,有的可能只能板演一半,有的则用时五六分钟仍然不会板演,出现“挂”黑板的现象。这样的板演是真的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还是在浪费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呢?是不是真能起到板演预期的目标?有必要每节课都让学生板演吗?怎样的板演才是较为合理和有效的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课堂板演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网络系统介入学校教学过程,不仅优化了教学手段,而且提高了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也改变了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教师是知识传授者。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也是多媒体环境下教师角色之一,这种角色本身是不能淘汰的。但是与传统所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或常规的角色,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要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相似文献   

10.
邢友水 《考试》2009,(6):61-61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语文多媒体教学中,许多教师盲目追求”多媒体”,没有摆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在教学中滥用多媒体形式,有可能会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压抑。  相似文献   

11.
曾几何时,“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是学校里最有特色的“家当”,也是教师生涯最生动的写照。但眼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表面上看好像提高了课堂效率,甚至许多教师认为课堂板演完全可以用实物投影来替代。下面我就谈谈从教十许载里发现的学生板演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12.
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并非一无是处,评比课可以锻炼我们,让我们更好更快地成长。多媒体的运用也并非不好,只不过让我觉得评比课与平时的教学有点脱节,评比课不要成为公开的作秀课,评比课应变得简单、有效、真实。北师大版三年级的“分一分”(也就是“分数的初步认识”)。这堂课我以玩折纸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学。大致流程是:玩折纸——认识分数——研究分数——再玩折纸表示分数。教学目标:1.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2.学会读、写分数,并会用折纸、涂色等方法表示简单的…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课堂精彩纷呈,多媒体、导学案、作业纸等成为课堂中靓丽的风景线,学生的板演却被一部分青年教师所忽视。而我认为学生的板演是传承中的精华,我们应该结合新课程理念使其绽放新的光彩,让黑板像一面镜子,反射卅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自我反省、共同交流、展示自我来提升课堂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陈清民 《福建教育》2006,(10A):52-53
案例1 某教师教学《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北师大版第三册),课前制作“周宁风光”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了解家乡周围环境情况;课中播放“周宁风光”录像,让学生尽情展示各自的作品,小组交流、全班评比、情况介绍,等等;课后继续延伸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不少老师喜欢“指名板演”。这样做,板演学生可作巩固练习,也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及时评讲。但是,这种“指名板演”的反馈形式也有以下副作用。由于小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还比较差,意志上也较薄弱,外部的影响在儿童的行为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些学生在练习中一旦发生困难,往往不能独立思考,而是依赖于板演的学生,练习缺乏独立性。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6.
曾几何时,为了“赶时髦”,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越来越华丽、热闹了。多媒体课件流行了,课堂里“演一演”、“画一画”等活动大量涌现了。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一下,我们会发现在这些热闹的表面下所隐藏的教学误区。  相似文献   

17.
龙登辉 《新疆教育》2012,(15):125-125
在学校的课堂教学工作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日趋成熟。多媒体辅助教学打破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教学是一柄“双刃剑”。语文课堂教学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但是多媒体教学不能照“片”宣科,不能盲目滥用。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多媒体,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设计为依托,适度寻找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正以其特有的优势走进课堂,成为广大教师的得力助手。它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如何使用多媒体课件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它和“信息高速公路”一起,改变着当今的世界,教育领域当然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关注并积极投入到这一新生事物中来。教学媒体作为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起到了中介作用。在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通过媒体向学生传播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