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黔东南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黔东南自治州的多次采访,认为该地区是中国西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最为富集、最有特点的地区之一,但其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资源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到来,特别是在当下的“旅游热”中,也正面临着大面积流失的危险。指出全球化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文化的全球化。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个大背景,从旅游开发的单向思维中解脱出来,实现文化的现代转型,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对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保护。正是在这一基点上对该地区原生态资源的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只有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及现代性方向,才是保护原生态、建设先进文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原生态侗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以三江县高友侗寨为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至今仍基本保持原貌的侗族百家宴、侗族大歌表演等原生态文化已成为三江县高友侗寨最宝贵、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随着开发程度的提高,高友侗寨原生态民族文化同样面临着市场化的冲击。有关部门及高友侗寨应采取措施保护独特的旅游资源,依托原生态侗族文化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发展,走一条原生态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民族民间风情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以持久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合理开发利用土家族民族风情生态文化资源,是盘活梵净山旅游资源、繁荣文化旅游经济的重要举措。多元文化融合的印江土家族民族风情:佛教文化风情、木屋建筑风情、书法风情、花灯风情、农耕风情、饮食风情、过赶年风情、舞火龙风情,在梵净山旅游业发展中有着其他民族风情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产业理念和模式,能够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不断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我国农村落后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经济价值。当然,全域旅游模式在推动的同时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也明显地产生涵化和发展。原生态音乐作为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在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再次将其"搬进"舞台,为顺应旅客的需求、顺应社会大众对其审美,二度创作、原生题材作品踊跃出现,使原生态音乐得到进一步发展。针对现状如何正确对待原生态音乐的发展,成为当前的首要问题之一。西江千户苗寨作为国家非遗文化保护区,将文化作为根基,保护好文化根基上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保护和发展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5.
曹晓峰 《丹东师专学报》2009,(6):133-135,142
从学理层面和实践层面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构成旅游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石。辽宁省作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集聚的重要地区,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厚,合理开发利用既有利于辽宁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又有助于辽宁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全球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青海藏族原生态舞蹈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资源丰富。随着青海地区旅游经济的日益发展,藏族原生态舞蹈资源也愈来愈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对青海的旅游发展和藏族原生态舞蹈的保护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青海藏族的原生态舞蹈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弱势、机遇和威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青海藏族原生态舞蹈的发展的理论依据和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7.
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陕西民间文学有着丰富的旅游价值。陕西民间文学在旅游开发中价值、地位、传承方式及其保护等方面意义重大,探讨民间文学作为旅游产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化旅游是一种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旅游方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各地深度发展旅游事业的重点开发资源。黄梅戏作为起源于黄冈的文化资源,可以与其他优秀地方传统文化一样,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下,对民族文化消极的封闭式保护并非长久之策。民族文化旅游是时代和市场的需要,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有助于解决民族文化面临的困境问题,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鉴于民族文化本身的易损性和不可再生性特点,以及现代旅游大潮对其之负面影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必须进行保护性开发。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作为我国唯一的黎族居民聚居区,其浓郁的民族风情、旖旎的热带风光吸引着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但近年来,黎族的原生态文化正受到冲击、威胁而逐渐弱化。开展旅游活动的前提是保护好黎族文化,同时有效适度的旅游开发也有益于保护传统文化,二者相辅相成。本文通过探索一种在保护基础上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法,以期有效地保护黎族原生态文化,进而保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化是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现代设计创作的灵感源泉。在现代技术影响下的现代空间设计俨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绚丽色彩。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主张以一种含蓄而谦逊的态度,低调地表达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保护与传承。既不与现代设计彻底决裂,也不盲目追求现代设计的时尚与前卫,在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之间构建一种有机平衡。  相似文献   

12.
论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又是一个对资源环境依赖特强的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旅游消费持续升温,假日旅游异常火爆,与此同时,旅游资源被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必须走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关键是提高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以五维复合(C、O、T、S、E)的竞争新模式取代传统的二维(Q、C)模,将生态经济效益列为衡量旅游产品竞争力的最综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态、精致城市,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促使扬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低碳化道路。在拥有政府、经济、技术三大支持与资源优势的条件下,扬州乡村低碳旅游模式需要政府、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推进。扬州市、县政府应构建乡村低碳旅游产业体系,乡村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公司与旅行社等旅游经营者应提供乡村低碳旅游产品及服务,旅游者应践行乡村低碳旅游行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推进,低碳经济、低碳技术、碳汇机制、低碳消费方式正日益影响和诱导着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旅游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具有响应低碳经济模式、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的先天优势。文章初步探讨了发展低碳旅游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低碳旅游主要行为主体及其低碳旅游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碳旅游发展模式,认为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三方互动,共同践行低碳行为是实现低碳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对广西千家洞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生态旅游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保护区自然资源为背景,生态保护为前提,瑶文化旅游资源为突破口,树立鲜明旅游形象,创新旅游产品,抓住时代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旅游联动,打造西南瑶族文化旅游圈,以促进千家洞自然保护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青龙古镇历史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独特,在太原周边古镇开发中独树一帜,具有典型引领作用。通过SWOT分析,青龙古镇旅游开发目标是建成国内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定位为影视城基地;内容应该是全景式北方农耕文化民俗民情展示;结构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建议:青龙古镇旅游开发要政府重视,明确职权;规划先行,科学开发;理顺关系,协调发展;内联外引,扩大投资;调整区划,申报名镇,通过总体开发,走出一条古都太原周边古镇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并举的典型示范之路。  相似文献   

17.
衡州花鼓戏属于民间小戏,其音乐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衡州花鼓戏音乐的多元化发展离不开原汁原味的衡州花鼓戏,花鼓戏的发展必然带动其音乐的变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我们不但要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文化、技术、理念,作为交流,也要展示我国民族独特的风俗、文化、宗教及旅游资源等等,衡州花鼓戏音乐作为湘南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应通过各种方式、渠道积极地展示自己,融入这一进程中。  相似文献   

18.
黔东南不仅有丰富的长征文化,还有散布全州包括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各个时期发生的红色历史事件、纪念地、纪念物以及革命前辈足迹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目前红色旅游资源保护、管理与开发现状不尽人意。必须客观认识黔东南红色旅游在全国、全省红色旅游格局中的地位,充分认识黔东南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加强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建设红色旅游复合型产品体系,搞好“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的结合、与成熟旅游景区、线路的结合以及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并将黎平翘街打造成一个兼具影视拍摄、文化体验、旅游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龙头景区。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已成为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民俗文化村是乡村旅游的重要部分,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美化精神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有特殊意义。然而,有关开发设计理论探索,更多地停留在民居建筑等外部设计、浅层民俗活动上,忽略了对深层精神的研究,未能正确处理民间信仰问题。为填补这些空白,故对民俗文化村开发的整个体系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科技文化对旅游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分别阐述了科技文化对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现代旅游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通过提高旅游业中科技文化含量来发展现代旅游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现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