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鲁迅的散文诗《风筝》写于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当时鲁迅住在北京。远处浮动着的一二风筝,使“我”看到了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在这天空中荡漾”;这又引起关于风筝的往事的回忆,并借此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对春日温和的热烈憧憬。《风筝》通篇跳荡着一颗火热、纯净的诗心,充满着诗意浓郁的韵律。高尔基很喜欢写  相似文献   

2.
《风筝》短小精悍,全文不足一千四百字,却包含了深刻而丰富的思想。本文开头写道:“地上还有积雪”,“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这“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凉异”的是在这肃杀的严冬里,竟有报导春天讯息的风筝浮动于空中,“悲哀”的是忆起幼时对精神的虐  相似文献   

3.
风筝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黑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  相似文献   

4.
赵亚辉 《陕西教育》2011,(1):159-159
因备课之需,重读鲁迅,无意中发现了这样的文字:“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散文诗《风筝》被作为一篇记叙文选入了初中第一册统编语文教材。这篇课文主要通过“我”回忆童年时代一只风筝的故事,抨击和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和教育思想对儿童的“精神虐杀”,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反抗。《风筝》的象征手法是个难点,历来有争议。这里略陈管见,和老师们共同讨论,而不是要把这些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 《风筝》的象征手法之一,是用自然现象象征社会现象:“肃杀的严冬”象征当时北方黑暗冷酷的社会现实,“春日的温和”象征作者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风筝》写作的一九二五年,南方的革命方兴未艾,而北方仍处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之下。封建势力和  相似文献   

6.
在一篇作品中,第一句话写什么,是一件很值得推敲的事情,许多名家在这个问题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且为人所称道。如鲁迅的小说《伤逝》的开篇之句: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散文诗《野草·风筝》的开篇之笔:“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以奇笔开篇,引人入胜,可以说是这种笔法的最大作用,但它作为作品结构的一部分,还承担有许多各不相同的具体作用。提供背景。这是常见的笔法,许多作品都有这样的开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  相似文献   

7.
1921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九卷一号发表了《故乡》,其后被收入小说集《呐喊》。《故乡》发表不久即引起评论界的极大关注,茅盾在1921年8月的《小说月报》撰文《评四五六月的创作》中认为:“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对于现在失望,但作者对于将来却不曾绝望。”应该说.茅盾对《故乡》中心思想和感情基调的论评很长时间规定着《故乡》的阅读和阐释。直至新时期对《故乡》的重新阐释才随之增多。本文从文学与社会学结合的角度上,对《故乡》这一文本进行新的解读,认为《故乡》不仅仅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更是一首无奈的哀歌,表达作家对个体社会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陈玉中 《现代语文》2003,(11):26-26
《风筝》是鲁迅先生写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一篇散文,它所闪现的“儿童教育”、“自我解剖”、“亲情温馨”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等思想光芒,即使在今天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文中的映衬艺术,也是匠心独运,值得细细品味。以“寒威”与“温和”相映衬。在文章开头的第一、二小节中,“我”由眼前“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出现于远处天空中一、二风筝的浮动,”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春光明媚的图画:天空,抬眼看见的是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耳边听见的是沙沙的风轮声;地上,杨柳已经吐芽,山桃也多吐蕾。这就使现实中严冬的“寒…  相似文献   

9.
关于《风筝》的主题思想,据语文出版社第一编辑室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教师用书》提供的看法,有人认为“是在解剖自己.在深刻地批判自己。通过自我解剖,批判了一般有孔盂之道思想影响的父兄违反儿童心理,禁止儿童游戏的愚蠢行为”:有入认为是“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对春日温和的热烈憧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风筝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娱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  相似文献   

