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中说“孩子说话就是在练口才!”惊讶之余恍然大悟,是呀,小学生都是孩子,孩子都爱说话。有时.面对满教室叽叽喳喳的“小鸟们”,头疼啊,无奈啊,还得厉声制止,怎么改变呢?如果巧妙地利用这一特征,是否能将此变成一种“资源”呢?之后.在教学中,我常进行实践,发现很有效。  相似文献   

2.
我打量着他们:局促不安。躲闪着我的注视。怎么看.心底都难以涌上“喜爱”的感觉。窗外、走廊上.站着四排孩子,许多孩子朝我眼前这些孩子扮鬼脸,昆得兴高采烈。现出格外的得意。是呀,他们可以去上体育课.可以去发足狂奔……留下的这些.只有眼巴巴地羡慕。露出渴望之情。我心里忽地“不忍”:我放飞了一群白天鹅.留下了一群丑小鸭!从来没人这样做过。我这样做了!是不是合适?会不会太“残忍”?  相似文献   

3.
王鉴 《特区教育》2013,(11):49-49
牛爸牛妈带着小牛来咨询。牛爸先是忧心忡忡地把我悄悄拉到一边说:“这孩子几天没在家过夜了,昨夜竟然跑到地下车库去了!在地下车库过夜呀!什么话也不跟我说。你一定得帮忙看看这孩子心理怎么了?”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想来想去,平时大人们、小伙伴们都说我是个“杠头”。一说到这儿,妈妈就会摇着头唉声叹气地说:“这孩子的拧劲什么时候才能改改呀!。”前两天我就又和妈妈拧了一回。“豆豆,快点过来,再练一遍琴!”只  相似文献   

5.
王瑞 《陕西教育》2011,(1):48-48
又值金秋时节,望着窗外飘零的落叶,我不禁想起了“做一片美丽的叶子”活动.那是我与孩子们共同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心路历程。在一个秋叶纷飞的中午.孩子们在大树底下捡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树叶,有几个孩子手里拿了几片树叶,来到我身旁,好奇地问我:“王老师,这是什么树叶?多好看呀!”  相似文献   

6.
冠豸 《小读者》2012,(7):17-20
我从小就比同龄孩子笨.别的孩子会说话时.我连“爸爸妈妈”都叫不清楚;别的孩子会唱歌跳舞时,我还趴在地上玩:别的孩子能够思维敏捷地回答父母出的算术题时,我只会咬着指头,一脸迷茫地望着父母……这些都是妈妈告诉我的,她说:“你呀,笨死了!我的聪明怎么一点都没遗传给你呢?”她又是摇头又是叹气,一点也不在乎会不会伤害我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7.
“喂,还有多久下课啊?”“15秒!”“1、2、3……14、15,叮叮叮……”“Yes!Go!”听到这动听的下课铃声,我连忙拎起书包跑出教室。“等等我啊!”是好友在叫我。我又退回去,看见她不慌不忙地收拾东西.实在无法忍受:“你倒是快一点儿呀!速度!速度!”她见我这急样,故意放慢动作,还向我吐舌头。我大步流星地跑到她跟前,两下就帮她把东西收拾好了。“大小姐,现在可以走了吧?”我一把将她拖出教室。还没有走到两步,好友可怜巴巴地拉拉我的衣角,低声说:“我还没拿历史书……”我晕!看见她慢慢“移”向教室,我吼道:“站住,我去帮你拿!”我实在是不敢让她再进教室了。“是这本吗?”我扬扬手中的历史书。“嗯。”她低声回答。“走啦!”拉住她的手快步向前走。“你慢点,赶着去投胎呀?”她没好气地说。“我的姑奶奶,从一打下课铃到现在已经耽误了十八分钟了!你知道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毕命……”“打佯.我走快就是了.”她实在受不了我的长篇大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放了寒假。我那可爱的小表弟第二天就闻声①赶来了——他知道我最喜欢他。所以特别爱跟我玩。 这几天早晨.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妈妈每天早晨撕扯历后,小表弟总是站在扯历前,呆呆地望着它②。有一次,表弟指着扯历问我:“姐姐,这是什么呀?”我说:“这是扯历呀!”“扯历是干什么的呀?”“扯历就是显示日期的嘛!”  相似文献   

