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般来说,书法训练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基础阶段,二是博览阶段,三是创作阶段.应使这三个阶段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方能达到提高学生书写水平以及培养其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学习前人的那种"始有法而终无法,无法还从有法来"的"法而能化"的精神,同时要尊重传统,重视法度.  相似文献   

2.
在政治课中运用时事,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提高学生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政治课有效的教学手段和途径。该教学活动涉及教师、学生、时事三个基本要素,包括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1.课前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3.
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作为阅读教学的高标准要求,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针对阅读现状,教师可以从自由阶段、精确阶段、运用阶段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相似文献   

4.
张莉 《现代教育科学》2010,(3):87-87,126
课堂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主要渠道,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学生的实践,基于学生的直接经历,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弥补了当今德育的空洞说教、缺乏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等弊端,它同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全体学生的德育素质。教师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三个阶段对学生实施德育,准备阶段指导确定主题,挖掘德育内涵;实施阶段把握德育时机,升华德育思想;总结阶段鼓励学生实践,落实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5.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学生对化学充满好奇,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将影响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执行者.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如何上好化学课.教育好学生是我们要时刻关注的问题。我从事化学教学多年.从以下三方面的谈些体会.在此做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口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的任职储备阶段启发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英语语言材料,通过联想阶段的大量语言输入帮助他们进入自主运用译语的阶段,最终提高其口译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始终贯穿于口译教学的三个阶段,其中语言知识构成口译的内容,而技能训练则是组织内容的方法。本文通过探讨口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个阶段和两个要素,旨在突出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在口译教学中的意义,从而将提高学生对这两要素的综合运用能力作为口译教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郑美玲 《江西教育》2012,(35):23+26
预习能力是学习者在听课之前通过自主阅读、研究、实践等活动获得信息、摄取知识、认识世界、探求未知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预先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数学学习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运用阶段。在预习中同样要让学生完整地经历这三个阶段,输入阶段即阅读,新旧知识相互作用阶段即质疑,操作运用阶段即练习。要有效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就要在这三个阶段加强方法指导,即"三导"——导读、  相似文献   

8.
暮雪 《家长》2011,(Z2):61-62
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实验,他随机抽调一些学生去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第二阶段,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是  相似文献   

9.
小学升入初中,初中升入高中,高中升入大学,这三个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三个学段中,学生的品德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逐渐过渡的。然而,现实中这三个升学转折阶段,学生的德育发展容易出现脱节现象。究其原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还有学生自身因素。我们必须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改进德育方法,促进三个升学转折阶段德育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0.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三个阶段”的阅读教学方法强调交际教学法思想和理念,通过组织开展读前、在读、读后三个阶段的阅读教学活动重视发展学生阅读技能和技巧,达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可分三个阶段进行,即:Pre-reading(阅读的准备阶段);While-reading(阅读的实施阶段);Post-reading(阅读的拓展阶段).Pre-reellang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掌握必要语言知识;While-reading是让学生感知、理解;Post-reading则要让学生通过活动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2.
李彤 《海外英语》2012,(10):139-140
听力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部分。课堂听力教学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该文作者对听力教学的三个阶段做了细致分析,同时对各个阶段的教学启示做了简单讨论。这项研究可以给英语听力教学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三年的学习,到中考复习阶段已经是教师和学生的最后冲刺阶段了。在这个阶段,教师恨不得将全部知识倾囊倒出,学生也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把抄的、背的、记的、看的全吞进去,这时候两方都容易犯“胡子眉毛一把抓,”找不到重点的毛病。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我谈一下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实施“三阶段”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三阶段”实验教学法的整体思路、实施过程及教学效果。第一阶段开设基础性实验,强化技能训练,练好基本功;第二阶段开设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能力;第三阶段开展研究式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科研开发能力。实践结构表明,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阅读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但目前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整体较弱,主要原因是缺乏持续性的培育。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通过教读阶段、导读阶段、运用阶段、反思阶段四个阶段的进阶式培育,助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生接受知识的最重要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了解、把握学生的课堂学习心理,有助于直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在一堂课中的学习心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激荡、平静阶段,投入、高潮阶段以及疲劳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缩短第一个阶段,努力延长第二个阶段,完全避免第三个阶段,从而发挥语文课堂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启发法”主要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只是给他们一些事实、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和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启发法”的运用,一般可分为自觉阶段、探索阶段、整理阶段和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启发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能使学生学会获得知识的途径方法,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紧紧把握语文的工具性、审美性和社会性这三个特性。据此,并结合学生特点及教学任务要求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划分三个阶段实施的设想,即“教”学阶段,“导”学阶段,“自学”阶段。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基础打得是否牢固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打牢基础,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中历史教学具有规律性和系统性,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安排不同的教学重点,建立各个阶段的目标系统。既要从教材的内容整体性和连贯性出发,又要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阶段进行教学。本文。笔者依据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认为可以将高中历史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知识积累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过渡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独立自主阶段,从而系统全面地帮助学生掌握整个高中历史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