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有元一代,诗风朴素、自然,不尚文采,与陶诗风格正相契合.与前代相比,明人对陶渊明的认识、评价更加深入、细微,更多对具体作品的具体评论.由于陶渊明的事迹日益深入人心,明代出现了许多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戏剧作品.清人直接继承了明人对陶诗艺术价值的评价,一致标举、备加赞赏陶诗的真朴、自然,言简意丰.近代以降,内忧外患,但人们对陶渊明的尊崇却不因此稍减.王国维认为,陶渊明是与屈原、杜甫、苏轼相并列的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梁启超先生对陶渊明情有独钟,其出版于1923年的<陶渊明>一书,是现代陶渊明研究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2.
古代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对教师问题进行过论述,这些问题聚焦在“教师应该怎样做”上。通过对王夫之论教师的思想进行评述,对其“必恒其教事”“明人者先自明”“正言、正行、正教”等三方面的思想进行了阐述和解释,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3.
北宋时期的契丹归明人是指归附北宋的辽国人。北宋对契丹归明人的安置措施既受到归明人出身背景的影响,也受到北宋与辽国关系的影响。赐与田宅是安置契丹归明人最普遍的措施;北宋对契丹归明人的后代实行恩荫政策,归明人子孙在恩荫制度下可以继续享有录官、赐田等优惠政策,表明了北宋对契丹归明人政策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4.
楚辞“论评类”典籍是指侧重对楚辞作品及其屈原人格进行评价的典籍文献。文章对明代的四种重要的“论评类”典籍的成书情况、评论特点、存在不足以及在楚辞学史上的贡献,都作了条分缕析的概说,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明人治“楚辞学”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明人所作九首论词词作了解读,并认为这种独特的词论形式为明人所创造,对清代的论词词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影响.  相似文献   

6.
明代词话,虽上不如宋元,下不如清,但明代词话仍有自己的特色.受中晚明时期种种解放思潮的影响,主情率性成为明后期词话的主导倾向.明人词话中呈现出对情的张扬,词话中对词言情的本质与抒情功能的认识、词学绮艳柔婉的风格论及对花草之风的崇尚,都生动地体现了明人主情率性的倾向.“主情率性”成为明人词话的特色之一,也是明代词话相对于宋金元的一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三言"艳遇故事的考察,集中探讨明人的婚恋观念.揭示了在偷尝禁果的婚礼式救赎背后隐藏着维护封建礼教的动机,论证了在青楼卖笑的货币化救赎背后潜伏着女方与男方间金钱和爱情的交易,说明了在风月陷阱的补偿性救赎背后蕴涵着明人对已婚男性婚外恋的强烈反感和对受害女性的双重标准.  相似文献   

8.
明代的军功制度有其历史与阶级的特点,实行"以战斗表现论功"和"计首论功"两大标准.洪熙、宣德以后,"首功制"逐渐成为明军功制度中的主导标准.这两种标准都有其巨大的弊端,明人对于这两种标准也评价不一.为解决军功制度的弊端,明人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在实践中做的比较成功的是戚继光.  相似文献   

9.
明人对宋集的整理,是在元代图书典藏、刊刻的基础上进行的。明代公私对宋元遗籍的搜集和保存,应当说是相当重视的。明人整理宋人别集的贡献,突出地表现在对宋人别集的刊刻、抄录等方面。另外,在宋人别集的重辑、选编和注释上,明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将唐宋元三朝诗歌作为各自独立的整体放在一个认知框架内来比较特色与高下,就是明人的三朝诗合论。它也是明人进行诗法选择和建设展开明诗学的重要方式。明人的三朝诗合论大致有比较宋元诗、否定宋元诗、肯定宋元诗及反复等三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osits that continued adherence to the inherited British model constitutes one of the major problems inherent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Sierra Leone an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what the author is calling critical African drama could constitute a major and specific step toward the decolonization and Africa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Sierra Leone. The author outlines some of the problematics of education in Sierra Leone, critiques the tentativeness with which African elements have been introduced, puts forward proposals for change and advances critical African drama to illustrate how these proposals could be implemented in and what they would mean for the specific subject area of literature/drama studies in secondary schools.  相似文献   

12.
《茶馆》是老舍在产生颂歌的年代创作的独特剧作,它不仅在对三个旧时代的否定中表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重大主题,而且以精巧的艺术构思、独特的结构方式以及鲜明的语言特色显示了巨大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国当代话剧艺术的经典之作;它对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的借鉴,开创了中国戏剧创作的新局面,在多个方面具有文学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戏剧翻译批评是戏剧翻译研究的重要构成部分,做好戏剧翻译批评工作对提高戏剧翻译质量、推动戏剧翻译研究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笔者以我国近年来的戏剧翻译批评为研究对象,评述了戏剧翻译批评研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essay, Mohammed Albakry discusses the notion of accommodat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and the need to respect these differences without compromising or emphasizing them. First, Albakry reflects on translation as an act of interpretation in light of Terence's famous saying “nothing human can be foreign to me.” Second, he comments on the place of drama in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n order to contextualize his project — translating a number of critically acclaimed contemporary Egyptian plays. He then reviews and critiques the binary model of foreignization/domestication, drawing on some concrete examples of the cultural challenges of translating Arabic drama for the American stage. Albakry concludes by conceptualizing an alternative translational space of dialogical encounters between the human/familiar and the foreign in translation, and by considering the relevance of the Terentian maxim to the negotiation of maintaining sameness while preserving difference.  相似文献   

15.
杂剧进入明代以后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类型演变,即由明初的宫廷杂剧到中后期的文人杂剧。在作家群体的类型演变中,贯穿作品内容、体制、剧场和主体意识的类型演变,并一同组成了明代的杂剧史。  相似文献   

16.
元杂剧与明传奇,是我国古代戏曲发展史上的两大高峰,在戏曲史和文学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戏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王实甫的《破窑记》杂剧和明代无名氏《彩楼记》传奇是元杂剧和明传奇兴盛时期的两部同题材戏曲作品,这两部剧作从内容到艺术表现形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其原因与剧作家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是伟大的融合时代。20世纪西方戏剧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征是1.强烈的反传统色彩和超前的创新精神;2.独特的多元化格局渐趋一统;3.“戏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纯戏剧走向高度的戏剧融合;4.悲剧喜剧化,喜剧悲剧化;5.由具象走向抽象;6.戏剧主题的全人类性;7.特别注重对戏剧表演形式的探索,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演剧风格;8.导演的权威日益膨胀,取代了剧作家的统治地位;9.大量借鉴和吸收电影的手法;10.具有浓重的现实主义的基本底色。  相似文献   

18.
《阴道独白》不仅是一部女性主义先锋剧,更掀起了一场女性主义运动:作为一部剧本,其"独白"的特色鲜明;作为一种戏剧实践,它兼具先锋性与本土化的特征;作为一场戏剧运动,该戏取得的反响强烈、持久。  相似文献   

19.
晚清戏曲改良是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潮影响下发生的,以爱国、民主为主导思想,以时装新戏为特色,戏曲的内容和形式都体现了时代脉搏,迈出了传统戏曲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影响,是我国戏曲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位伟大的美国现实主义剧作家,阿瑟.米勒一直关注戏剧的社会功能和道德的教谕作用。《推销员之死》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一部最具深远影响的"战后美国最伟大的剧作"。米勒通过创作《推销员之死》,表达了对"美国梦"的理解。时至今日,该剧所体现的美国社会最致命的矛盾依然存在。《推销员之死》当中关于美国梦的思考,关于人类永恒追求的东西——人性、道德、思想以及它赋予戏剧的责任感,仍然值得人们深思和反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