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突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改革课堂教学中我从三个“勿让”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一、勿让学生惟“师”是从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牵着学生的思维往解题思路上转。长此以往,其结果势必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压抑。如今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我常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你觉得该怎么办?”、“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你还有什么好…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举国震惊! 地震发生在当天下午14时28分。一所中学里,700多名学生正在上课,房屋倒塌的前一刻,一名英语教师把这些学生疏散到了较为安全的地方,而他自己也脱离了危险。但突然有学生惊叫:“啊!老师,四楼还有两名学生没脱离危险呢!”这位老师马上又不顾危险冲上四楼,拉起两名学生就跑。可地震总是说来就来,顷刻间,大楼倒塌,这位教师在后面猛推了学生一把,学生得救了!老师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相似文献   

3.
第斯多惠有关教师的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名《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在他看来,热爱教师职业是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前提;教师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其任务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上述一切的圆满完成有赖于教师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学习经验”(1earning experience)这个术语,不等同于一门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也不等同于教师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因此,坐在同一个班上的两个学生,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经验。假定教师正在解释某一问题时。一个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而且把精力集中在教师的解释上,他就能看出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并能根据教师的解释,从自己的经验中找出某些例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指出,他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有助于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对学生充满爱心、受学生尊重的教师……  相似文献   

6.
<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他说自己曾收到一个10岁孩子母亲的信,信中写道:“我的女儿流着眼泪打开写满了两分的记分册,恳求说:‘妈妈,咱们搬到没有学校的地方去住吧……’”汪正贵老师在《教育从何处出发》一书中引述这则故事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学校,究竟是让学生依恋的地方,还是让学生想逃离的场所?对此,汪老师自己作了一个解答,他认为,学校是这样一个地方:除了教学,还有教育;除了学习,还有校园生活;除了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有人格培育和身心的健康发展;除了自我成长,还有同伴交往、合作学习和社会化成长。  相似文献   

7.
郭秀娟 《师道》2003,(4):12-13
教育需要智慧,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育有智慧的人才。可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缺乏智慧的教育却比比皆是。教师侃侃而谈,板书写满黑板,学生正襟危坐,稍有骚动与喧哗,教师便拿起教鞭往讲台上猛力一拍,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某位学生因某事犯了错,教师往往是紧抓不放,要么是面对全班学生,把他批个体无完肤;要么是将其拎进办公室,一顿冷嘲热讽,甚至拳打脚踢。还有的教师会借题发挥,罗列出他以前的若干不是。凭心而论,有一点我们应该承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出发点应该说是好的,可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落个教师生气,学生埋怨。说…  相似文献   

8.
陈丽霞 《教育现代化》2006,(10):105-105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那么,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超越单一视角,从教师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的双重视角研究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在阐释新时代教师社会地位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教师社会地位测量的指标体系,并据此分析不同群体视角下教师社会地位的差异及来源。研究发现,教师对社会地位的自我认同普遍低于公众对教师的他者认同;不同群体视角下的教师社会地位存在区域差异;对教师社会声望的排名差异是两群体评价不一致的主要来源;公众高估教师的实际工资,进而高估教师工资的行业位次;教师和公众在感知教师职业受到的群体尊重上存在差异;公众认为教师职业对本地年轻人有较大吸引力,教师群体更愿意鼓励学生成为教师。据此从政府、媒体、家庭和学校多主体角度给出提升教师自我认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1994年金秋,天津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的王如明回到了他的母校——地处大港区西南端的徐庄子中学,成了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十几年来,他立足本职岗位,从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做起,以良好的师德赢得了家长的信赖;从上好每一节课做起,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获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从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以探索者的精神努力向研究型教师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1.
葛优在其主演的电影《上一当》中,塑造了一位颇具个性的中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形象——这位教师居然坐着上课;称呼学生不是“同学们”,而是“孩儿们”;除作文以外,他几乎从不布置语文课外作业:对作文也不精批细改,而是指导学生评判并给分;他教育学生“做人第一”,要求他们考试不得像其他班学生那样作弊,虽然他的班的考试分数因此名列年级最后;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他竟然利用班会课给十六七岁的学生大谈“青春期心理”乃至“性知识”……这样的教师当然大受学生欢迎,但最后却被学校领导“请走”了。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对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希望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希望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希望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希望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不禁引发人再一次思考教师的职业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对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希望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希望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希望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希耀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不禁引发人再一次思考教师的职业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14.
调查 学校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从目标上看主要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从途径和方法上看主要是通过促进教师的发展达成学生的发展。因此,只有学生和教师发展了,学校才能说获得了发展;只有教师获得了良好发展,学生才有可能获得良好发展。特级教师、溧阳市实验小学校长芮火才围绕“学校发展教师”这个主题,对其所在学校106位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76%)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并进行了个别访谈。通过对一些统计数据的解读。他发现了教师发展的现状和学校发展教师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威信,也就是教师在学生中的声望和信誉。教师一旦在教学中有了声望和信誉,那么他的教学活动从一开始就可以说已成功了一半。威信不是靠严厉、热情以及一些别的表面文章能做得出来的,而是靠教师自身的知识、思想以至整个的人格去逐步建立;不是靠学生以外的什么  相似文献   

16.
胡文兴 《中国德育》2006,1(8):35-36
我的学生王强经常逃课到游戏厅玩耍,多次劝说无效。一次意外的机会,我发现他特别爱看科技方面的书。于是我灵机一动,希望通过经常借书给他看,把他从游戏厅拉回来。我在图书室借了十本书给他,他从中找了一本翻了起来,其中有一篇《人类的梦想成真了——美国人登上了月球》令他感叹得直拍桌子。两天以后,他还书的时候又借了两本。  相似文献   

17.
丁芳  张驰 《教书育人》2004,(8):8-10
两年前,一所师范大学就“选择做教师的理由”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有80%的学生认为教师这一职业最吸引自己的就是一年中有两次假期。日前,我们就教师的暑期生活做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的假期并不像常人想象的那样轻松,许多教师几乎没有假期,大多数教师的假期依然忙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的假期大致有三大内容:在家休息、出门旅游、学习工作。我们走访了部分教师,走进他们的暑期生活,展现他们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8.
王树楠所作《学记笺证》是《学记》注本之一。《学记笺证》中关于教师的论述很多,他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心智的启迪者,是国民之模范;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承担德育的任务;教师应具备博学、谦虚、善教等基本素养;应建立“融洽如一家”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洪秀满 《教学月刊》2009,(10):15-17
一、两则资料启示 资料1 有一位外籍教师在观摩了一节中国教师主讲的高中数学课后,有人请他提意见,这位老外在肯定了这堂课的优点后说:“课堂上学生都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那么上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印平,年过50,是一位具有30年教龄的资深英语教师,也是万荣中学唯一的特级教师。他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工作踏实,深受学生爱戴;他执着顽强,刻苦钻研业务,教学质量上乘,是学校英语学科的带头人;他关爱赏识学生,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所带班级高考达线率连年在全校夺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