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过改版后的人民日报,心中不由阵阵欣喜。倒不是因为这次改版已至善至美,而是通过改版,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一种突破传统、超越过去和预示未来的新闻改革的信息。改版进行了两个多月,从各方面得到的反馈来看,是令人欣慰的,不论是读者还是新闻界,均给予改版的人民日报以较高的评价。但是,事物都具有多层次、多侧面、多元化的特点,人  相似文献   

2.
记得在颐园评读报纸开始不久,胡乔木就提出了记者和编辑要认真采编新闻。新闻在当时也称作消息。他说:“新闻是一种时代的科学,时代的艺术,它的发展前途辽阔无限。”可是在当时的人民日报上,刊登的新闻很少,本报记者写的新闻更少,重要新闻主要是采用新华社的通稿。记得胡乔木曾问过总编辑邓拓,“人民日报有那么多记者,为什么写的新闻那么少?”邓拓回答说:“主要是记者的新闻观念不强,我们一定设法改变这种情况。”邓拓说到就办到了,人民日报1956年改版以后,版面上的新闻数量确实增多了。不过新闻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1989年2月20日起,人民日报版面内容作了较大调整。尽管人民日报总编辑谭文瑞称这次版面调整“只是在进行新闻改革中迈出一个不大不小的步子”,海内外对此仍反应强烈。广东《羊城晚报》2月20日载文说,“记者今晨看到的《人民日报》,有‘面目一新’之感:标题醒目了,新闻增多了,编排较活了。头条大字标题《义务植树七十亿株大多数人尚未尽责》,有褒有贬。《十堰市万人解囊相助女学生刘云伤愈出院》这样的“社会新闻”上了一版。国际新闻在一版多达三条,也为过去所少见。”“记者认为,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的这次‘版面调整’,实际上是一次版面改革。预料这次改革会引起公众(首先是新闻界)的注意,并将促进全国各大报的改革。”老新闻工作者、中顾委委员梅益认为改版后的人  相似文献   

4.
写新闻,特别是写春种秋收这类日常的、一般性题材的农事新闻,能不能写得生动一些,引人一些?读了第七期《新闻业务》上欧阳山同志关于新闻报道问题的谈话,很受启发。他说:“文章的具体和生动总是连在一起的。因为具体,它就可能生动。”这话很有道理。最近,看到人民日报9月10日一版上新华社记者郭万里写的消息:《洪湖水上秋色好,社员采菱挖藕忙》之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就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这条消息,写的是湖北洪湖地区社员下湖采菱挖藕的事情,题材是农事活动新闻中常见的。就因为作  相似文献   

5.
我们是新闻战线上的“小字辈”。平时在工作中想得多、想得急的问题是:怎样做一名合格的记者?如何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每当与一些老同志谈起这个问题时,他们总是叮咛我们:当记者不仅要会写、能写,这虽是最基本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一点实际工作,会做一点实际工作。这些话我们听了后,并没有在意。可是去年我们到湖南山区的一次采访,使我们对这一点有了较深的理解。去年十月,湖南省郴州地区临武县香花公社童子村的一百多户社员群众,还有干部,联名写信给人民日报编辑部,恳切要求报社能派记者到他们村里看看。  相似文献   

6.
范敬宜是个大记者。作为一名大记者,他写的小新闻同样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小中见大,从中透视出新闻写作乃至把握报纸宣传的正确舆论导向的智慧。建国46周年前夕,我们在人民日报一版上,看到了出自他笔下的小新闻,全文如下: 过去统计“有”现在统计“无”  相似文献   

7.
以“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为代表,我们形成了传统的新闻观。然而,近年来在我国走红的深度报道,对传统的新闻观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有所深化。以往新闻界对深度报道的研究,多着重于其特点和作用等方面,本文则试图从新闻观上作简单辨析。“吃”出来的“潜新闻”不久前,人民日报刊载了一则报道:《肯德基吃什么?》。肯德基从开办之日起,就不断有记者前去采访,去报道,有鉴于此,《肯德基吃什么》劈首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肯德基都快被记者写滥了,你还能写什么东西?”对此,记者提了一个带有原始性质的问题:前门快餐厅1988年销售额居肯德基世界各分店之冠,人们“到底吃什么来了?”记者由此层层  相似文献   

8.
远远近近的,写这篇文章有好多动机。也许,最现实的,是从人民日报改版谈起了。1989年2月26日是人民日报改版后的第7天,在头版右下角,赫然是泰森挥拳击败布鲁诺的精采瞬间。人民日报近二年用照片幅大量多,而把一幅国际重大拳击比赛的新闻照片送上头版,这表明了对新闻规律的尊重,让人拍手称好。但是,且慢。同是改版后,麦田浇水(3月2日)的应景照片仍堂而皇之地稳坐头版。再翻阅改版后  相似文献   

9.
2月11日上午一上班,就接到浙江省委办公厅发来的传真,得知我和江南合写的消息《浙江开展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在《人民日报》8日头版头条见报后,受到李长春同志的表扬。欣喜之后,联想到方兴未艾的《人民日报》版面改革春潮,想到社长王晨在国内记者工作会上强调的改进业务工作的要求,我在思索一个问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驻站记者,怎样才能抓住版面改革机遇,转变新闻生产方式,发挥好耳目喉舌的作用?我自己感觉,记者站确保发稿、发行、发展质量,力争宣传报道“导向性、可读性”两翼齐飞,是第一要务。先说“可读性”。以前也知道要写普通读…  相似文献   

