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从文化的角度对英汉委婉语的形成与异同进行了对比,并得出结论:尽管英汉委婉语中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但因为宗教、思维和语言等具有自身的特点,英汉委婉语仍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委婉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人们的日常交往过程中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英汉两种语言中常见的委婉语加以比较。从其表现手段、构成原则、使用范围和表达方式等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了英汉委婉语的之间的相同与差异之处。从而分析得出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上的异同之处,使人们更加深入了解这两种语言和文化。  相似文献   

3.
委婉语是英汉两种语言共有的语言现象。文章从委婉语产生的心理根源,委婉语的语义分类以及其社会功能方面探讨英汉委婉语的共同点,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种语言的委婉语既属于语言现象,也属于文化现象。两者之间存在不少相似之处,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对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分析表明,由于文化差异,英汉委婉语在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但语用功能却基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英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也决定了其语篇构建的不同特征。通过大学英语作文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英汉思维的几大差异分别对语篇的篇章结构、句式类型和句法结构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对英汉思维差异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语言输入等方式,形成相应的英语思维能力、篇章意识和语篇图式,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照应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衔接机制之一。根据衔接理论,结合商务英语语篇实例,探讨了照应的衔接语篇功能及形式特征,以及英汉两种语言在照应这一衔接手段方面的一些共性和差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照应的语义与连贯的关系,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商务语篇的信息与交际意图,从而使广大翻译者为读者提供衔接合理、语义连贯的译文。  相似文献   

7.
交际语是言语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英汉交际语的表达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会妨碍正常的交往,而且会产生某种文化冲突。本文从英汉民族的文化价值差异方面分析了英汉交际语差异产生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8.
语块研究的结果表明,语块对语言的熟练运用十分重要。本文依据语块教学理论探讨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采用辨认语块、积累语块和运用语块等语块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英汉互译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地道性。  相似文献   

9.
以系统功能语法的语篇功能和捷克语言学家丹尼斯提出的主位推进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对比研究,主要探讨英汉科技语篇主要选择哪几种主位推进模式,英汉科技语篇中主位推进模式选择的异同,以及造成这些相似和相异选择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Halliday和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针对替代这一语篇衔接手段在英汉语篇中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结合英汉两种语言的根本差异,总结出在英汉语篇互译中转化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作为语篇衔接手段之一,替代在英语中颇为常见。英语中常见的替代包括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结构性替代。替代是英语的一条重要原则,而汉语比较习惯于重复,因而常用实称、还原和复说的表达方式。本文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英汉替代方面的差别,并总结出在英汉互译中应注意这些差异,翻译出符合英汉语言规范的句子来。  相似文献   

11.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具有鲜明的社会文化特色.本文通过语言实例对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语际间相互转换行为,所以应该研究翻译中的语言模糊现象.本文从实践与理论两个角度,探讨了英汉互译过程中自然语言的模糊性,以及模糊语言现象翻译策略,并通过一些典型的英、汉语翻译实例,进一步论证了文学翻译以及应用翻译中的模糊现象.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使用Concapp分析软件,笔者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模糊限制语在英汉两种律师法庭辩论词中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对两种语言中不同种类模糊限制语的不同使用频率进行分析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中律师在使用模糊限制语这一语言策略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英汉考试作文中学生草拟提纲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从中英写作语篇模式和思维方式特征的角度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找出产生现象的深层原因。希望能对英汉的写作教学、英汉考试作文的写作方法以及发扬和保护中国特色的写作方式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委婉语是各种文化中都存在的一种表达形式。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会产生不同的委婉语。委婉语从独特的角度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本文从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和语义特征两方面探讨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内涵,揭示英汉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委婉语反映的不同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6.
词汇衔接包括复现和搭配两种形式,它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文章以词汇衔接理论为基础,从复现衔接和搭配衔接两方面分析科技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包括英汉两种语言词汇衔接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功能及英汉两种语言词汇衔接手段运用的异同,继而探讨英汉翻译时如何运用词汇衔接手段在译文中实现语篇连贯.  相似文献   

17.
委婉语是一种委曲含蓄、烘托暗示的语言表达方式.委婉语普遍存在于英汉民族的文化中,并反映在英汉语言中,它体现了语言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从社会文化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委婉谱产生的社会心理根源及委婉语的社会功能,并通过具体例子对比分析了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共性和特性.  相似文献   

18.
语域包括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因素,其中任何一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整个语境的变化,从而在词汇上影响语言的表达。英汉语言中"警察"的表达都异常丰富,外语学习者须根据不同的语域正确选用合适的英汉表达。  相似文献   

19.
英汉禁忌语的存在是阻碍跨文化交际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两个方面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禁忌问题,揭示这一语言现象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以便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0.
从英汉对比谈委婉语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委婉语的使用可以使语气变得温和而不武断,谦逊而留有余地。文章通过英汉委婉语言的对比,阐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