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涛 《今日科苑》2008,(9):104-105
中国式国民财富的寻宝图上大大地写着这几个字:地产、金融、股市、矿产。它们是本轮国民财富增长的"四大金刚"。一个国家的国民财富增加了,当然是好事。但是,探究下去则未必尽然。特别对于这一轮中国财富大增长来说,可能是祸不是福。  相似文献   

2.
陈涛 《金秋科苑》2008,(9):104-105
中国式国民财富的寻宝图上大大地写着这几个字:地产、金融、股市、矿产。它们是本轮国民财富增长的“四大金刚”。 一个国家的国民财富增加了,当然是好事。但是,探究下去则未必尽然。特别对于这一轮中国财富大增长来说,可能是祸不是福。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外的企业纷纷来我国申请专利,抢滩圈地,构建“知识产权壁垒”,在某些领域已对我国的企业形成了包围之势。外国大公司,像日本松下,韩国三星,美国通用等企业,不仅在我国申请专利的数量巨大,而且其核心技术很多集中在我国重点企业和支柱产业上。面对层层技术壁垒,我们是否无法可想,难有作为?是否只能被动挨打?  相似文献   

4.
新创科技企业战略控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笑寒  潘颖雯 《软科学》2006,20(1):126-131
科技发展和科技创业的兴起使得新创科技企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对于处于初创阶段的新创科技企业而言,战略控制关系到企业的存活和发展。但是,战略控制应当如何控制?控制什么?针对这个问题,以实证研究为基础,通过选择新创科技企业战略控制的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结构方程模型,挖掘新创科技企业战略控制的主要内容,形成以外部映射关系为基础的战略控制内核。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作为一门学科的兴起,至今不过二十几年的时间。它之所以引起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根本原因是由于它能给企业注入持续不断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海尔集团、蒙牛集团的成功经验表明.一个有个性的优秀企业文化,会给企业带来无限的生机和非凡的生命力。美国《幸福》杂志在评出每年全球五百家大企业时,都冠以醒目的黑体字:“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即价值观和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自内的准则、成功的核心。”我国的国有和非国有企业有几十万家,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会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必将大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影响企业文化内涵的形成有多种因素,本文着重探讨儒文化对企业文化内涵形成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民(私)营企业多为家族式管理。在创业阶段,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束缚了企业的手脚。如何摆脱家族式管理?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1)设置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2)选择合适的经理人(3)家族成员尽可能不在企业任要职。  相似文献   

7.
企业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人乃企业之魂。不论什么制度,什么主义,工人的财富都是直接由工人创造的。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爱护工人,形成一个浓厚的、充满“人情味”的氛围,营造企业“家”文化,就成为企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建设企业“家”文化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社会资本已经被公认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学者分析和研究了企业社会资本对于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但是这种影响是如何进行的?对于孵化企业这样的初创企业,"如何发生作用"的指导价值将远远大于"是什么".本文访谈和调研了54家孵化器单位并同时问卷调查270家孵化企业,对企业社会资本如何通过企业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来影响企业创业绩效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麦春苗 《科教文汇》2013,(5):204-205
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广东省政府于2009年2月21日发布《关于试行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若干意见》,率先试行国民休闲计划,旨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休闲活动的积极性。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各大旅游企业陆续将国民休闲计划付诸实践,学界的相关研究也愈发深入。本文在综述学界对国民休闲计划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成果达成的共识和存在的不足;然后选取广东长隆集团作为旅游企业的代表,具体分析其在国民休闲计划下的发展情况并提出应对措施;最后,总结国民休闲计划对旅游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小民营企业如何留住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竞争就是一场人才的竞争,民营企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抱怨,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没有什么名气,对人才的吸引力自然比不上那些知名的大公司、大企业。这似乎是本身无力解决的矛盾,而没有人才.就没有一流的管理,没有一流的生产、营销、技术开发、形不成竞争优势,还谈何发展?其实,民营企业人才难觅、人才难求、人才难留的根源更在于内部而非外部。本文通过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分析,根据中小民营企业的特点,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中小民营企业吸引人才后如何留住人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麦春苗 《科教文汇》2013,(15):204-205
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广东省政府于2009年2月21日发布《关于试行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若干意见》,率先试行国民休闲计划,旨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休闲活动的积极性。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各大旅游企业陆续将国民休闲计划付诸实践,学界的相关研究也愈发深入。本文在综述学界对国民休闲计划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成果达成的共识和存在的不足;然后选取广东长隆集团作为旅游企业的代表,具体分析其在国民休闲计划下的发展情况并提出应对措施;最后,总结国民休闲计划对旅游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研究人员都高度重视“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和探索,那么,企业核心能力的含义是什么?保持企业核心能力的意义和办法有哪些?应该做哪些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杜文淑  段淑珍 《科教文汇》2007,(8S):113-113
民商法侧重国民财富的初次分配,经济法侧重国民财富的再分配。经济法与民商法在主体、调整对象、价值取向和调整手段等方面存在不同。经济法与民商法的不同是由他们调整的经济关系在层面上的差异所决定的。依据“干预论”的观点,经济法和民商法均时收入分配做出制度安排是政府时私权的两次干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国民财富的合理分配,需要协调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使它们相互配合,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宋玮瑾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101-101,259
物资企业和物流企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目前,在蓬勃发展的物流企业面前,物资企业显得徘徊不前、一蹶不振。两者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物资企业发展之路何在?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孙晓琳  薛甜甜 《现代情报》2012,32(11):146-149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是信息技术(IT)能力而非单纯的IT应用影响着企业绩效。因此,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IT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IT能力的研究成果众多,但是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都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本文对IT能力的相关研究做了整理,对IT能力的概念及IT能力通过什么因素影响企业绩效进行了文献综述,并针对目前的研究状况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是什么原因驱使着企业进行并购?这是企业并购理论研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企业并购作为现代经济史上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西方学者对其产生和发展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各种经济学派都试图用自己的理论框架对并购的动因作出完整的分析。然而,由于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所依托的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7.
卖冰棍卖出来的原始积累 和大多数南海的企业家一样,李兴浩出身农家。而一个毫无背景、出身贫寒的农民,没有机会染指任何垄断行业,其财富的积累必定是异常艰苦的过程。而所谓创业的开始与其说是某种企业家的行为,倒不如说是应付生存挑战使然。“70年代的时候,我们穷到什么地步?我们惟一可吃的菜是萝卜,要把萝卜用盐腌一下才可  相似文献   

18.
2001年7月,为落实江泽民主席关于加强我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指示,国家经贸委培训司组织部分经贸委系统政府、院校和大企业负责培训的同志到意大利菲亚特集团(Fiat)接受了“以能力为基石的培训项目设计”专题培训,受益匪浅。菲亚特集团是以汽车制造为主业的大型跨国公司,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2001年《财富》杂志评选出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47位。在全球激烈竞争的形势下,该集团从企业价值观、战略到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都把“人的能力”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由此形成在价值观政策体系指导下,以战略、能力和培训组成的稳固“金三角”,支撑企业的变革与发展,其经验和作法对我国当前企业推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校:政府?企业?社会? 西方高校:关注学术品味 我国有些高校在行政权力的控制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办得倒有些像政府、企业和小社会,不太像学校。  相似文献   

20.
我怎样重新审视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化的意义在哪里?举几个数字可能更能说明白。在过去30年内,全球财富500强企业的淘汰率非常之高:1970年-1980年之间,全球财富500强中有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