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生在1929年5月6日(阴历三月二十七日立夏节)的商南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边区的重要的革命起义之一,由于时隔已久,行政区划变动等原因,人们对这次起义的名称说法不一。据我所知,这次起义的异称有以下几种: 一、“商城起义”。见《大别山烽火》第107页及《历史教学》1983年第8期《商城起义的时间》。二、“太平山起义”。见《革命红旗万岁》第24页。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的黄安(今红安)、麻城两县人民起义后,开辟的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鄂豫皖边界地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笔者翻看近几年出版的《中国现代史》及有关中国现代史的参考书,发现多数把黄麻起义后开辟的根据地,称之为鄂东北革命根据地。其实这次起义后开辟的应是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1927年11月13日,湖北省鄂东地区的黄(安)麻(城)两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伟大的武装起义。起义部队在攻打黄安县城时,遭到了失败,一部分起义军突出重围后,便转移到鄂东北地区的黄陂县木兰山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并在此将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七军。但此时还没有建立以木兰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所以,在1929年4月,第七军又返回到黄麻起义地区时,其处境十  相似文献   

3.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武装革命的重要性,相继举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点燃了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随即,广西的左江和右江地区也掀起了革命的风暴。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同志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取得了起义的胜利,创立了红七军,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1日,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同志发动和领导了龙州起义,建立了红八军和左江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广西革命斗争灿烂的一页。但是,龙州起义没有取得胜利,3月18日,红八军退出了龙  相似文献   

4.
1927年11月13日爆发的黄麻起义是“八一”南昌起义和湖南秋收起义以后,在长江以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点燃了大别山地区革命的烈火。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建立准备了条件。近年来,对领导这次起义的组织机构是谁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鄂东特委;有的认为是湖北省委;有的认为是黄麻县委;还有的认为是黄麻起义总指挥部。那么到底是谁呢? 一湖北省委是否领导了这次起义?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并决定在湘鄂赣粤等省举行武装起义。湖北省委根据“八七”会议的精神拟订了秋收暴动计划,将全省划为7个起义区,黄安、麻  相似文献   

5.
1927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黄麻起义爆发,然而对于起义爆发的具体时间,学界一直有不同的意见,笔者认为起义的具体时间应该是1927年11月13日。  相似文献   

6.
丁玲从1927年秋创作处女作《梦珂》到1986年3月14日溘然长逝,漫长的60年创作生涯,跨越了两个性质不同的社会和几个风风雨雨的历史时期,共写了约300万字的作品。对她的创作分期,学术界意见虽然分岐(1),可是对其“早期小说”的界说却基本一致。我们这里所说的她“早期小说”,是指她从1927年12月《梦珂》问世到1929年6月发表《野草》这段时间里所创作的小说。我们不同意将丁玲“早期小说创作”下限时间划到1929年末写的《自杀日记》(2),更不敢苟同将其下限时间延伸到“1930年左右”,把丁玲1930年创作的《韦护》和《一九三0年春上海》也划归她“早期小说”范围(3)。  相似文献   

7.
世纪伟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生对香港怀有深厚的感情并有着不解之缘。据《港台信息报》报道,邓小平早年曾5次到过香港。第一次是1920年9月14日,当时只有16岁的邓小平,同另外89名中国学生一起,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从上海乘船赴法勤工俭学。他们乘坐的法国邮船“安特莱波”号途中在香港停泊了一天。第二次是1929年七八月间,大革命失败后,邓小平受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派遣,从上海乘船南下,取道香港去广西发动百色—龙州起义。第三次是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以后,党中央电促邓小平回上海汇报工作。邓小平从广西龙州出发,经越南到达香港,再从香港回到上海。第四次是1930年1月底,邓小平取道香港奔赴广西,他在香港稍作停留后,又经越南回到广西龙州。第五次是1931年2月龙州起义后,当时邓小平带领新  相似文献   

8.
关于蒋光慈的籍贯,现有三种说法:一、一些文学家辞典、文学史和论述蒋光慈生平的文章说他是“安徽省六安县人”。这种说法现在较为普遍。二、蒋光慈是“安徽省霍邱县人”。这多见于解放前出版的书刊杂志。三、蒋光慈是“安徽省六安人”。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蒋光慈到底是何处人氏?蒋光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对于他的籍贯应该搞清楚。我曾写信给安徽省六安县莲花庵地方政府,委托他们了解蒋光慈的父亲一些情况。一九八○年六月二十二日六安县淠联人民公社给笔者回信说:  相似文献   

9.
1930年2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祖国南疆领导的龙州起义,创建了红八军和左江革命根据地。这次起义,为党领导少数民族进行革命斗争,开展建军和建政等方面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左江革命根据地丧失和红八军战斗失利,客观的原因是敌强我弱,敌大我小;主观的原因是红八军战略战术运用和根据地中心政权地点的选择不当,以及红军中党的领导力量薄弱,深入地、广泛地发动群众的工作做得不够,也没能及时对收编的土匪部队进行思想改造。  相似文献   