10.
“怎样才能当好记者?”我喜欢如下的回答:“既不重复别人,又不重复自己!”记者的生命在于超越。十几年来,我不断地向旧的自我告别。到辽宁日报当记者时,发现自己当通讯员期间写的新闻作品幼稚可笑;进北京念研究生后,把在省报发表的文章付之一炬,初进人民日报记者部时,虽有6年新闻实践和3年理论反思,却茫然不知所措;今天,面对60万字新闻通讯、  相似文献   

11.
1991年9月22日新华社播发了记者姜在忠采写的新闻特写《北京出新景满街“招客灯”》。这则社会新闻很受报刊用户的欢迎。首都有六家报纸采用,人民日报在新闻播发后十多天,还拿出宝贵的版面刊登,人民日报海外版到1991年11月21日还刊用了这条“招客灯”新闻。一则社会新闻何以受到青睐?它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12.
在电视日益成为强势媒体的情况下,经常听到一些平面媒体的文字记者感叹日子不好过,对于与电视竞争受众的关注、抢报热点新闻也颇感悲观。尤其对于事件性新闻的现场报道,更觉得是“镜头一扫,不用写稿。”  相似文献   

13.
我参加新闻工作以来,几乎没写过新闻(消息)。经常听到有人批评:“哪有新闻记者不写新闻的?”我们的总编辑胡绩伟也在会上讲:“年轻的记者要多多写新闻;年老的记者,也要学着写新闻!”去年春天我到湖北采访,就学着写了一些新闻,开始尝到了一点  相似文献   

14.
刘强 《新闻采编》2006,(5):30-31
平时读党报,总会看到许多令人兴奋的好新闻。但也有一些新闻阅读后使人一头雾水,要么是不知所云,要么是怀疑其真实性,要么是显得绝对化,要么是索然无味……。每当读到这些新闻时,总隐约感到,我们的记者似乎应该“多一些”什么和“少一点”什么?笔者想来想去,冒昧列出了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报驻宁波记者站站长何伟同志写的《一拨就灵解民忧》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更为可贵的是,作者注意总结,就实论虚,对“体验式新闻”作了一番理论思考,从中探求规律性的东西。毫无疑问,这样用理论指导实践,将大大有助于业务水平的提升。众所周知,记者工作的一大特点是忙,行色匆匆,一个任务刚完成,另一个任务又来了。日复一日,疲于奔命,容易忽视梳理,疏于总结,这也正是一些记者业务方面上到某一台阶后难以再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怎样走出平淡,开拓创新?本文作者的做法可给我们以方法论意义上的启示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循环往复,“思考的笔”会源源不断地流淌出精品佳作。  相似文献   

16.
多家媒体的多名记者面对同一新闻资源(比如会议、事件、人物等)进行采访所产生的新闻称为“同源新闻”。由于同源新闻的来源相同,所以极易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实践告诉我们:同源新闻也能写得“出彩”、产生精品佳作,关键是记者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见微知著的洞察力,要有从新闻资源的“相同”中寻找“不同”、从“一般”中发现“特殊”的真本领,写他人未写的角度,发他人未发的声音。慧眼识珠——“看”出来的名篇同题新闻如何战胜和超越对手呢?记者的一双眼睛,对事物要有独到的观察力、很好的透视力和真假是非好坏的鉴别力。有这样的新闻眼…  相似文献   

17.
人民日报记者部编辑的《采访与思考》一书,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此书收集了人民日报驻地记者2002年研究问题的新闻作品,作者在每篇之后附写了采写后记,诠释采写经过。研究问题,是人民日报记者的基本功。社领导多次要求人民日报的驻地记者加强调查研究,多思考、研究一些问题,努力成为研究型记者。2002年,人民日报驻地记者深入实际,扎实采访,认真研究问题,写出了一批具有真知灼见、文采斐然的报道。这些作品体现了人民日报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采访与思考》@吉哲  相似文献   

18.
听说《青年记者》为纪念创刊60周年,也在酝酿改版。这使我想起当前新闻界的一些现象,让人担忧。为什么担忧?我们先读一封清华大学一学生不久前发给我的一封电子邮件:李老师,您好:我在新华社的实习终于结束了。前后两个多月的时间,在专稿要闻组编发了80多条要闻,写了30多篇专稿,总算对新闻写作有了一点感性认识。有个问题想请教您,您要求学生写新闻时不加渲染,  相似文献   

19.
那天到食堂吃饭,碰到几个新分来的大学生,聊起采访写作,一位小伙子说,詹总,您写了那么多稿子,有些我们上学时就读过。写新闻到底有没有诀窍?如果有的话,您可不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毫不保留?我说,毫不保留嘛,当然没有问题。可惜写新闻没有诀窍。如果硬要说有,而且用一句话概括的话——我想了想,道:这句话就叫做:带着问题写新闻。此话怎讲,且容在下慢慢道来。先弄清楚两个概念。其一,记者到底是干什么的?提到记者,说法多矣,什么“无冕之王”啦,“社会的守望者”啦,“历史的记录人”啦等等。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当然有道理。但要我说,记者记者,…  相似文献   

20.
三中全会以来,文汇报进行新闻改革。抓了四个问题。一,什么是新闻?新闻的本源是什么?这是针对“四害”横行时新闻的“假、大、空、长、套”提出来的。二,新闻要不要有“共同兴趣”?解决这个问题,是为了使记者从读者普遍关心的事物中开拓新闻题材。三,如何正确理解新闻的指导性?主要从报纸的任务和新闻的社会职能两个方面澄清一些模糊认识,使记者认识新闻的指导作用是通过事实来吸引,感染读者的。四,新闻如何做到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生活的问题。几年来,我们围绕着这些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