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1世纪网络媒体迅猛发展,凸显了网络舆情的强势地位。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环境载体。在此背景下,研究网络舆情本质及其特征,分析网络舆情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寻求应对策略,以期实现网络舆情强势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今天,网络已成为社会舆情最集中、最活跃之地,而网络舆情的爆发常与快速更新的网络新词汇相联系,因为,网络新词汇总是产生于社会热点事件之中;并且,事实证明,网络语言有着从网络世界向现实世界的强大渗透力和影响力。显然,网络新词已经成为研究舆情信息的重要内容。所以,加强对网络词汇的研究,及时根据网络新词汇,准确研判网络的舆情动态,从而确保在第一时间对网络的热点、焦点与敏感话题作出反应,对于提高网络舆情的监控分析和预警能力,进而提高处置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社会的稳定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就网络新词汇的产生与使用及其与网络舆情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公众表达个人意愿的重要渠道.正确对待网络舆情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控制与解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网络舆论形成的过程入手,通过分析具体事例总结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就如何应对网络舆情进行对策探析.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不时发生,尤其舆情信息经过网络媒介多种途径的传播和扩散后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征,这为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理工作带来了多重挑战。因此,必须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从制度规范上构建系统应对体系,打通网络舆情场的传播途径,创新引导与治理的载体和方式,准确地把控网络舆情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有效化解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5.
"优衣库"事件治理在我国网络舆情应对治理方式上具有新的意义,微信等移动网络平台成为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平台,构成网络舆情传播的新现象。优衣库事件后,如何快速应对我国网络舆情中的非常态化现象,依法治网,依法主动引导网络舆情主流走向,如何明晰界定区分微信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注重保护隐私和公共利益达成某种动态平衡构成我国网络舆情日常治理的新转向,成为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就是指在网络上传播的各类事件的态度,即人们群众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各种事件表达自己情感、态度、认知的总和。舆情的主体若为大学生,那它就成为大学网络舆情。大学网络舆情的发展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存在不利的一面,因此,加强大学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力度对大学生行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网络舆情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探索网络舆情与大学生行为的关系,从而提出大学网络舆情的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情在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网络舆情和形成网络舆论之间的环节也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分析政府对上海黄浦江死猪事件的网络舆情管理,发现上海市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视、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发布公众需要的信息等正确有效的做法,同时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基于新媒介技术的特殊类型的社会事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其发生也愈发频繁.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与实体性群体性事件虚实交织,影响难料;感召力强,一呼百应以及易生谣言,舆论难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政府对网络治理的难度.因此,重视并尊重网络民意的作用及时收集、掌握网络舆情信息,提升网络舆情应对的快速反应与应对机制,促进网络与传统媒体及多元社会主体的良性互动、引导舆情发展方向,完善行政问责机制,建立透明、权威的信息公开制度对于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科学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互联网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新闻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情民意的传输带,由于缺乏网络舆情引导的专门人才以及与之配套的技术、制度等,网络舆情极易成为整个社会信息舆论中的不确定因素。在这一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理顺高校网络舆情的各种关系的情况下,针对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准确的预测高校舆情发展的态  相似文献   

10.
正从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权威的定义来看,"网络舆情"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网络上的某些事件而产生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1]"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是指高校内与大学生常用的一些网络载体上所形成的较为集中的意见、情绪和言论等,其特点如下:第一,内容广,形式新。高校网络舆情的话题涉及国内外社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内容的载体也很丰富,有学生论坛,帖吧、即时通信、微博、微信及3G传媒等。第  相似文献   

11.
信息网络传播技术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舆论生成的发源地、信息传播的集散地、各种观点交锋的主阵地。各级政府在应对网络舆论时的一些观念和方法出现一些偏差时,直接导致了网络舆情危机发生。文章从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改善政府的舆论引导方式,重拾话语主导权并增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的营造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基本素质、高校自身教育管理和服务状况、网络舆论主体积极分子的强化行为以及其它媒体的舆论导向是高校网络舆论的影响因素。营造和谐的高校网络舆论,就要从网络舆论的影响因素入手,做好网络舆论正面引导和主体的教育工作,加强高校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3.
舆情研究中所谓的“网络造势”,是一种为了得到协调一致的意见、观点和态度,由造势者蓄意营造各类噱头的行为.网络造势行为通过借助某些“大V”们的名人效应拉拢人气,由“网络水军”担当网络造势的营销策划,雇佣网络公关公司提供有偿删帖服务等形式裹挟民意,误导、扭曲人们正确的价值观,扰乱正常的网络秩序,损害社会公众利益.  相似文献   

14.
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是公共危机的一种,指网络公共舆论因某些突发事件而背离政府主导的价值取向和话语主流,官民信任破裂、互动僵化,导致政府公信力骤降的紧急态势。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根源于政府公信力的不断流失以及官民和谐关系的僵化变异,也是网络公共舆论汇聚、公众公民意识形成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治理问题暴露与偶发的结果。应对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存在着四个层次的治理举措:第一层次是采用危机治理策略平息事态;第二层次是促进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慎用网络技术控制;第三层次是修复和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第四层次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打造政治共识。  相似文献   

15.
网络民意的合法性是民意输出系统的合法性,是实质合法性和形式合法性的统一。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民意成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的新渠道。现代民主政治本质上是民意政治,民意是政府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依据。网络民意要在政府政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必须证明其存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6.
网络意见领袖具有广泛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其对网络热点事件的见解常能影响网民的看法,进而引领网络舆情走向。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网络时代下拓展辅导员的意见领袖角色,有利于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场域、把握网络舆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辅导员的网络意见领袖角色塑造应从提高知识能力、转变叙事语言、关爱学生注重身教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事件的舆论传播中,传统媒体作为网络关键的信源存在。相对于网民个体性信源,传统媒体可信度稳定,能够提供事件进展的调查性信息、理性权威的评论、平衡公平的报道。传统媒体的专业优势,使得其比网民信源更能设置网络议程,进而引导网络舆论。传统媒体应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以网络关键信源的角色来强化其对网络传播的议程设置功效,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网络舆情内涵、特点及其重要意义,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做好应对工作。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点,进而论述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网络舆情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公共事件在网络舆论场不断出现,成为学界关注的现象。事件最初的议题是在人际传播范围内汇集网络表达的个人意见,并逐渐形成小规模舆论场,然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形成共振态势。大众传播领域的合力扩大了事件的社会影响,使之真正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公共事件。从局部舆论演化到社会舆论的过程中,"意见领袖"发挥了很大力量。  相似文献   

20.
聂辉  吕吉 《江苏高教》2021,(2):49-53
进入全媒体时代,高校传统的应对学生突发性舆情事件的机制和策略出现了诸多不适。沉默螺旋理论给完善全媒体时代高校应对学生突发性舆情事件提供良好的分析思路和框架。通过此框架分析发现:当前高校在学生突发性舆情事件中应扮演好方向性意见的引领者、学生意见的评判者、真实信息的发布者、突发舆情事件的平息者四重角色;同时,需进一步完善基于学生的突发性舆情预测机制,做好学生群体意见的监测、评判与引领,快速、及时、准确地做好信息的发布工作,方能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应对机制和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