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坐轿子适合年龄:3 ̄4岁。游戏目的:发展宝宝的平衡能力。游戏玩法:爸爸、妈妈先交叉各自的双臂,然后爸爸用双手握住妈妈的双手,搭成“轿子”,再让宝宝坐在上面。(如照片所示)爸爸、妈妈可控制“轿子”向前、向后、向上、向下移动。注意事项:爸爸、妈妈要根据宝宝的能力,调整“轿子”移动的速度。推“小车”适合年龄:5 ̄6岁。游戏目的:增强宝宝手臂和腹部的力量,发展其动作的协调性。游戏玩法:妈妈用双手握住宝宝双脚的脚腕,宝宝双手撑地,且两臂、两腿伸直。妈妈在推宝宝这辆“小车”往前走的同时,宝宝的双手交替撑地前行。注意事项:妈妈要根…  相似文献   

2.
早教QA     
林怡 《母婴世界》2010,(5):84-85
孩子为何和妈妈说"我不爱你"Q:不知为何最近宝宝总喜欢告诉妈妈说"我不爱妈妈",妈妈问,你爱谁呀,宝宝说爱奶奶,爱爷爷,爱爸爸,就是不爱妈妈,妈妈说,你这样说妈妈会难过的,你想要妈妈难过吗?小家伙摇摇头。宝宝这样的语言,是对妈妈表示不满吗?是不是亲子  相似文献   

3.
家教文萃     
宝宝只黏妈妈爸爸怎么办?母乳喂养的宝宝,“黏妈妈”是天经地义的事,跟着妈妈冻不着,饿不着,吃得饱、睡得香,哪管爸爸在旁边恨得牙根儿痒痒。难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宝宝离自己越来越远?哪能这么悲观!要知道宝宝不仅仅是通过味觉来认人,同时还有触觉、嗅觉、听觉和视觉。所以,和宝宝一起战胜“黏妈妈”情结,爸爸是责无旁贷的。第一步就是在妈妈喂奶时,别让她一个人独占了这段甜蜜的亲子时光。爸爸可以坐在一边摸摸宝宝的小手小脚,同他说说话,让他的小眼睛里看到的不只是妈妈的笑容,感受到的不仅是妈妈的气息……慢慢的,宝宝会把关于爸爸的这些…  相似文献   

4.
我家有个乖宝宝适合年龄:1岁~1岁半游戏目的:使宝宝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说出“爸爸”、“妈妈”、“宝宝”,并能指出所说的人。游戏玩法:爸爸坐好,扶着宝宝让他站在自己的双腿上,妈妈坐在对面逗引宝宝,并说:“我家有个乖宝宝,既不哭来也不闹,妈妈亲(亲一下宝宝)哪爸爸抱,宝宝高兴哈哈笑。”引导他说出“爸爸”、妈妈”、宝宝”,说谁就去指谁。水果香又甜适合年龄:1岁半~2岁游戏目的:让宝宝能说出叠音词,如“圆圆”、弯弯”等。游戏玩法:妈妈拿出苹果、香蕉这两种水果,让宝宝认识它们。妈妈先指着苹果对他说:苹果苹果,圆圆。”引导他说…  相似文献   

5.
现在,很多妈妈要经常出差,要参加应酬,要加班加点……妈妈不在家,操持家务和带宝宝的活儿,毫无疑问地落到爸爸的身上。爸爸能应付得了吗?今天,请来几位爸爸,他们不仅是处理家务活儿的“高手”,而且带宝宝的本领也不逊色。他们成功的秘诀是:把家务活儿当游戏,带领宝宝玩儿着做。  相似文献   

6.
换尿布     
提拉 《母婴世界》2008,(5):112-113
快乐的小生命降临,初为人父的你喜形于色,做父亲的感觉真好!且慢,你会帮宝宝换尿布吗?你会哄睡宝宝吗……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爸爸,得先通过我们的超级任务大挑战!超级挑战:粉雕玉琢的宝宝诞生了,一大堆琐碎繁杂的育儿问题紧锣密鼓地排上日程。这头一桩事就是给宝宝换尿布。妈妈们生宝宝饱尝辛酸。劳苦功高,剩下这细琐的小事自然就由小爸来全力承担了。本期任务——换尿布。不赶时间,但求质量,宝宝舒服才是终极目标。各位小爸.都听明白了吗?那么,开始大显身手吧!  相似文献   

