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与专业课关注知识传授不同,思政课侧重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真懂”,更要让学生“真信”。让学生“真信”,就要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即感染学生。因此,提升教学感染力是每一个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精心打磨教学内容、潜心提高自身素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感染力的有效路径与主要发力点。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话语体系是思政课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主要载体,担负着传播理论、培养能力、引领思想、解疑释惑、坚守阵地的职责;思政课教师话语体系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彰显原创性、时代性,活用传统、坚持学理性和普及性原则;要打造以马克思主义为底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具有中国风格、有理有据、千人千面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提出了更高要求。建党百年之际,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提升学生政治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优化思政课的形式与内涵,拓展思政课教育功能。新时代思政课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将“四史”教育与理论结合、与现实贯通、与政治统一,通过增强教师素养,创新教学路径,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四史”、担使命、跟党走。  相似文献   

4.
高校出现思政课"水课"的原因及其"金课"的打造极具现实意义。教育学分析结论标明,不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教法陈旧和考核难度低是导致思政课"水课"的主要因素,教师工作重心不在教学上和学生对思政课不重视也是导致思政课"水课"出现的因素。打造思政课"金课"从分析思政课"金课"的标准做起,探讨线上线下混合思政课教学模式在打造思政课"金课"方面的优势及注意事项,以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提升教学实效,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将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加强思政课团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新路子的同时,让团队教学能力得到有机锻炼和提高。在通过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促进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学习型教学团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以我党党史文化及改革文化为核心,反映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革开放事业的成绩、历史的先进文化。高校思政课作为我党先进思想观念传递的主要载体,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中,能够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在学生教育中实践,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与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党性与革命观念,进而彰显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开展价值。对此,立足于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的关联,分析红色文化资源创新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的价值,提出红色文化资源创新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力量,协同育人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手段.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起了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课程思政的关键是发挥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效应,构建好三全育人大格局,提高第一、第二课堂的协力,架构起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路径,形成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合力.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水平,以思政课为基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精神文明,改革创新精神,增加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融合,实现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激发高校思政课教师创新教学行为是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主动行为理论,以高校思政课教师为研究对象,从诸多创新教学行为中剥离、提炼出主动创新教学行为概念内涵,探索其维度构成,开发测量量表。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动创新行为是指思政课教师发自内心的服务于创新教学,并积极主动的解决当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学绩效行为。构建了自发性、前期准备和持久性等三维结构的主动创新教学行为模型,开发了具有较高信度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动创新教学行为测量工具,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5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文化瑰宝,深度挖掘其元素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是高校实现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文章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时代价值,阐释两者融入的内在逻辑,并从讲活思政小课堂、开辟精品实践项目、挖掘新媒体资源这三方面重点论述两者融入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代,铸魂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应然职责要求,德业双馨是基本素质要求,守正创新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必然责任要求。当前,我国高校一支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正在稳步形成,队伍的铸魂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能力在日渐提高,独立的思政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逐步规范,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基本构建。但也存在数量不达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评价标准不健全等不足,需打通队伍建设"最先一公里",绘制好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图;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着力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健全激励机制,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夯实组织基础,配齐建强独立二级机构。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资源,与思政教育有着内在契合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可以有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文化感染人心,资政育人。因此,文章具体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价值,并根据存在的问题,积极地探索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优化路径,提出在教学实践层面的具体策略,以期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面临学生认知错位,西方错误思潮削弱思政课的育人功能,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挑战高校思政课的话语权,高校思政课教师参差不齐等问题。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发挥着育人的重要作用,讲好高校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抢占舆论主阵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只有调动学生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强化教学设计,注重课堂纪律,完善保障机制,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才能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发挥高校思政课的引领作用和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混合式教学是依托网络技术形成的全新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积极意义。为解决当前高校思政课在基础设施、教师综合能力、线上学习监管等层面存在的问题,高校应深入分析混合式教学与思政课之间的契合度,从内容、时间、资源、方式等维度入手,把握混合式教学的实践重点。同时积极构建新型教育关系,坚守思政课堂教学主阵地,在拓展线上教育空间的过程中探索多维度的混合教学,以期既解决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各类问题,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带动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研究通过对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进行质性分析,并结合动力提升理论,探讨了高校思政课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机理和策略。以所在学校大一新生的思政课叙事文本为质性研究对象,并以某一思政课线上课堂教学实录为例进行剖析,探讨基于动机论的高校学生思政课学习动力问题。本文认为,当前提升思政课学习动力需要对大一新生加强并全面真实地介绍大学生活学习特征,理性分析大学与高中阶段的差异,提高对思政课价值的理性认同,把握大学生的层级能力要素,寻求差异化建构的正当性,重点以教学目标信息的开放、包容性增强社会现实解释话语权,强化知识信息的互构与整合。以提升思政课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问题包括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理论及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现状。从教师、学生、教育内容、载体、教育方法五个方面分析阻碍思政教学吸引力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既是理论课题,更是亟待解决的实践难题,对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视角,剖析二者在结合过程中出现的供需矛盾、教学矛盾以及知行矛盾,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两个主体出发,分析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心理矛盾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矛盾现象,聚焦学生的学习接受心理,探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视角下提升思政课吸引力的实践路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成为当前教育界亟待探索的问题。本文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作用,论述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8.
“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本文围绕“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展开讨论,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分析总结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现状及问题。从增强师生实践教学意识培养与能力提升、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灵活配置、建立健全思政课长效保障机制建设等三个方面探索提升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路径,以充分发挥“大思政课”理念的指导作用,从而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相似文献   

19.
对于思政课,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几乎是国内高校所有师生的共同感受.而作为民办高校,由于其与公办高校之不同,师生的这种感受更加强烈.就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育现状,笔者分别从教育功利化、单调的教学方式和自信心不足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立足于大思政角度,从三个结合等方面思考解决问题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学效果好坏对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思政课教学方面.通过"活化"思政课教学,主动解决当前思政课堂存在的普遍问题,多策并举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教育部关于思政课教学改革要求,打造思政"金课"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