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刚  范学锋摄影 《武当》2013,(5):I0001-I0001
3月25日至26日,原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傅全有在湖北省军区参谋长刘晓达,十堰市委常委、十堰军分区司令员王洪山,武当山特区领导李发平等陪同下视察武当山。傅全有一行先后视察了金顶、乌鸦岭、紫霄宫等景点,详细了解武当山文化历史、资源保护、旅游经济发展等工作。在金顶,看到“七十二峰朝大顶”的胜景,傅全有称赞武当山不愧为“人间仙境”。  相似文献   

2.
《武当》2006,(12):I0001-I0001
11月2日,十堰市委书记赵斌在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陈家义.副市长梁吉祥,丹江口市委书记郭新明,武当山特区管委会主任李发平以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武当山五龙宫景区考察文物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调研五龙宫恢复重建有关工作,并召开现场办公会,听取了李发平关于五龙宫景区建设规划情况汇报。赵斌强调,要集中力量,各方配合.加快五龙富景区建设.努力把武当山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3月11日,2010中国西安旅游交易会活动之一——湖北十堰(武当山)旅游产品推介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国旅游协会副秘书长蒋齐康,西安市副市长段先念,十堰市旅游局局长卢熹昌,武当山特区领导李发平、柯尊勇,以及全国200余家旅行社负责人、30余家媒体记者等参加。  相似文献   

4.
张然  杨谦  胡姜  熊玲  周胜 《当代体育科技》2023,(13):108-111
十堰市“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以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文体旅供给品质和质量效益持续优化,文体旅统筹协调更加高效,市民游客获得感显著提升,将十堰建设成为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和体育强市。因此,该文以十堰民俗文化和体育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挖掘十堰民俗文化背后的内涵和时代意义,将民俗文化与体育旅游资源相融合。研究结果显示,十堰民俗文化非常丰富,可以将民俗节庆、民俗赛事、民俗表演与体育旅游资源融合,并建设一批优秀的旅游项目,最后针对民俗文化与体育旅游融合提出建议,为未来十堰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孙中芹  吕菊 《体育世界》2009,(10):118-119
山东省凭借其区位优势及人文景观,以山、水、文化等为主体的自然、人文、休闲组合,形成了高品质体育旅游资源。近年来,山东省体育旅游有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体育旅游的意识不强,媒介宣传不够;体育旅游设施建设及其配套服务体系相对滞后;区域一体化旅游在山东省的发展不够,对体育旅游产生了威胁等。因而,本文提出"构建山东省山、水、文化体育旅游带",来规划开发山东省的体育旅游。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原则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体育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湖北省内的国内国际知名体育赛事活动、旅游、文化节庆活动等优势体育资源与湖北人文资源、旅游资源经过市场整合已初步形成一些体育旅游线路和项群。系统调研湖北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基础,提出构建湖北省体育旅游圈的原则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10月9日,湖北省武当山建设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在武当山召开。会议由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骆新华主持,副省长田承忠,省武当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十堰市领导陈天会、贺盛有、梁吉祥、沈学强,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主要领导参加会议。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发平对去年以来武当山旅游工作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有关情况做了汇报。十堰市委书记陈天会对省委、省政府、省直部门多年来对武当山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着重分析了十堰市旅游发展的形式及武当山旅游开发建设面临的考验,并希望武当山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武当山的建  相似文献   

8.
浙西南民族生态体育旅游的人文资源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实地调查、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研究浙西南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人文资源开发,认为利用现代科技,加强体育旅游人文资源的整合与更新,构架浙西南生态体育旅游模式,是加快浙西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决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法、实地调研与访谈法,对淄川区体育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淄川区地形多样,自然体育旅游资源多于人文体育旅游资源且体育旅游资源处于待开发状态。开发路径:转变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理念;打造精品体育旅游产品;完善体育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10.
冯开春  范学锋 《武当》2016,(4):40-41
2月24日,武当山特区2016年经济工作会议在武当旅游发展中心会议中心隆重召开。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先锋在会议上指出:2016年是武当山特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武当山特区旅游转型跨越发展的起步之年。武当山特区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彻"外修生态、内修人文"重大战略部署,围绕武当山特区"十三五"规划"511"发展目  相似文献   

11.
汪枫  范学锋 《武当》2011,(12):64-65
11月3日下午.电影《大武当》新闻发布会在武当山紫霄宫隆重召开。湖北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刘连宏,十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冀群风,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发平,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香港美亚娱乐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国兴以及《大武当》导演梁柏坚,监制、编剧陈汗,主演杨幂、赵文卓、樊少皇等出席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2.
范学锋  徐增林 《武当》2008,(10):I0002-I0002
8月18日至19日,湖北省省长李鸿忠,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永文,副省长张岱梨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十堰市委书记陈天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嗣义,副市长梁吉祥,市政府秘书长闵前发,武当山特区管委会主任李发平等陪同下莅临武当山调研,并在车城宾馆召开武术节筹备工作现场办公会。  相似文献   

13.
于建平 《钓鱼》2010,(4):37-37
户部令水库位于山东省五莲县境内,与景色秀美的旅游风景区——五莲山相毗邻,库水清澈、景色宜人,库中野生鱼种繁多。该库管理完善,多年未经捕捞,鱼类资源丰富,有淡水鱼三十多种。周边市县的许多钓友时常在此垂钓,常有大鱼被钓获。  相似文献   

14.
武陵源风景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优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和考察分析等方法,对武陵源景区开发体育休闲旅游产业进行了调研。研究表明:作为旅游胜地的武陵源风景区在开发体育休闲旅游项目上有着良好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及产品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在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要突出旅游资源和多民族特色,科学地选择开发项目,精心设计产品形象,加大宣传与促销,以及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相似文献   

15.
3月13日晚,由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中共十堰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武当山特区管委会、华夏大乐(北京)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福建体育旅游开发进行研究,为福建体育旅游产业开发提供可考之依据。主要结论:福建可开发的体育旅游资源包含以地文资源为主、以生物资源为主、以水域为主的自然体育旅游资源及体育遗迹、体育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体育的人文体育旅游资源。尝试从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充分挖掘整合体育旅游资源,彰显地域人文特色;突出原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特质,拓展国内外市场;重视体育旅游人才的思维意识和创新观念培养;强化闽台体育旅游对接及双赢合作开发理念等方面构思福建体育旅游。  相似文献   

17.
陈瑛  徐增林 《武当》2009,(3):I0001-I0002
2月11日,十堰市委书记陈天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嗣义深入武当山调研时强调: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举全市之力,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武当山,努力实现武当山发展新跨越。  相似文献   

18.
西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前瞻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孟峰年 《体育科学》2004,24(10):26-30
结合旅游资源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归纳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西北地区潜在的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1)西北地区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可分为山地峡谷、草原草地、沙漠戈壁、河流湖泊、温泉冷泉5个亚类,体育旅游人文资源可分为民族传统体育和高原训练基地2个亚类;2)开发要以目标市场为导向,坚持特色性、文化性、市场性、环保性原则,重点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3)开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张华  范学锋 《武当》2009,(4):I0001-I0001
2月12日,武当山特区管委会对旅游组团贡献突出的16家旅行社予以重奖,奖金达2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20.
汪枫  范学锋 《武当》2011,(9):60-61
8月3日上午,电视连续剧《大武当》开机仪式在武当山紫霄宫隆重举行。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电视分公司总经理宋振山,十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冀群风,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发平,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大武当》导演游飞以及《大武当》主演吴樾、杨恭如、李昊翰、伍宇娟、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