7.
梁渊 《幼儿教育》2013,(17):16-18
来自现实的声音:爸爸到哪儿去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同时汲取父性、母性的养分,才能秉承天地和谐之气。然而来自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使得爸爸们离岗了,幼儿园要开家长会啦,妈妈参加!陪伴宝贝做游戏,找妈妈!翻看幼儿园家校通,登记电话号码的多是妈妈!似乎自从十月怀胎开始,就只有妈妈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在场。这些现象不禁让人质疑:孩子的爸爸到哪儿去了?  相似文献   

8.
正"冬春季由于气温多变,风寒和风热感冒都可能会找上宝宝。板蓝根只适用于风热感冒。如错误地将板蓝根冲剂用于风寒感冒,很可能会使宝宝的病情加重。崔霞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父亲是孩子另外一个最重要的游戏伙伴。会让孩子获得不一样的游戏体验。因此,即使孩子每天有妈妈或者老人陪着玩,但与爸爸的玩耍仍然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9.
画妈妈     
孩子没见过妈妈。孩子很想见到妈妈。一天,孩子看见一个女人,女人扎着长辫子,从老远往孩子门口走过来。孩子见了,赶紧去屋里拿出纸和笔来。孩子在幼儿园里学过画画,老师表扬过孩子,说孩子的画画得很好。现在,孩子见了这个女人,要把她画下来。孩子很快画好了,孩子把画拿给父亲看,孩子说:“爸爸,我妈妈是这个样子吗?”父亲说:“你怎么画一个长辫子妈妈呀?”孩子说:“我觉得长辫子妈妈好看。”一天,孩子又看见一个女人从门口走过,这女人短头发,孩子也把女人画了下来。画好,孩子又把画给父亲看,孩子说:“爸爸,我妈妈是不是这个样子?”父亲说:“…  相似文献   

10.
正背景: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小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娃娃家游戏,因为孩子对家最熟悉,他能够在游戏中模仿爸爸或妈妈而感受到一种快乐和愉悦。情景实录一:在一次游戏中,娃娃家的"妈妈"(乐乐)正抱着布娃娃玩,她一边拍着布娃娃,一边说:"宝宝乖,宝宝睡觉啦。"而恒恒和浩浩正在争着谁当爸爸谁当客人,说话的声音很大。"妈妈"开口了:"我的宝宝正在睡觉呢,你们这么大声会吵醒我家宝宝  相似文献   

11.
过"山洞" 适合年龄: 准备:装有米或豆子的易拉罐。 游戏目的:发展宝宝的踢、钻的能力。 游戏玩法:宝宝边走边向前踢易拉罐。爸爸双脚踩地,双手撑地,身体弯曲成山洞状。宝宝先把易拉罐踢过"山洞",再从"山洞"中钻过。 注意事项:妈妈站在"山洞"的这一侧为宝宝加油。妈妈和爸爸也可以同时当"山洞"让宝宝钻。  相似文献   

12.
1 幼儿什么时候开始阅读以下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镜头,父母会认为这是阅读吗?·3个月的宝宝抓着一本书,咿咿呀呀地玩着、啃着……·妈妈抱着宝宝,翻着图画书说:“宝宝,你看,这是一只猫。”宝宝却只顾自己用小手拍着图画书,拍得越重越开心……·3岁的孩子在街上,看到自己认识的字,兴奋地叫:“妈妈,这儿有个‘人’……”·爸爸坐在沙发上看报,宝宝也拿起报纸,学着爸爸的模样,但报纸却拿倒了……·4岁的孩子像模像样地坐在桌前,在纸上乱画,说是写字。……如果父母回答“这些不算阅读,只是孩子的玩耍而已”,那么,父母可能没有理解什么是幼儿的阅…  相似文献   