10.
1913年1925年1943年台湾、澎19选5年台湾苗栗革命党人赖来与谢金石等发动抗日起义,后遭日本侵略者残酷镇压。毛泽东在《革命》月刊,首次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昆明学生发动反内战运动,遭到国民党军警特务的武装镇压,屠杀殴打罢课师生,伤七十多人,制造了“一二。一”血案。接着,反内.浅运动席卷了国民党统治区。死四人7年3年同盟会在镇南关起义,孙中山、黄兴亲临前线督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纵队”正式成立,在广东开展抗日游击…  相似文献   

11.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间,朱德、陈毅同志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在转战湘、粤边界时,曾与当时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搞过一次合作,这次合作,虽然时间不长,但对保存南昌起义的革命力量推动湘南起义有重大的作用。一南昌起义部队在南下广东的进军途中,于九月中旬抵达广东东部三河坝地区,前委为了部队南下无后顾之忧,决定朱德同志率二十五师和第九军教导团,扼守三河坝,主力则在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领导下,直向潮汕进发。留守三河坝的部队,在九月三十日遭到了敌钱大钧部万余人的袭击。部队在朱德同志指挥下,和敌军激战了三天三夜,给了敌  相似文献   

12.
“红军”是中国近代史上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统一称号。但是,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在领导武昌起义的时候,人民军队使用的仍旧是国民革命军的番号。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打出的旗号是工农革命军。那么,“红军”这一称号是什么时候提出和使用的呢? 1927年11月13日,共产党人潘忠汝、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等领导湖北黄安(今红安)、麻城两县农民举行起义,起义军称“农民自卫军”。14日清晨,农民自卫军解放了黄安县城,活捉了伪县长贺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的商城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边界地区人民,继湖北省的黄麻起义以后,豫东南人民举行的又一次伟大的武装起义.关于商城起义的时间,迄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商城起义是在1929年的5月.如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北京第2次印刷的李新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第二卷第70页、《党史研究》1982年第2期第52页,均持此说.  相似文献   

14.
《骆驼草》是1930年春天由废名主动提出,与冯至一起筹备,在周作人的鼎力支持下创办的,刊物正式与读者见面是1930年5月12日,终刊于1930年11月3日,一共出了26期。废名是实际的编者,冯至是废名的助手。刊名由废名所拟,发刊词也系废名所撰,刊头为沈尹默所题。  相似文献   

15.
六安市毛坦厂中学是一所具有68年历史的高级中学。1959年春,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省城部分学校迁至毛坦厂,成立了安徽省第三临时中学,史称"三临中";抗战胜利后,一批有识之士将荥阳、广城、山王等5所中学在毛坦厂合并,定名为六南私立中学;1952年改为公立,校名为六安县第二初级中学,史称"六安二中";1960年,创办高中部,更名为六安县毛坦厂中学;1992年,县、市合并,学校更名为六安市毛坦厂中学;1999年12月,学校成为六安市首批市级示范高中,2001年12月跻身省级示范高中行列。  相似文献   

16.
《骆驼草》周刊于1930年5月在北平创刊;至1930年11月止,共出版廿六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一、组织概要根据烽柱的《我所见1930年之几种刊物》一文所介绍:《骆驼草》“系北平沉钟社  相似文献   

17.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位于大别山区.在党的"八七"会议和"六大"决议精神指引下,从1927年冬至1929年冬,在鄂豫皖边区先后爆发了黄(安)麻(城)起义、商(城)南起义,六(安)霍(山)起义等三次著名的武装起义,并创建了鄂豫边、豫东南和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1930年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上述三块根据地合并组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从而使这块根据地进入大发展时期.这期间,鄂豫皖边区军民继续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同敌人  相似文献   

18.
《骆驼草》是1930年春天由废名主动提出,与冯至一起筹备,在周作人的鼎力支持下创办的,刊物正式与读者见面是1930年5月12日,终刊于1930年11月3日,一共出了26期。废名是实际的编者,冯至是废名的助手。刊名由废名所拟,发刊词也系废名所撰,刊头为沈尹默所题。主要撰稿人有:周作人、废名、俞平伯、徐祖正、冯至、秋心(梁玉春)、沈启无等。  相似文献   

19.
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劳动部等7部门,密切配合,近年来就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和政策协调。9月2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第106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教育部有关职业教育工作的汇报,研究部署加强职业教育工作,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10月2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11月7-8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和《决定》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几年职业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对我国职业教…  相似文献   

20.
书讯一则     
我院中文系教师李正西与洪啸涛合著历史诗记《朱蕴山》一书于1987年12月由黄山书社出版。该书记述了现代政治活动家朱蕴山先生(安徽六安人)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在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频繁活动。包括他早年参加光复会进行反清活动;后来在安徽发动反军阀统治的斗争;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曾领导“六(安)霍(山)起义”,参加“八一”南昌起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