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白族聚居在我国云南大理。张家界一带的白族则是宋末元初从云南大理迁来的,据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云南各族古代史略》记载:南宋末年,蒙古窝阁台汗死,其侄蒙哥继承歼位,为了统一全国,蒙哥派遣军队从河北、河南、安徽等地向南来进攻。由于长江天险,久攻不下,只好改变战术,采用迂回包抄之法,令皇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率军20万人,从上都(今承德)出发,经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11,渡金沙江至云南,于公元1253年攻下大理国,设立云南行省,在大理设置大理路,并利用大理王段兴智父子充当向导,平服其他部落,后忽必烈率…  相似文献   

2.
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灿烂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白族创造出了缤纷灿烂、独特辉煌的民族文化,其中刺绣以其绚丽多彩、美观实用、巧夺天工而获得世人的称赞。大理是云南白族分布最多的地方,也是白族文化保存得最完好的地区,以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上关镇河尾村为例,从挖掘云南白族刺绣文化内涵的角度出发,对大理白族刺绣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技艺手段等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并对白族刺绣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曹亚辉 《考试周刊》2011,(16):40-41
大理白族舞蹈属于边疆民族文化,近年来,边疆民族文化研究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也推出了一批成果,但云南大理白族舞蹈文化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大理白族传统舞蹈文化深入研究,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将大理白族传统舞蹈的传承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对我国其他传统舞蹈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理国与佛教宋颖露公元937年,五代后晋天福三年,云南白族首领段思平乘南诏衰乱,获得政权称“骠信”(国王),都鄯阐(今大理市),建大理国。世代兄弟子侄相传22世,举国上下皈依奉佛。公元1254年,蒙古忽必烈绕道攻南宋,兀良哈台军由青海沿金沙江南下先侵...  相似文献   

5.
大理品三茶     
"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置身于云南的大理西湖边,品着白族姑娘捧上的香茶,我的脑海里顿时喷涌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大理的全称是"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南有白族140多万人,其中百分之八十居住在大理。人们谈到大理,首先要讲起"白族三道茶",一如讲到天津便会想到"狗不理"、谈到陕北便会  相似文献   

6.
纸马是一种小型的木刻版画,至今仍在全国很多地区广泛使用,纸马称谓较多,且至今尚有名称争议.各地纸马风格及艺术特色各不相同,其中以江苏无锡纸马、云南大理纸马和河北内丘纸马最具代表性.云南大理白族纸马起源于内地,却独具特色,从在使用各种纸马中可见白族人的心理特点.白族纸马的一大特色,在于数量种类繁多,其中包含了庞大的“本主神”纸马体系,表现出想象丰富人物题材、简洁粗犷的艺术效果、生动多样的构图形式,使白族纸马独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殷群 《课外阅读》2015,(4):247-249,263
云南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具有旅游体验、文化传播、休闲娱乐、以人为本、审美教育的旅游价值。通过分析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开发时应注意处理好白族婚俗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与其他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整合、游客与当地村民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认真规划,分步实施等问题,提出合理的旅游开发对策,为发展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大理白族艺术是云南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具有独具特色的民族色彩.通过运用李泽厚先生提出的"文化积淀"说理论,分析并指出大理白族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是民族文化积淀的结果,并且形成了今天独具民族特色的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9.
曾去过云南大理,对那里的白族三道茶感受颇深。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驰名中外。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喝下去滋味苦涩,故而谓之苦茶,通常  相似文献   

10.
说起白族,人们会自然想起云南大理的白族,然而与大理相邻的丽江境内白族也不少。当地有一个九河白族自治乡,与大理的剑川县相接。只要到过九河的人,都会体验到当地人如火的热情,从而终身难忘。白族妇女的优美舞蹈、多情的山歌,白族小伙子的二胡及琵琶,白族人的热情好客都会令来自于远方陌生的你很快就完全融入其中。语言的不同,风俗的迥异,在这里都不成为问题,只要你来,他们都会无一例外地用火一样的热情将你融化。在白族人家做一天客,你收获的将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寻觅到的真情与纯朴。白族人居住的地方大都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山脚下,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交通便利,适宜居住,便  相似文献   

11.
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见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彩色插图)位于云南省西部高原白族自治州境内的大理.大理左顾苍山,右眺洱海,城郭奠山海之间,楼阁出烟云之上,是滇西南高原上一个美丽的都市.大理是夷语"好渡"的意思.五代时候,这地方有个大理国,为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白族段思平所建.1253年忽必烈征云南灭大理始建云南省.改大理为太和,属大理府管辖.  相似文献   

12.
<正>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纺织染色工艺之一。如今保留在云南大理白族民间中的扎染技艺,便是中国传统绞缬工艺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一份值得我们珍视和继承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扎染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与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论从白族的民族服饰,还是从他们的传统民俗、宗教礼仪中都能发现扎染的影子。白族扎染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装饰品,是白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来源于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  相似文献   

13.
富有哲理的白族三道茶向文最近,在云南参加全国成人教育发展研讨会期间,有幸去大理白族自治州参观,并领悟了白族接待贵宾的最高礼仪──三道茶。这种充满热情、祥和的场面,独具一格的茶道,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人们常说:“到了大理,不吃三道茶,等于没到大理。”...  相似文献   

14.
纳西族的“养花” 云南丽江纳西族人喜爱 栽花,家家庭院里栽满 了各种花卉,素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的美誉。白族的“插柳枝”云南大理白  相似文献   

15.
大理,全称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掘,这里存在着新石器时代遗址,远在4000多年前,大理地区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动。白族、彝(yí)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美丽、  相似文献   

16.
云南大理是白族主要聚居区,地处滇西交通和南方丝绸之路的枢纽,白族古代金石文献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一是尽情书写“苍洱境”淳美自然山水家园的地域本色;二是持续不断地吸收儒家文化,并以之为核心建构白族地域文化的有机结构;三是融合多种文化元素,创造白族地域文化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龙母     
据(ju)白族的民间传说,龙母原来是一个砍(kan)柴(chai)的姑娘,跟妈妈住在云南大理的绿(lu)  相似文献   

18.
云南白族刺绣纹样与其他民族纹样有着密切联系,又有其独的风格特色,章通过与其他民族纹样的对比,逐步分析出大理地区白族纹样的地方特色及其独特的化内涵,并简述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旅游发展对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妇女的影响是深刻、多样而又复杂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影响将日益凸显并呈现新的特点。文章选择云南大理新华白族旅游村为案例,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等方法,从家庭观念、就业观念、教育观念等方面深入分析旅游开发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角色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方言中,"非"是作为程度副词来使用的,其语义与句法结构形式都跟普通话有较大差异."非"以单音节形式作程度副词使用既不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的,又与现代汉语的用法相差甚远.大理洱海沿岸地区白族话中用[φε44]作程度副词,它是白族话固有的词语,随着民族的融合及文化的交流,[φε44]这一白族话中的程度副词被汉族吸收、借鉴,成为云南方言中特有的表程度的副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