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招生考试通讯》2014,(6):17-18
核心提示批次梯度、政策要求、录取条件知分模式下的志愿填报,提前批次具有一定的两面性。对于中低分段考生而言,增加了一次录取机会;对于高分段考生来说,则有可能被挡住就读一本名校之路。认清提前批次优势的同时,考生及家长更应关注提前批次潜藏的风险。特别是辽宁省扩大平行志愿院校选择范围之后,考生的一本、二本等批次的院校志愿填报压力会有所减轻,更要求大家理性对待提前批次。  相似文献   

2.
高考志愿填报在即.无数考生及家长在研读了大量高考志愿知识后,仍感觉力不从心。无从下手。为此.本刊特邀国内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专家来为考生上一堂图表与案例紧密结合的志愿填报实训课。本期“独家策划”专为辽宁考生量身定制。以《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志愿填报表(一)》为范本。依照辽宁考生填报志愿的步骤顺序。逐行逐列讲解各批次志愿的填报要点。其中既有填报志愿的成功或失败个案解析.又有填报志愿的必知流程与注意事项.从而帮助辽宁考生按图操作。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完美志愿.  相似文献   

3.
一、平行自愿及其投档、录取方式所谓的平行志愿,指在每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学校志愿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院校。考生可以在本科各批次(一至三批)中分别填报A、B、C、D、E5个平行院校志愿,各平行院校志愿之间没有分数级差。每所院校均设有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相似文献   

4.
艺体类志愿     
《招生考试通讯》2014,(6):18-19
核心提示填报体育类院校(专业)志愿的考生,应填写表(二):模拟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体育类志愿填报表(二)录取规则、成绩使用、分数最大化考生填报体育类本科第一批院校(专业)志愿后,不得兼报普通类本(专)科提前批志愿。填报艺术类院校(专业)志愿的考生,应填写表(三):模拟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艺术类志愿填报表(三)  相似文献   

5.
2014年辽宁省一本A段、B段、二本、三本和专科(高职)批次均实行知分填报平行志愿模式,其高老志愿表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现行的志愿表分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志愿填报表(一),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体育类志愿填报表(二),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艺术类志愿填报表(三),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招生考生志愿填报表(四),辽宁省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考生志愿填报表(五)、辽宁省普通高校招收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考生志愿填报表(六),共计六张表格。每一张表格都有其固定的填报格式以及相对应的报考类型,对每一位考生而言,无疑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河北自学考试》2011,(6):38-39
定向就业招生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考生每批只能填报一所院校志愿。考生报考定向招生应在招生计划中选择定向院校和专业,志愿填报在相应批次前单独设置的特殊类型批或相应批次志愿栏内。  相似文献   

7.
平行志愿     
《招生考试通讯》2014,(6):10-12
核心提示院校梯度、考生定位平行志愿是指在除提前批次外其余录取批次的院校志愿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院校,各院校之间是并列关系。平行志愿的投档遵循"志愿并列、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在考生填报的院校中依次检索。只要考生的投档分达到志愿院校的投档线,即将考生档案投出,由高校择优录取。考生的档案一旦投出,就不再检索该考生的剩余院校志愿。如果考生因几个平行志愿均未满足院校  相似文献   

8.
考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是能被相应批次院校录取的基础条件,但能否填报好志愿却是决定是否能被顺利录取,并进入理想的院校和专业求学的关键环节.所以,考生要充分意识到填报志愿的重要性,特别要慎重选择第一志愿,要把自己的意愿和自身的成绩及其他综合条件结合起来,合理进行志愿填报.  相似文献   

9.
核心提示位分等效折算、院校梯度、专业梯度、职业规划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的选择是关乎志愿填报成功与否的关键,下面结合2014年辽宁省的实际情况谈谈知分平行志愿下院校志愿与专业志愿的选择。知分平行是什么?辽宁省在2014年高考中实行考后知分知位填报,近期又对录取志愿设置将做出较大调整。主要是在所有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并增加了同一批次院校志愿的数量,如将本科第一批A、B段由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普通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开始。如何在高考填报志愿中准确填报院校与专业志愿,是广大考生的理想和愿望。能否科学、合理、准确地填报好高考志愿,关系到每个考生能否顺利地被录取到理想的院校和专业。随着高考日期的日益临近,填报高考志愿已成为广大考生、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话题。省招考办公布的《200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和《2005年在辽宁省招生高等学校招生章程》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主要依据。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填报好高考志愿,本刊邀请了省招考办副主任于涛同志就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的基本情况、填报志愿的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1.
填报普通本、专科院校(含提前批次)志愿的考生,应填写表(一) 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普通类(文史、理工)志愿设置:提前录取本、专科批次均设2个有序的院校志愿,每个院校设4个专业志愿。第一批录取本科A段和B段均设3个平行的第一志愿:第二批录取本科,第三批录取本科、专科(高职)批次均设1个有序的院校志愿和8个平行...  相似文献   

