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年临近圣诞节的时候,国外总有许多新片上映,和我国的贺岁片差不多。近几年来,魔幻题材的电影是圣诞节档期当仁不让的主要角色,票房成绩特别耀眼,从2001年的《哈里·波特与魔法石》到后来的《指环王》《纳尼亚传奇》,几乎都是叫好卖座之作品。今年似乎也不例外,魔幻题材电影仍旧占据着圣诞节档期的高地,虽然少了《哈里·波特与混血王子》坐镇,但依然有许多作品令人期待,包括怪才导演大卫·芬奇的《返老还童》、原著人气已超越《哈里·波特》的《暮光之城》,以及科幻经典《地球停转之日》的翻拍之作。圣诞节未到,但魔幻圣诞大餐的香味已经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2.
这是八爪鱼最早看过的一部讲述“火星人”的电影——《地球停转之日》。在这部片子里,火星人被描写成一个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大帅哥。后来八爪鱼又“认识”了很多“火星人”,他们有的凶狠残暴,一心想要侵占地球;有的童心未泯。是地球人的好朋友。不管怎么样,这些“火星人”都是科幻作家的想像,迄今为止,还从来没有地球人见到过“火星人”的记录。但是许多科学家相信,既然地球上存在生命,那么,跟地球情况接近的火星上也应该存在生命——因为就茫茫宇宙来说,火星和地球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对孪生兄弟。去年伊始,先后登上火星的“勇气”号和“机遇”号两兄弟开始了对火星的零距离接触,随着它们探索脚步的不断推进, 科学家们越来越相信:火星上存在或者曾经存在过生命。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育》杂志自1950年5月1日创刊,迄今已四十年了。我作为它创刊时的一个编辑和长期的忠实读者,值此喜庆之日,对它表示祝贺!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中央教育部部长是马叙伦先生。1950年春天,教育部决定创办《人民教育》,并决定由当时的视导司司长柳湜同志筹办。经过酝酿协  相似文献   

4.
注重读加强练强调实——《只有一个地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张琳莉《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分四部分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首先,课文由宇航员在宇宙中遥望地球引入,介绍了地球的美丽壮观;接着把地球和茫茫...  相似文献   

5.
《小读者》2011,(7)
(此栏目不再计分。停止计分,不要停下你的想象力!)假如地球不转了,那可太可怕了!没人知道此时是白天还是黑夜,人们只有不停地工作,永无安宁之日,太恐怖了。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朝阳小学六(1)班杨思琪假如地球不转了,我们就要研制一种高速的飞机。白天时,黑夜中的人可以飞过来工作;晚上时,也可以飞过来睡觉。这样生活就不会受影  相似文献   

6.
《地球概论》课是高师地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安排在一年级进行讲授。无论本科生或函授生,一入学就要学习这门课程,它是师范地理专业大学学习生活的开端,给予学生的印象和影响是强烈而深刻的。所以,搞好《地球概论》课的教与学,无论对函授或本科地理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函授教学中,如何搞好《地球概况》课的教与学,更是一个比较复杂和艰巨的课题。概括地说,就是要明确《地球概论》课的对象任务、理清它的知识结构、认识这种教材的特点、掌握它的教与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只有一个地球》(第十册)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许多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本课的教学可以由以下三个片断组成: 片断一 激情谈话,导入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教学伊始,教师出示地球仪,激情谈话,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看,老师面前放着的是什么?(生答地球仪。)不,是地球!它正带着它的居民们在浩瀚的宇  相似文献   

8.
教学分析 《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的第二课。本单元是一个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第一课《白天与黑夜》相当于这一课的引入,也为本课的探究打下了基础。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事实。本课由两个实验活动和一个拓展活动组成。  相似文献   

9.
星际总动员     
《星际总动员》(《WALL·E》),是由《海底总动员》导演安德鲁·斯坦顿(Andrew Stanton)执导,讲述了一个孤独的在荒凉的地球上捡垃圾的机器人,有一只蟑螂小强的陪伴,喜爱上来地球考察的女机器人夏娃,追着她进入茫茫宇宙冒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拯救地球     
学完《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后,我感受很深: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可多少年来,我们周围的环境在不停地遭受破坏。许多的动物、植物灭绝,我们再也看不到它们的身  相似文献   

