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一些科学家通过基因研究“克隆”出动物时,另一些科学家则千方百计试图通过基因研究来探寻人的生命极限,就是人究竟能活多长?100岁,150岁,甚至200岁?探寻生命极限必须首先破译这样一个生命之谜:人为什么会衰老?其次才能研究推迟衰老的方法。对衰老问题的研究始于1961年,但在开始时,科学家一直为这一问题所困惑,即衰老是从哪一部分开始的,是细胞本身还是由细胞构成的较大的组织?为此科学家进行了下述实验:他们从胎儿组织中取来细胞并保存在培养液中,结果发现细胞不断分裂,在总共进行了100次左右的分裂后,…  相似文献   

2.
吴凡 《百科知识》2008,(4):15-16
宇宙中生命的诞生需要满足众多不可缺少的条件,这些条件若有一样不满足,宇宙都不会诞生生命,也就不会诞生人类。宇宙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别的样子?它为什么精确到如此精美绝伦?有的科学家提出“人择原理”假说,即宇宙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人类的存在,因此是为我们人类定做的。按我们的逻辑,这是一种巅倒因果的狡辩。不过看了下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地球上的生物为什么一定会死亡?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都热切地关注着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曾在细胞的染色体顶端发现了一种物质,被称为“端粒”,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点。人的正常体细胞的平均分裂次数是50次,这时,端粒已无法再缩短了,于是细胞也就死亡。这是促使生命逐渐衰老直至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他还有氧化作用、DNA损伤等也能促使生命衰老。经过研究,科学家还有另一个发现:死亡与生物自身产生的一种物质有关,科学家们称它为“死亡激素”。科学家们的研究是从章鱼开始的。章鱼是一种海洋动物,寿命不长。它性情…  相似文献   

4.
当一些科学家通过基因研究“克隆”出动物时,另一些科学家则千方百计试图通过基因研究来探寻人的生命极限,就是人究竟能活多长?100岁,150岁,甚至200岁? 探寻生命极限必须首先破译这样一个生命之谜:人为什么会衰老?其次才能研究推迟衰老的方法。对衰老问题的研究始于1961年,但在开始时,科学家一直为这一问题所困惑,即衰老是从哪一部分开始的,是细胞本身还是由细胞构成的较大的组织?为此科学家进行了下述实验:他们从胎儿组织中取来细胞并保存在  相似文献   

5.
端粒:身体里的“生命时钟” 为什么有的人活得长.有的人活得短?衰老是不可避免的吗?人为地延长寿命有没有可能?寿命预测可不可行?这些问题,人类思考了几千年。  相似文献   

6.
李志仪  李涛 《中国科技纵横》2010,(11):297-297,80
多少人英年早夭?多少人能健康过百岁?怎样才能健美享天寿?这是个生命科学的天大难题。而”生命科学是一切科学的大车头”——钱学森。但世上无难事,事在人为。我们来加以探索。首先.讨论人为什么会衰老?当今百家尚在争鸣中,但我们认为”氧虚使人衰老”。  相似文献   

7.
月球10大谜     
对于月球的起源,科学家曾提出3种理论,它们是“姐妹说”——月球是和地球一起于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母子说”——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许是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俘获说”——地球诞生后俘获了一颗小行星,月球就是那颗小行星。科学家们认为,三种理论全都有缺陷,其中第三种假说成立的可能性最小。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地球曾经是个“大雪球”!这是科学家最近对6-8亿年前的地球提出的一种新假说。6亿年前的“大雪球”美国科学家在计算了太阳带给地球的热量以及地球内部释放的热量后发现,在远古的某个时期,整个地球可能是一个曾被冻结的大雪球。事实上,地质学家在赤道附近就曾发现过  相似文献   

9.
冉浩 《知识窗》2014,(3):52-53
人人都爱美,女性更是如此,但衰老可是美丽的大敌。可无论如何保养,人还是会一步步走向衰老,这似乎是不可扭转的自然规律……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就在前不久,分子生物学家玛利亚·克罗马兰克向谷歌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希望他能够资助抗衰老的研究。克罗马兰克认为,衰老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打败或减缓衰老是对全人类最有意义的事情。但,衰老真的可以治愈吗?  相似文献   

