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专题,是历年高考考查重点之一,从2007、2008年新课程地区考试来看,也是新高考的重要考点,从这两年高考命题来看,命题以选择题居多,考查了中国经济结构变动、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等相关知识点。我们在复习迎考中除了继续关注上述知识点外,更要关注其它高考尚未涉及的知识点,如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选做题是高考历史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I卷历史选做题采用四选一的形式,分值为15分,不可忽视。下面结合2013年高考全国卷Ⅰ历史第46题(选做)及考生的答题情况做一简单分析。此题是关于"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主题的内容。选取的材料,是有关中国近代的洋务派和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和实践,考查近代化进程的相关内容。从试题的设计看,具有以下特点:一、考查内容点:小切口,大知识试题从两个派别创办刊物入手,考查中国  相似文献   

3.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第30题,以近代电影事业为视角考查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状况,具有较高的难度和迷惑性,令众多学子无从下笔。试题如下:  相似文献   

4.
2013年新课程全国文综I卷第28题考查的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通过对第28题特点的分析能够有效指导历史高考基础知识的复习。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亚洲主义"(Asianism)无疑占有一席之地。近代中国人对日本"亚洲主义"的反应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建设的思想凭依的不单纯是民族、领土、主权等民族主义或国民主义的意识形态,还有种族、文明、地域、道德(公理、王道)等超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并不是缔造近代国家的唯一的意识形态要素。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我们从民族主义的"想像"(fiction)和"本原"(origin)两个维度重新审视在帝国主义时代中国的近代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文章在继承了众多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将重点考察近代中国语境里的亚洲主义话语,试图对亚洲主义与中国的近代性的关系作一概观。  相似文献   

6.
辛士 《高中生》2008,(20):5-5
高考古诗鉴赏题中经常会出现对典故的考查,如全国卷的"陶渊明采菊东篱"(1994年)、"三国赤壁"(1996年)、"贾岛推敲的故事"(1998年)、"折柳"(2002年),江苏卷的"知音"(2005年),天津卷的"大江东去"(2005年)等。总结起来,它主要有三种考查类型。  相似文献   

7.
2013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与前五年江苏高考新课程卷相比,整体难度不大,起点低,入口容易,不同层次的考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分数.整个试卷在明确考查"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五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对中学数学主要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凸显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每道题由易到难设置2~3小问,多题把关的特征非常明显,同时对考生也提供启发性帮助.下面就2013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第17题,谈一谈追本溯源、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8.
2002年“3x+”高考试题在2001年基础上保持了相对稳定,但稳中有变,有创新.用“与时俱进”来刻划这次高考的“稳中求变”是恰当的.2002年高考已落下帷幕,笔者着重从试卷特点与创新、高考对数学教学的启示等方面谈谈看法. 1 试卷立足基础,注重实用,能力考查唱响主角 今年的数学试题立足于数学主干知识,突出能力的考查,更加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全卷突出考查“函数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方法”等.试卷题目活,背景新,如理科第⑿题、文科第⒀题、理科第⒆题.所用知识与社会生活、现代科技有较大联系,…  相似文献   

9.
2007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8题是一道以考查儒家思想为内容的试题: 儒学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请简述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现代化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及混合型范式命题,是高考命题的一个基本思路,体现了现代史学研究成果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结合。全国卷Ⅰ第16题,考查清末新军的主要特点,新军是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仿效近代西方军制编练的,此题的设计就体现了现代化视角。第40题关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问题,设计及参考答案都体现了以文明史视角考查、阐释历史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浅析通过对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大纲全国卷、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重庆卷、江苏卷、山东卷、浙江卷、安徽卷、福建卷、广东卷、海南卷、四川卷等14套历史试卷的所有试题的逐一分析和归类比较.我们认为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具有以下特点。(一)立足基础,突出主干。2012年历史试题依据考试大纲及各省考试说明,重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同时紧扣长效考点,突出考查学科能力。1.考查历史时间、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概念及历史结论和基于阶段特征分析的背景原因、与特定历史结点连接的历史发展等基础知识与主干知识。考查分封制(浙江文综13题);考查南昌起义及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称谓(北京文综18题);考查皇帝名称的由来(海南单科第3题);考查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运动和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标全国28题.天津文综第2题,江苏单科第4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及主流思想(山东文综第9题,上海单科31题,课标全国第27题);考查理性精神和启蒙运动(福建文综20题,江苏单科13题,安徽文综37题);考查近代西方的代议制的民主政治(安徽文综21题,北京文综37题(3)问,天津文综第9题,浙江文综39题(1)问)。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考查的都是学科基础和主干知识。  相似文献   