11.
《故乡》自1921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以来,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茅盾认为:“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是悲哀那人与人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种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对于现在失望,但作者对于将来却不曾绝望”。应该说,茅盾对《故乡》中心思想和感情基调的评论,很长时间范围内规定了对《故乡》的阅读和阐释。许杰在《鲁迅小说讲话·〈故乡〉》中说:“《故乡》是鲁迅的主观抒情诗,鲁迅的人生观与社会观的自我告白”。尽管鲁迅的主题思想是如何的丰富,我们可以尽情地多角度去理解,但是,无论是“哀人生之隔膜”也好,是“人生观与社会观的自我告白”也罢,都脱离不了其社会现实,要表达的是作家对社会的思考。通过《故乡》中人物的社会化,揭示人与社会这一微妙的关系,彰显作品主旨,强化作品对封建社会制度和道德伦理的批判。鲁迅笔下的《故乡》中的闰土、杨二嫂等是一群具有鲜活生命的群体,到中年却都沦为了麻木、愚钝的“石像木偶”。短短的一二十年间,带给人命运的界分尺度却有着天壤之别,原因何在呢?是因为他们都被社会化了。在封建社会礼教的压制下,已经将他们塑造和培养成适应社会的“合格公民”了。在讲解这篇课文时,重点引导学生找出人物的前后变化及其原因,从而理解文章主题。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风筝》写于1925年1月,在写该文的五年前,作者还写过一篇《我的兄弟》,发表于1919年9月9日的《国民公报》上。这前后两篇散文,虽字句有些不同,但所述反对小弟放风筝的事却是相同的。这就告诉我们,《风筝》不是毫无根据的艺术虚构。怪不得有人说:“这一篇……是在解剖自己,在深刻地批判自己。”穴李柯林《〈野草〉注释》雪《风筝》叙写了一件往事及其带给“我”的感情折磨。作品中的“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并认为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所以很是嫌恶,以至对小弟喜爱风筝采取了一种粗暴禁止的态度。可后来“我”看到了“一本外…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风筝》一文,近年来有不少注释、讲解的文章,就作品中的“我”以及作品的主题,发表了不同的见解。现就我们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一、关于作品中的“我”《风筝》中的“我”和作者自己究竟是什么关系?归纳起来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反对小兄弟放风筝不过是一种艺术‘虚构’”,“《风筝》中的‘我’,根本不是鲁迅。”(闵杭生:《谈<风筝>中的“我”》,载《语文战线》80.7)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的确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诚哉斯言!鲁迅不少作品就带有自我解剖、自我批判的精神。收集于《野草》中的《风筝》,就是这样的一篇作品。  相似文献   

15.
春天的风筝     
春天的风筝●尹兆华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同学们:我是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经济法96级1班尹兆华。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春天的风筝》。我来自山东潍坊,那儿是风筝的故乡。小时候,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和爸爸一起去田野放风筝了。每次,当风筝飞起的时候,爸爸总是意味...  相似文献   

16.
种植春天     
第一阵寒风吹过,我就盼着春日的温暖;第一片雪花落下,我就期待着春光的明媚。我总是这样固执且有些呆傻的盼望春天,因为她曾经说过“雪花已经飘零,春天还会远吗?”她总是带着微笑,说着这句话,把我们心中的冰凌万丈变为繁花万朵。  相似文献   

17.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范成大《蝶恋花》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见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达成一片春日的温和。鲁迅《风筝》沿着一片草地,两行枝干儿瘦瘦的海棠,银色的枝子上,缀满了小小…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风筝》是一篇蜚声中外,历久弥新的散文。它通过叙述儿时的“我”毁坏弟弟苦心孤诣尚未完工的风筝,并在成年之后寻求弥补过错而不及的悲哀和沉重。同他的小说《故乡》一样呈现出了多样化的主题思想:或者批判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和方法,倡导近代儿童教育的科学观念;或者表现一个革命者严于自省、勇于更新的高尚品质;或者歌颂兄弟间血浓于水的真挚动人的感情;或者表达作者对美好青春(或一种新的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或者是一种兼而有之的包容。无论我们从哪一个角度进行赏读,作品所负载的意义流露出作者思想上的沉重和悲哀,情感上的渴望和…  相似文献   

19.
多少年来,语文同仁在分析《故乡》中的人物形象时,往往侧重分析闰土和杨二嫂。面对“我”却很少进行系统、完整、客观的评价。好像“我”仅仅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陪衬人物,我认为这是有失偏颇的。不可否认,作品对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塑造得独特、鲜明、丰满,颇具艺术魅力,引起人们的偏爱,自然在情理之中。殊不知,“我”身上还蓄着很大的潜力,“我”这个艺术形象完全可以和鲁迅笔下的一系列文学形象媲美。因此,分析《故乡》,就不能忘掉“我”这个艺术形象。小说是以“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所见所感和“我”期待——幻灭——…  相似文献   

20.
鲁迅作品的主题向来争议颇多,<风筝>也一样.有<语文教师用书>这样解读:"本文通过对风筝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自我解剖,批判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春日温和的热烈憧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