13.
场景:公园草地上。玩法:爸爸做猎人,孩子和妈妈扮演小动物。当猎人前进时,小动物可以跟在猎人后面悄悄地跑,猎人停下猛一回头时,小动物必须静止不动,否则就要被猎人发现并抓住。被抓的小动物得表演一个节目,或者亲一下猎人。接着可互换角色,由被抓的小动物做猎人继续游戏。园长邹霞芳点评:春光明媚的四月,很适合爸爸妈妈带宝宝去野外活动。阳光的照射,有利于宝宝吸收钙质,加快骨骼发育。猎人一回头,宝宝小动物得快速停下,这种带有刺激性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玩的,在此过程中孩子的大肌肉运动能力、反应灵敏性可得到训练。孩子可在玩耍、奔跑、…  相似文献   

14.
丁丁刚上幼儿园小班。每天,送丁丁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总能看到孩子们在娃娃家里忙着照顾娃娃,在小舞台唱唱跳跳……孩子到幼儿园难道不用学习吗?怎么都在玩啊?老师说,这是幼儿园里的角色游戏,这个角色游戏有什么名堂呢?  相似文献   

15.
讲故事     
准备工具: 用布缝制的小娃娃,或者是由书本上剪下来的漫画娃娃和动物。游戏方法: 妈妈手中的是象宝宝,孩子则会拿着免宝宝,学习书上的故事,开始对话……妈妈:“免先生,你好像刚睡醒啊!你在这里做什么?”孩子:“我在等你啊!我们一起玩游戏好吗?”妈妈:“好啊!那我们一起到河边去钓鱼。”  相似文献   

16.
MON滚球游戏适合年龄:0-11岁妈妈抱着宝宝坐在桌子的一边,爸爸坐在对面。先是近距离玩一会大球,然后把球滚向宝宝:"大球滚过去了,宝宝快接住!"妈妈帮助宝宝接住球,再把球传给爸爸。等宝宝学会伸出小手主动去抓球后,再和宝宝玩小球滚动游戏,让宝宝抓住滚动的小皮球。  相似文献   

17.
家庭中,爸爸和妈妈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占据着同等重要的位置。当宝宝一天天成长,你身边的那个"他",是否正在努力扮演"父亲"这个重要的角色,带着宝宝和你共同幸福成长?在你的眼里,"他"是最温柔的小爸?最严格的小爸?最慈爱的小爸?最勤劳的小爸?还是……这个父亲节,我们特别准备了一套问卷,看看妈妈眼里的最小爸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8.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11,(6):98-105
爸爸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不同于妈妈的教育优势.特别是一些“体力”游戏,和身强力壮的爸爸一起才能玩得过瘾。借助爸爸雄厚的体力。宝宝不仅能变得更有力量。更加阳光.而且还能培养出勇敢探索,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品格。而爸爸也在宝宝心目中变得更加高大起来。  相似文献   

19.
由新华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父爱的力量》一书,是台湾嘉义大学专门研究家庭教育和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学者廖永静先生的研究成果。它教人们重新认识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作用,告诉人们怎样才能做个好父亲。廖先生总结传统意义上的父亲角色作用,经归纳研究,指出了在E时代,父亲应该是家庭尤其是孩子“爱”的守护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导师和象征。全书共24.6万字,分六个方面,阐述了父亲的角色作用和象征意义:传统父亲、快乐爸爸、沟通爸爸、民主父亲、学习爸爸、天才爸爸。你知道《父爱的力量》吗?@马斯充  相似文献   

20.
在孩子的成长中,爸爸有着不同于妈妈的吸引力,特别是一些“体力”游戏,更是有身强力壮的爸爸的带领才能玩得过瘾。借助爸爸的放手,宝宝不仅能变得更有力量,更加阳光,而且还能培养出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品格。父子关系,也会在游戏中变得更亲更近,满足孩子的另一种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