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非常荣幸,我能继任第十八届"课桌文化"协会的主席,对此,我向有关领导和支持我的协会会员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我自己表示热烈的祝贺!一百多年前,"课桌文化"鼻祖鲁迅先生在课桌上刻下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早"字。他的这一壮举标志着"课桌文化"协会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2.
自从鲁迅先生小时候在他课桌上刻下了一个"早"字后,这风格便开始影响历代的学生们了,经过几代人的更新改造,就成了现在的课桌"文化"了。"课桌文化"真是丰富,在班上走一圈,你准能看见各式各样的"文化"真迹。课桌甲:"谢霆锋,《只要为你再活一天》。"很明显,课桌的主人是一个喜欢流行歌曲的人,他一定非常喜欢谢霆锋,不管是喜欢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小时候曾在课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勉励自己不要迟到。不知从何时起,类似的“课桌文化”在校园里流行了起来。如果你有兴趣,不妨随我到班上走一圈,定能对它有所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我们备课一般强调了备教材,而往往忽略了备学生.学完《三味书屋》,学生由于受鲁迅先生因一次迟到而在书桌上刻一个"早"字来约束自己的影响,我班双人课桌上竟奇迹般地刻了好些歪歪斜斜的"早"字,真令人哭笑不得.鲁迅先生将书桌上那个"早"字作为座右铭来警策自己."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学生本来  相似文献   

5.
在校园中一直流行着一种文化———“课桌文化”。“课桌文化”的内容算得上“丰富多彩”:有谈情说爱的,有诉苦的,有发泄不满的……还有的同学把它当成一种嗜好,一有时间就在那里涂抹,简直把桌面当成了BBS留言版。据我所知,中国有史可考的最早的“课桌文化”出现在清朝末年,鲁迅在绍兴的三味书屋上学时,由于经常迟到,就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下了一个“早”字,以警醒自己不要迟到。一晃一百多年过去了,“课桌文化”在当今校园里广为流传,而且越来越盛。“课桌文化”的热衷者一般都是些什么人呢?有两类。一类是无聊者。这类学生一般都是学习不太…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的一个“早”字刻出了现代校园课桌文化的先祖。凡是学过或是读过这篇介绍鲁迅自勉自励的文章的学生,大都在课桌上雕刻一个或深或浅、或大或小的“早”字。当然,真正能像鲁迅那样因一字能立志的是少数。这不过是学生模仿名人的一种动作而已。课桌文化发展到今天,每个校园中的课桌或已“成灾”或已被“文化”泛滥。不管是木条桌还是微机桌,若是能找到一条未被开垦的“处女桌”,那真是“凤毛麟角”。对此,学校老师亦无可奈何。它尽管是一种对学校财产的破坏,但因其具有随意性、隐蔽性而无法制止。窥一斑可见全豹。透过课桌文化分析学…  相似文献   

7.
校园轶事     
<正>"试卷通天飞,书本满地堆,老师后面追,时间勿乱挥。"的确,初三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本人有幸心中偷闲,撷一校园轶事以备诸君佐茶。时下,在校园里流行着一种文化——"课桌文化"。(注:此"文化"源自于鲁迅在三味书屋  相似文献   

8.
方贵斌 《成才之路》2013,(27):32-33
每个班级都会有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们被称为"潜能生"。"潜能生"的转化一直是教师们最费心思的工作,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总结了几点关于如何转化"潜能生"的策略与方法,以培养他们成为有用之才。一、更新教育观念,关心爱护"潜能生",激发"潜能生"想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工具学科,数学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数学学习得好与坏,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在《写在〈坟〉的后面》一文中,明确表示他自己的写作要“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要“博采口语”。歇后语作为人民群众创造的一种口语性熟语,自然包括在鲁迅先生所说的“口语”之中了。鲁迅先生在自己的许多文章中加工运用过歇后语,形成了通俗、形象、鲜活、生  相似文献   

10.
据调查,数学潜能生在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中占有30%左右的比例,是学习上一支很大的弱势群体。其心理表现主要是自卑,这种心理不仅对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形成严重障碍,而且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为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本人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就数学教学中潜能生心理表现、产生原因及疏导方法谈一点浅见。一、潜能生心理的主要表现1.听课无方。最初是想听听不进,不易领会或弄懂听学知识;继而注意力无法集中,极易走神,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会经常发现一部分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简称数学潜能生)谈"数"色变,对数学充满了恐惧,以致于放弃数学的学习。我们要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关注这些潜能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下面就数学潜能生的成因及应对策略方面,结合自己二十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个人见解,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2.
何月冬 《教师》2008,(11):30-31
据调查,数学潜能生在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中占有30%左右的比例,是学习上一支很大的弱势群体。其心理表现主要是自卑,这种心理不仅对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形成严重障碍,而且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为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本人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就数学教学中潜能生心理表现、产生原因及疏导方法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同样的课文,不同的老师教学,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一、甲老师教学片段《早》第7自然段教学过程:师:自由读读第7自然段,说说主要写了什么?生: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鲁迅先生书桌上“早”字的来历。师:这个“早”字是怎么来的呢?默读课文,然后交流。(生复述)师: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听出什么?生:我觉得鲁迅先生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生:我觉得鲁迅身上有一种可贵的精神。生:我知道鲁迅先生身上那种可贵的就是书中说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些高年级的同学喜欢在自己的课桌上创造所谓的"课桌文化".这些"课桌文化"还分成许多派别呢,有"卡通派"、"追星派"、"书香派"、"体育派"……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四十七周年的时候,我看着鲁迅先生的许多文章,聆听着老师讲述鲁迅先生伟大的生平,想着毛主席在《论鲁迅》中论述鲁迅先生伟大的精神,不知为什么,心头总是难以平静,我总觉得鲁迅先生象一头老黄牛……牛,是一种普普通通的动物,人们只需要用一根木辕横在它裸露的肩头上,它就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拖着木犁,默默无闻地在荒原地上辛勤地耕耘,把不毛之地变成良田,让大地五谷飘香,百花争艳。而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16.
张元珠 《学子》2013,(3):23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留守儿童愈来愈多,那么潜能生(学困生)也就越来越多。形成潜能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社会、智力、非智力、先天、后天等,但大部分潜能生都是后天形成的。有效转化潜能生,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一"、对症下药"是潜能生转化的基础要有效转化潜能生,必须探明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何在,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迅速提高学习成绩。根据我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小学数学潜能生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基础知识不过关。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17.
<正>【教材分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逝世九年后,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文章。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脉络清晰。课文通过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五件事,说明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赞扬了鲁迅先生关心青少年、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爱之情。【设计理念】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确,在我们的新课改中,就需要这种"拿来主义",即教师从各个方面"拿来"(收集)信息,并进行筛选,使之成为数学课堂资源,服务于我们的学生,服务于我们的课堂。 一、从知识点自身中"拿来"  相似文献   

19.
数学在人类理性思维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学习中,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数学成绩斐然,但到了高中,数学反而成了自己进步的绊脚石。本文针这种普遍现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望与广大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20.
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一书中,回忆了鲁迅先生在北京的生活情景,提到鲁迅书房里挂着这样一付对联: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鴃之先鸣这是从屈原的《离骚》中摘取而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