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UN TIME     
A.Why have you got a lot of hair 汤姆·史密斯年纪不大,但头发不多.他的妻子格蕾丝有浓密的、美丽的黑发.史密斯夫妇有一个女儿,她的名字叫玛丽,四岁半. 客厅里有一张她爸爸的照片.几天前,玛丽盯着照片看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对她妈妈说:“妈妈,爸爸为什么头发这么少?”格蕾丝笑着回答:“他头发少,是因为他思考得多.他是一个聪明人.” 玛丽看了看她妈妈浓密的黑发问道:“妈妈,你为什么有这么多头发?”  相似文献   

2.
哈哈广场     
懒惰课堂上,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什么叫懒惰?晚上,老师在灯下批改作文。当他翻开杰弗斯的作文本时,发现第一页是空白的,接着,第二页也是空白的,只是到了第三页,才见到了一行字——“这就叫懒惰!”牛皮的作用常识课老师问汤姆:“你知道牛皮有什么作用吗?”汤姆搔了搔后脑勺,说“不知道”。“我知道,”他的同桌高举着手说,“是用来把牛肉包在一起的。”消除不和某学校开展了一个家庭问题讨论课。在一个教室里,教师问学生:“你们认为要消除家长与学生不和的现象,最好的办法是什么?”一个同学大胆地站起来,对老师说:“最好的办法是:您在…  相似文献   

3.
《新高考》2008,(10)
一次,朱自清的学生王福茂写了一篇作文叫《可笑的朱先生》。文章写道:他是一个肥而且矮的先生,他的脸带着微微的黄色,头发却比黑炭更黑。近右额的地方有个圆圆的疮疤,黄黄  相似文献   

4.
实践出真知,学生要学会写文章,就要多实践,多练习。多“写”,材料从哪里来?动不动就“走出去”,行不通,也办不到。顺理成章的就提出了一个让学生“写自己”的问题。多年来,学生不能“写自己”,只能写“大批判”。粉碎了“四人帮”,作文的范围比较宽了,内容比较广了。但是,作文题材还没有得到大“解放”,还有题目过窄、“出题逼文”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有些教师叫学生“记寒假生活”,还是规定只能写“好人好事”。为什么不让学生写写“买年货”、“吃年夜饭”、“走亲戚”呢?“好人好事”虽说是“层出不穷”,但就每一个学生来说,怕未必能天天“耳闻目睹”。老是叫他写“好人好事”,他何以“招架”应付呢?  相似文献   

5.
裤子作文     
毛老师是我们班主任,也教我们语文。他非常有趣,说自己是一个两面派。什么两面派呢?就是叫我们,如果写交给老师看的作文,写考试的作文,那么要按照老师上课教的要求写;如果是自己写作文,写了不交的,那么就按照自己的愿望写,想写成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他问我们明白这个意思了吗?我们都说明白了。不过汪小中举手了,“那么我们自己写的不要交的作文可以交给你看吗?”毛老师说:“如果你愿意交给我看,那么当然可以交给我看。”汪小中仍旧有问题,“那么你是说我写得好,还是说我写得不好呢?”我们被弄糊涂了,他写的作文毛老师还没有看见,那么毛老师…  相似文献   

6.
<正>大象老师又布置(bǜzhi)奇怪的作业了,还是写作文。不过,这次不是写“开头”,而是写“结尾”,一篇作文只要写几句, 甚至一两句也可以! 狗狗高兴得“汪汪”叫。兔兔却直摇耳朵,他觉得,写结尾比写开头难多了。你还没想好整篇作文写什么,怎么来结尾啊! 大象老师表扬兔兔:“说对了,虽然只是写结尾,也要想一想整篇作文大概要写些什么。”  相似文献   

7.
洪玉 《现代家教》2003,(9):13-13
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写了篇作文给父亲看,想叫他帮助改改。父亲接过来一看,说:“不行,怎么写得这么别别扭扭的?我看你像你妈,作文很差。”原来父亲和母亲是高中同学,父亲自然知道母亲的底子:她外语很好,但作文较差。于是,他就在  相似文献   

8.
廖庆旭 《红领巾》2011,(12):38-38
他姓廖,名仲华,是我最亲最爱的爷爷。他呀,有一个外号叫“作文大王”。因为,我有许多优秀的作文,都是在爷爷的指导下写出来的,我真佩服他!  相似文献   

9.
有首歌叫《常回家看看》,由于词曲全是真情的流露,所以听起来很感人。有趣的是,在同学们的作文里,常常见到“回家”式的结尾。他写的是在野外放风筝比赛,结尾是“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他写的是钓鱼活动,结尾是“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家了”;他写的是上山去野炊,结尾是“我们唱着歌儿回家了”……  相似文献   

10.
千万不要以为老外都听不懂中文。那次我和阿木在校道上看到一胖黑人从对面走来,阿木随口来了句:“真黑啊!也不知道吃什么能吃得这么胖。”那个黑人马上走到我们面前说:“就你白。吃饭啊!”缓过神来,我们大吃一惊!后来知道了这位有西瓜太郎一样的头发,牙齿白得可以上电视卖“黑人牙膏”的洋老师就是我们的新英文外教汤姆。第二次遇见汤姆是在楼梯里,风很大,我见汤姆站在那里,就溜到他身后,让他给我挡风,刚站定就听他说:“挺聪明的嘛!”我傻笑着看到他衬衫上两粒扣子没系好,便说:“汤姆老师,你的胸毛很有型。”汤姆哈哈地笑了,露出一口雪白的…  相似文献   