9.
自重     
宋玉 《教师博览》2006,(9):32-33
教师节前几天,我无意中听到了两个学生的对话。一个说:“你准备送给老师什么礼物?”另一个说:“我不知道,我妈妈说这次要送件贵点儿的,现在我四年级了.争取这学期评上三好生。”“啊?”另一个孩子的话音中流露出了惊讶.“这和送教师节礼物有什么关系呀?”“哎呀你真笨!我妈说了,谁不喜炊好东西啊,现在的老师都这样.谁送的礼物重就对谁好。”那个学生很肯定地回答。“哦,是吗?可是我只用电脑画图做了一张贺卡,看来她是不会喜欢喽?”“那当然,没戏!”……听着这些对话,我的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回到家我想了很多很多.同时暗自做出了一个决定。  相似文献   

10.
大清早,张小荣的母亲气冲冲地朝教室奔来。她紧紧拉住我的手哭诉说:“老师呀,也不怕你笑话了,我这孩子经常偷家里的钱去买东西吃、买东西玩,今天又从柜里拿走50元,他爸爸狠揍他一顿,才交出来。这孩子嘴才硬呢!你抓不住他的把柄,他就是不承认。你说怎么办呀?”  相似文献   

11.
8月14日 晴 “呀!这孩子好瘦哦!”这是我从妈妈肚子里出来听到的第一句话。“哼!谁说我瘦了,人家这叫骨感美!”我总是这样自辩,不服气地叉着“一扭便断”的小腰,再甩给人家一句话:“瘦比胖好!”  相似文献   

12.
安安的客人     
安安家要来客人了,客人是爸爸小时候的朋友。看到爸爸妈妈高兴地准备迎接客人的样子,安安问爸爸:“来客人让你这么高兴呀?”“当然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嘛!”爸爸有点激动地说,“而且,这可是我很小时候的朋友呀!”“很小是多小啊?”安安问。“比你还小!”又拿我比!安安生气地想。安安有点搞不懂,客人是像爸爸那样大呀,还是比安安还要小呢?  相似文献   

13.
深秋的一个早晨,我正准备上课。忽然,好几个孩子急冲冲地跑过来。“老师,老师”他们叽叽喳喳地围住了我,满脸兴奋。我微笑着示意他们安静:“谁来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呀?”“我们班的窗台上有一只青蛙!”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相似文献   

14.
不雷同的路     
一 我认为,现在人的人生路都走得太雷同。家长总对孩子说:“孩子啊,你得好好读书,为爸妈争光!要不然就没出息呀!”可是不少孩子就会想:“我不会读书。就真的没用吗?”  相似文献   

15.
贾飒 《下一代》2009,(4):13-14
星期天随奶奶回了一趟老家,刚到村头,就发现一座漂亮的小楼门前停着一辆崭新的小轿车。我好奇地问奶奶:“咱们这偏僻的小乡村还能有小汽车?”奶奶笑嘻嘻地说:“有呀!有呀!这一辆是你王爷爷家的,除了这一辆,村里还有好几辆呢!”  相似文献   

16.
这一节课学的内容是练习上的读读背背: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按照课前的预设,我一步一步地引导着:“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呀?”孩子们小手林立,告诉我:“这个小朋友在用力压弹簧,看谁最强.”“是呀,你们想知道谁最强吗?读读这首儿歌吧!”大家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个别读、分工读、齐读,不一会儿,孩子们都把两句话读熟了.  相似文献   

17.
王俊卫 《教育文汇》2004,(11):38-38
有人问我:“你当语文教师最怕的是什么?”说句心里话.我最怕在布置学生写作文时.听到他们脱口而出的一句老话:“又写作文……怎么写呀!写什么呀?”  相似文献   

18.
谢宏智 《教师博览》2009,(10):39-39
为了限制教师用公共电话煲电话粥.学校的公共电话安装到了我的办公室。今天上午.一位教师进来打电话。“喂!您好。家长吗?”“是呀.您是……”“我是小米的老师。你们家小米呀,最近太不听话了!他……”  相似文献   

19.
下午吃完饭后.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在进行区角游戏.华欣雨小朋友走过来跟我说:“老师,长大后我也很想当老师”。我很高兴,(既然很想当,那一定是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了好奇和羡慕。)不经意地问了一句:“为什么呀?”孩子说:“因为当老师可以管小朋友啊”。  相似文献   

20.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听着这首歌.我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啊,这儿好美呀!”我不由地发出了慨叹,我走着走着,看见一个小孩,我问他:“这是哪儿呀?”他笑着说:“关心天堂。”“关心天堂?我怎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