12.
我省2007年普通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开始。如何科学、合理地填报好院校与专业志愿,关系到每个考生能否顺利地被录取到理想的院校和专业。随着高考志愿填报日期的临近,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已成为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话题。《200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最主要的依据,《2007年在辽宁省招生高等学校招生章程》是考生和家长填报高考志愿时了解招生院校录取规则,办学性质等相关信息的最重要资料。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填报好高考志愿,省招考办副主任于涛同志.就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的基本情况、志愿设置、填报志愿的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如下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阅读》2009,(5):6-7
高考志愿填报应该说既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又有着其规律性。目前,我国内地从志愿填报的时间上区分,分为考前填报和考后填报两种,考后填报又分为考后估分填报和考后知分填报。从志愿结构上分为顺序志愿(1,2,3……)、平行志愿(每批所有志愿都是平行的即A、B、C……)和顺序志愿+平行志愿(重庆重点本科就是每批1个一志愿,2个平行的二志愿,3个平行的三志愿)。 不论是考前还是考后填报志愿,对于考试成绩特别好的考生来说影响不会很大;而对于考试成绩中等的考生来说,不论是考生还是考生家长都面临不好选择的困境。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讲,在志愿填报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考虑,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报志愿。  相似文献   

14.
屈振辉 《高中生》2012,(15):46-48
普通高考在录取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尽管两者各有优劣,但是作为传统志愿的填报方式,顺序志愿被平行志愿所替代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  相似文献   

15.
《吉林教育》2008,(15):3
我省调整高校招生政策 考生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 (本刊讯)经省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我省对2008年高校招生政策和措施进行适当调整,高考填报志愿时间调整为公布成绩、全省排序、确定本科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后进行。志愿设置上也力争为考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提前批次录取志愿栏设置3个学校志愿,以后各批次除设第一志愿外,其余志愿均为平行志愿。在第一批次(重点院校)录取志愿栏,设置4个平行志愿;  相似文献   

16.
"考得好,不如志愿填报得好。"多年来考生家长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因为在以志愿优先按高考分数投档的模式中,一名考生在一个批次可以填报多个院校志愿,但第一志愿最关键、最重要。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高招系统静态填报志愿模式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辨析,指出了设置志愿定位指标因素体现不足、考生志愿难以把握,设置更多平行志愿、仍存落榜风险,设置录取批次、无异于将高校划分为相应的等次,录取时间长、填报时间短、考生考虑不周等须克服的问题与不足。并通过引入动态填报志愿模式理念,从系统框架、功能设置上,简述了自动设定每位考生优先排序号,按照优先排序规则与时间,由考生抢战"志愿位",最终实现志愿填报、统一录取的可行性与优势。  相似文献   

18.
《招生考试通讯》2014,(2):20-21
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填报的同一录取批次同一投档时间段中的多个院校志愿,它体现了志愿之间的并列结构关系。在实施平行志愿的录取批次中,考生可按自己认定的顺序填报多个院校志愿,如A、B、C志愿等。  相似文献   

19.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诸多方面,受到多种因数的影响和制约。2005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间由原来的高考后成绩公布前估分填报,更改为考生成绩公布、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后填报。不少考生及家长认为这种办法好,考生本人的成绩知道了,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也知道了,考生的录取批次也就定位了。  相似文献   

20.
高考志愿填报方式一直是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按照填报志愿的时间来划分,有高考前、高考后估分以及公布高考分数和各批次分数线后填报志愿三种方式;按照志愿设置和投档方式来划分,主要有顺序志愿、大平行志愿和小平行志愿三种方式。本文在深入分析各种方式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改革的三个有利于原则,以及以专业为志愿单位和专业大平行志愿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