11.
童言无忌     
杂文 老师:作文贵在主题鲜明,条理清楚.你这篇作文东拉西扯,弄虚作假,真是杂乱无章啊! 学生:老师,您说的非常正确,我写的就是杂文. 乘火车 老师:鸟为什么在冬天飞到南方去? 学生:它们只能飞到南方去,因为它们不能乘坐火车. 没有抄作业 老师:你有没有抄马龙的作业? 学生:没有. 老师:你真的没有抄他的作业吗? 学生:我没抄,作业都是他帮我写的. 汤姆的理由 老师:汤姆,我像你这么火的时候,能一口气将美国的历任总统按顺序背出来. 汤姆:可是,那时候美国总共才有三四个总统. 足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足"字,叫小龙起来读.小龙想了半天,还是没认出这个字来.同桌想提醒他,悄悄地用脚踢了踢他.小龙大声说:"鞋."老师摇了摇头.同桌脱了鞋,小龙见了,说道:"袜."老师又摇了摇头.为了让小龙正确地回答问题,同桌脱下了袜子.结果,小龙大声说:"臭脚、丫子!"  相似文献   

12.
小学三年级,多了一门作文课。教这门课的是新班主任老师。我记得很清楚,他叫张文彬,40多岁的样子,有着浓厚的、我听不出来究竟是哪里的外地口音。他很严厉,又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站在讲台桌前,挺直的腰板,梳着一头黑黑的头发———他那头发虽然乌亮,却是蓬松着,一根根直戳戳地立着,总使我想起他给我们讲解的“怒发冲冠”这个成语———我们学生都有些怕他。第一次上作文课,他没有让我们写作文,带我们看了一场电影,是到长安街上的儿童电影院看的。我到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看的是《上甘岭》。那时,儿童电影院刚刚建好,内外…  相似文献   

13.
朱连清 《教育文汇》2011,(11):35-35
“朱老师,今天作文本发错了,我错拿了同桌张雯的作文本,怎么写作文呀!”这天晚上,我正在备课,王磊同学急匆匆地打电话给我。王磊是典型的“提起作文皱眉头,写起作文咬笔头”的学生;张雯,却是班长的“作文明星”。我考虑了一下,便告诉王磊把作文写在张雯的本子上,并让他叫张雯也这么做。  相似文献   

14.
汤姆担心迟到,急急忙忙赶着上学。他母亲看到他脚上穿的袜子,一只是黑的,另一只是白的,感到很奇怪。她把汤姆叫回来,对他说:“你有没有发现穿错了袜子?你应该把它们换回来!”  相似文献   

15.
一、“作文”与“写作” “作文”与“写作”似乎是一回事儿,但深究起来,又不完全一样。可以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有联系,就是二者都是写文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文就是写作,写作就是作文。比如,人们常说的“赋诗作文”,就是指文学创作。说有区别,是说“作文”常常指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写作练习,“写作”是一般意义上的写文章,包括文学创作在内。从这个意义来说,“写作”似乎包含了“作文”,“作文”只是“写作”的一种形式。但是,在人们的语文实践中,“作文”与“写作”又是一对模糊概念,常常不易划清界限。《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作文]①动词,写文章(多指学生练习写作):~比赛,高考满分~。②名词,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写~/他的~被评为优秀。[写作]动词,写文章(有时专指文学创作):~技巧/从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1~2年级叫“写话”,3~6年级都叫“习作”,7~9年级和高中叫“写作”。高考语文试卷叫“作文”,而在《考试大纲》中却又叫“写作”。  相似文献   

16.
这世界上有一只大猫汤姆和一只小老鼠杰克已经够热闹的了。可是,有一位叫毛爱书的科学家实在太喜欢这两个小东西了,于是他偷偷克隆了汤姆和杰克,给他们取名为“汤姆二号”和“杰克二号”。就像中国人给神舟飞船取名叫一二三四五号似的,叫起来多顺口!还好,毛科学家克隆完毕就赶紧把程序删除了。他害怕计算机哪天一高兴,也跟孙悟空拔毫毛似的变变变,再克隆出一堆的汤姆和杰克,那天下可要大乱了。毛科学家给汤姆二号和杰克二号弄了一个足够他们天天练长跑的房间,里面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他怕两个小东西溜出去泄露机密(毛科学家只想给自…  相似文献   

17.
幽默与笑话     
《中学生英语》2011,(3):25-25
汤姆是一个美国男孩,他和爸爸妈妈现在住在北京。他的爸爸妈妈在一所学校教书。一天,他跟妈妈一起在剧场看演出,当一个节目结束时,观众总是大声叫:“再来一个!”汤姆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就问妈妈。妈妈回答说:“这是表示欢迎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点睛有术     
画画特别讲究点睛之术。相传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画人物往往好几年不点眼睛。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画家画人是这样,作家写人也是这样。司马迁写樊哙闯入项王帐中,“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一“嗔”一“裂”,忠勇尽现,无怪乎项王连声叫道:“壮士!”  相似文献   

19.
汤姆:昨天,我叔叔在雨中行走的时候,既没有戴帽子,也没有打雨伞,结果,他的衣服全湿透了,可是他头上的头发一根也没有淋湿。吉姆:那是怎么回事?汤姆:因为我叔叔是个秃头。 一根头发也没有淋湿  相似文献   

20.
牧童不骑牛     
有个男孩在他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特别想发表一篇作文,于是他低着头在油灯下努力地写着,忘记了一切,连自己的头发被油灯的火苗烧焦了,他都没有闻到糊味儿。这个天真的小屁孩是我。那时我写了好几篇作文,虔诚地抄下作文杂志的地址,一百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