12.
冯建跃 《物理教师》2012,(12):63-64
江苏高考物理卷,每年都会给中学物理教学增加不少新鲜的教学内容.比如,2011年的"某种加速器"(第15题)、2010年的"磁聚焦"(第9题)、2009年的φ-x图像(第8题)等等,今年也不例外,"拉格朗日点"(第8题)、"辐向磁场的发电机"(第13题),还有"平移器"(第15题)等,都  相似文献   

13.
【考情分析】专题热度:☆试题难度:☆☆高频考点:中国古代和近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及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演变历程与启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同时代经济政治发展的关系。考题类型:所考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考查特点:所考试题多以文字、图表等新材料为载体,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有效获取和解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社会思潮之一.首先,社会主义一直是先进的中国人孜孜不倦的选择与追求;其次,和民族主义一样,社会主义也贯穿于近代各种思潮之中.五四后,更准确地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分为两条思想谱系向前发展:一条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实践,另一条是以报刊编辑、大学教授为中坚的中国知识界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追求.这两条思想谱系对于社会主义的理解存在着不同,我们在研究近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时,应对这两种思想谱系及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加以区分.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义模式对近代中国知识界产生过重大影响,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深远地影响过近代中国人社会主义观念的认识,就得自于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对苏联"一五"计划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正>基本不等式是苏教版必修5非常重要的一个章节,是《高考说明》中的C级要求知识点,江苏高考卷2017年第5题、2016年第18题都考查了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学这节新课时,老师就指出了这一节的重要性,我在学习时对本节课本习题中出现的一道习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对此题的解法及其各种变式题做了一些归纳小结.体会到如果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抽离出其"灵魂"与"思想"的东西,就能更加灵活地应对一类最值问题,做到  相似文献   

16.
林桂平 《历史学习》2005,(10):12-17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Ⅲ)中的第三个专题,该专题的内容标准是“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相关知识点是近年来高考文综和历史单科试卷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需要对现有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历程从鸦片战争后至新中…  相似文献   

17.
近年的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角度多以隐性介入热点问题,中国古今科技可与神七撼天和2009年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等热点相联系,符合高考历史关注现实.不回避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的考查原则。从2008年新课程地区高考试题来看.对本专题的命题多以能力立意为主,重视“新观点、新材料、新情景、新角度”的创设与运用。如江苏高考第17题和广东单科第32题,题型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经探究,对本专题作如下预测。  相似文献   

18.
<正>在同一年高考的全国卷及各省试卷中,考查相同知识点且背景类似的考题可谓比比皆是,但几乎是一样的试题却出现在两份试卷中,这样的情况则少之又少、颇为罕见.2018年高考数学天津卷理科第11题和江苏卷第10题撞脸成"一家亲"(其实就是同一题),着实让我们对命题者的匠心独具和不谋而合而叹服!在惊叹命题者"心有灵犀"的同时,去探析高考试题的变式,进而在"变"的过程中揭示问题的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19.
余世友 《新高考》2010,(5):61-63
【考情分析和高考展望】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属于近代史中的抗争史,近几年中国近代史主要从近代化角度考查,但2009年高考主要从抗争史的角度来考查。因此我们在复习这两次运动时。一要注意它们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特别要注意《资政新篇》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方面倡导近代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高考尘埃落定,纵观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政治试题,无论是命题的形式、分值的分布,还是命题的内容与侧重,都在求稳,而更能引人谈论的"新",又在何处?一是以往的常客计算题、图表题,常用的科技材料都没有了,在连环题中,第一次出现《生活与哲学》(第16题)与《政治生活》(第17题)的搭配。二是出现了前后呼应的题。同样是对同一事件看法不一,第22题从"价值判断与选择"角度切入,考查认识虽不同但又有客观标准;第39题第(2)问从认识论"真理客观性"角度切入,考查认识虽不同但又都可理解。看似矛盾的考查指向,用前后呼应的方式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