11.
高中政治《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有这样的内容:“牛顿正是从苹果落地、月亮绕地球转、地球绕太阳转等自然现象中发现方有引力定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3页)新编高二《思想政治》教材(上册)第69页虽没有提及牛顿,但仍用“苹果落地”、“万有引力定  相似文献   

12.
“宇宙号”飞船不负众望,终于在地球爆炸之日3000年8月1日之前,在遥远的X星座找到了一颗适合于人类生存的星球——“哈贝”。地球居民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因为他们再也不必因为地球的爆炸而惶惶不可终日了。尽管“哈贝”是颗不起眼的小小星球,体积还不到地球的四分之一,然而,它却是地球人的全部希冀,因为它将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二个地球。  相似文献   

1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除一小部份是贵族作品外,大部份是采自民间的歌谣,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很高的历史和社会价值。从它所反映的现象可以了解当时人民的生活情况。 因为古今社会差异很大,尤其是上层建筑如风俗礼法等有大变化,我们研究《诗经》就存在着许多不可避免的困难。即使有毛亨、毛苌、陈奂、闻一多、郭沫若、余冠英等等学者的注疏解释,还有不少难解,值得探讨之处。比如:《幽风·七月》不止一次提到的“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到底如何解释才对?  相似文献   

14.
《新作文》2007,(2)
浙江作文:《息者,生也》时与空,构成生命的二大元素。历史未曾停顿他前进的脚步,而地球更是载着无数生灵在空间里飞速旋转。由此观之,生命是万万不可能有停息之日了。非也!息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生的一  相似文献   

15.
曹操的《短歌行》心情是由忧转喜,由绝望转希望。主人公的精神是由清醒到半醉,由半醉再到清醒。《短歌行》是半醉半醒之中的忧思妙想。  相似文献   

16.
奇异的小岛     
旋转的岛地球在转,每昼夜自转一周,这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有趣的是,在西印度洋群岛中有一个岛,也像地球一样会自转,而且自转的周期也是24小时。这个会自转的岛叫索马它岛。  相似文献   

17.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说明文,它的单元重点训练是“按一定顺序写”。本文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围绕地球与人类的关系,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召唤人类要精心保护地球,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紧扣题目理解《只有一个地球》□景泰县条山镇第二小学陈国芳《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是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好教材。课文围绕题目《只有一个地球》,一层一层揭示出“地球资源有限”,号召我们保护地球,保护环境。课文首先介绍宇航员遨游太空时看到的这一个美丽、...  相似文献   

19.
我的地球仪     
我有一个地球仪。它是椭圆形的球体,直径大约有20厘米。它由三部分组成:底座、转轴、球体。只要你用手轻轻一转,球体就会以转轴为中心转动起来,地球在你眼前飞快转动,好像瞬间就能游览整个世界。地球仪上的颜色是花花绿绿的,蓝色占了大部分,蓝色代表的是广阔的海洋。地球上的国家也是用各种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比如:中国是黄色的,俄罗斯是绿色的,印度是红色的……爸爸告诉我,地球仪上相邻的两个国家的颜色一定是不同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20.
希腊数学家阿利斯塔克:不,不对!地球、太阳都在运动。哥白尼出生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是:一切星球都是围着地球转的,地球是不动的。阿利斯塔克的说法可能是对的……当时,还没有发明望远镜,哥白尼只能用肉眼观测星球。不许说违反基督教教义的话!还是对的!其结果地球及其他行星都是围绕太阳转的。这种观点受到了一部分宗教家的反对。你是违背《圣经》的混蛋!在宗教改革方面有名的卢塔也说……zuowenyuyuedu名人影碟机是的,是的!发这现是!个你卓应越当的把这些写成书!可是,哥白尼受到许多人的支持……其中的一个人就是罗马教皇克莱门斯七世。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