10.
拉伍洛克是一位著名的大气科学家。他于20世纪60年代初应邀参与了美国国家航天局的太空探测计划,之后在1968年提出了盖娅假说。该假说提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争论最激烈的主题之一。文章简要介绍拉伍洛克的一生,重点在他走上独立科学家道路之后创立和发展盖娅假说这个过程上,以获得对这位独立科学家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新民 《今日科苑》2005,(3):35-36
1998年,探险家在中国青海省托素湖发现了种种奇异景象,结论是找到了“外星人遗址”。科学家深入实地继续勘察,各种假说一一经受检验,终于揭开了“外星人遗址”之谜。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夜以继日的工作却毫无倦意,而有的人刚刚起床就哈欠连天?为什么有的人“聪明绝顶”,而有的人却“智力平平”?为什么有的人大脑可以“永葆青春”的痛苦?对此,科学家们一直期望在人类自身的大脑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3.
达尔文在他的进化论中首次提出了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假说。自此以后,这个结论一直有不少科学家在争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疑问是:猿猴的体毛很密很长,而人类的体毛为什么十分稀疏?为此,不少科学家又提出了一些十分奇特的猜想,其中比较重要的三大假说是"水猿假说""散热假说"和"免寄生虫骚扰假说"。无论是什么样的假说,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脱毛是一种有益的自然选择。但是,每当有人提出新的假说时,总是有人指出假说中存在某些明显的"硬伤"。  相似文献   

14.
爱迪生、爱因斯坦,这两位科学家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你知道吗,有一位科学家的成就,“几乎是以上两位科学家的总和”,“在过去的100年里悄悄地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人类世界”?然而,很多人——不,应该说很多很多人——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说过。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一向认为地核是高密度高温度的物质,其实这只是一个未能最后确证的假说.现在,科学家又提出了两个令人称奇的新假说…………  相似文献   

16.
科苑新知     
科学家已经找到“长生不老药”科学家日前已经发现了使人在年龄增长的同时保持年轻健康状态的方法,据介绍,科学家们通过在果蝇中实验了一种“PBA”药物,结果发现果蝇的寿命可因此而平均延长33%,最高甚至可延长50%,而与此同时,果蝇的健康状况却丝毫没有发生进一步衰老的变化。在过去进行的实验中,生命一旦延长,则必然同时带来健康状况和性活力的减退。而在这次进行的实  相似文献   

17.
有关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学说,笔者有如下认识:1,人生的寿命人的生老病死,是每个人有生之年发育过程中不可逆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是必然的规律。近代科学家们认为人类的寿命,是可以达到百岁的。或是超百岁的。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尽终其天年,充百岁乃去。”与现代生物学家们通过对哺乳动物寿命的观察、研究提出的推论是一致的。养生保健,是指人类在自然界经春、夏、秋、冬四季,抵抗生衰老化的功能,动作适体,生命就能延长,运作的不当而生命短之。2,衰老的过程内经首先提到以人的肾、气、血的变化,来说明人的生长发育至衰老的过程,描述了…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寿命究竟有多长?长生不老能否实现?这样的话题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近日,美国科学家的一个新的发现再次点燃了人们的希望,科学家在实验中首次发现了一种长寿基因,该基因不仅可以控制生命的衰老过程,还能够有效促进身体健康,使人们对长寿的奥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寿命究竟有多长?长生不老能否实现?这样的话题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近日,美国科学家的一个新的发现再次点燃了人们的希望,科学家在实验中首次发现了一种长寿基因,该基因不仅可以控制生命的衰老过程,还能够有效促进身体健康,使人们对长寿的奥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库兹涅茨假说及中国地区差距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库兹涅茨假说的内涵、实质进行理论表述与分析,简述了学术界关于该假说的争论,提出了该假说成立的三个隐含条件。应用“各态历经理论”,以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表明无论是中国东西地区人均财富差异、经济密度差异,还是经济总量差异,均符合库兹涅茨假说。文章提出中国应积极寻求发展与公平之间的平衡点与结合点,尽快培育由发展与公平“两难”境地向“双赢”局面转化的政策环境,以及中央政府充当“道德人”角色的功能作用要进一步强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