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活跃在基层的通讯员。往往被称为“土记者”。“土记者”通常服务于一个单位,生活和工作圈子狭小,新闻素材相对就要少些。诚然,专职的记者、编辑不论是职业、阅历、技能等诸多方面皆优于“土记者”,但是,如果“土记者”能排除心理障碍,扬长避短,就会发现自身所具备的优势至少有两点:一是更熟悉本单位  相似文献   

2.
禁止有偿新闻不可忽视“土记者”黄世娟禁止有偿新闻,主要是对新闻单位和专业新闻工作者而言,这没有异议。但是,笔者同时认为:要彻底禁止有偿新闻,还不可忽视“土记者”,即新闻单位的通讯员以及某些新闻单位聘用的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非正式人员等。据笔者了解,“土...  相似文献   

3.
苏北盐城的“土记者”沈耕夫立志要在老区培养一批“土记者”,于是一条消息见之于《盐城广播电视报》:“沈耕夫新闻写作培训班,免费招生,聘请新闻部门的专家和宣传部门的领导担任客座教员,分文不花,无偿服务。不发毕(结)业证书,不许‘分配’、‘推荐’之愿……”培训班8月12日在建湖开张,近百名新闻爱好者欢聚一堂,耕夫台上大侃新闻经,听者入耳,兴味盎然。 一介耕夫,30多年前解甲归田的军人,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今天上衣口袋经常插着一支钢笔,揣着一个笔记本,已经名闻乡里的“土记者”,以他敏锐的“新闻眼”、朴实的文笔,与乡民一起畅谈黄土地上的喜怒哀乐。耕夫稿件每每发于中央、省市报刊,为人称道,但他不满足。他总感觉一双眼睛观察的视野毕竟狭窄,一支笔写不尽乡村日新月异的人和事。广大农村需要像他这样的“土记者”,唠乡情、说乡事、侃乡理。 今天,社会上这班那班多如牛毛,很少有眼睛不瞄着孔  相似文献   

4.
我们县一级电台记者,美其名曰是“电台”,其实质还是小小的广播站。与省市正统的新闻单位记者相比,我们真是土得不能再土的土记者了:没有一台采访机、更不敢奢望照相机了。每天只能靠仅有的一管笔、一个笔记本外加“11号”采访车,乘大客或步行于山间小路、沟壑乡村之中,每次回来,满身都是灰尘。  相似文献   

5.
省报、市报的“大记者”们信息灵通,交通工具便利,大典型、大人物我们土记者不易“捕捉”到,但“土”也有“土”的长处,“大”也有“大”的短处,土记者对农村情况热悉,基层情况、基层人物(起码是你所在地)知道得多,也有大记者得不到的“农村信息灵通”的一面。我们尽可以在这方面发挥,挖掘“新闻”潜力,以小见大,以“土”制胜,这就是诀窍之一。拿最近的一件事情来说.我县大曹庄村南镇青年农民米素林爱好写作,积极写稿件,提建议,给“改革”出点子,在全国6家单位举办的中国改革建议大奖赛中获奖,并被请到人民大会  相似文献   

6.
赵颖 《记者摇篮》2010,(4):33-33
作为一名乡镇的宣传报道员,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大记者,只能算是当地的一名土记者。没有大记者的工作量,只负责巴掌大一块地儿的宣传报道工作。根据我自己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基层宣传报道员要想真正做火当地新闻必须学会“善于挖掘”、“善于聊天”、“善于查找”的本领。  相似文献   

7.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梁衡同志曾说:“记者就是报社的采纳员,出门跌一把跤,也要抓一把土,出门去就要能拿回东西来……”身为一名从大学毕业从事新闻工作8年的青年记者,我体会最深的是:作为一名“采购员”,要以高度的新闻敏锐性,锻炼和培养自己在不经意中发掘好新闻的本领,这样才能购得“好东西”回来!  相似文献   

8.
一个编制小人员又少的单位.按说是个“没有新闻的角落”.可名不见经传的沈阳军区赤峰临床部.却连续3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何故?临床部主任李强揭开谜底:“就因为一个好点子引出一批‘土记者’.一帮‘土记者’搅活了新闻宣传工作这池春水!”  相似文献   

9.
“土记者”,是许多人对新闻干事(处长)的俗称。”说他“土”,是指他不在正规记者队伍的行列,无编制,无头衔。叫他“记者”,说的是他要以主要精力从事专业记者所要从事的工作,采访、投稿、写内参,无所不干。别看这支队伍“土”,他在我国新闻事业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有心人作过粗略统计,仅军队各类新闻干事就有几千人之众,报刊上登的稿件70%以上出自他们之手。所以,认真研究和切实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在这支队伍中学习、工作、生活了23个春秋,当过师报…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新闻界前辈说过:“记者是采购员,出门就是跌一把跤,也要捧起一坯土。”作为一名地市级党报青年新闻工作者,在2011年全国新闻系统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笔者和新闻界同行一样,积极响应号召,在做好日常时政新闻的同时,尽可能更深入地走下去,更深入地了解基层群众的现况,更好地了解基层的所求,以使党报记者采...  相似文献   

11.
活跃在基层的通讯员一般被形象地称为“土记者”。“土记者”大多生活在农村,直接与农民打交道,对农村的发展变化感同身受,稿件如同泥土一样芬芳朴实,因而很受媒体欢迎。但是,随着社会各种思潮影响,某些“土记者”也在悄悄变味,写出的稿件让人将信将疑;有的完全子虚乌有,宣传出去后影响很坏。笔者一次下乡采访,按照“土记者”提供的线索,找到了采访对象。一交谈,惊诧不已。“土记者”明明交待  相似文献   

12.
在云阳县普安乡活跃着一批农村“土记者”。他们利用工作之余和闲暇时间广泛搜集新闻素材,及时向重庆市内外广播电台和各类报刊杂志投稿,10多年不曾间断,先后有100多篇新闻稿件被采用,其中去年被省市报刊电台采用的新闻稿件就达80余篇,用稿率达60%。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该乡就有数十名农村青年开始探索新闻写作之路。一些干部和职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基层和身边的先进典型写成各类题材的新闻稿件寄往报刊电台,既促进了工作又弘扬了正气。为使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土记者”们除订阅《重庆日报》、《三峡都市报》、《今日云阳》等各类报刊…  相似文献   

13.
邓兆安 《新闻战线》2023,(13):66-68
<正>只要肯努力,无高不可攀。回望我40余年的漫漫新闻路,从农民“土记者”、专业报道员再到新媒体人一次次转型、一步步跋涉。我的人生轨迹,恰与笔名“登攀”的寓意“永不满足,不断超越,勇攀高峰”相吻合。一张“特殊奖状”引发的报道记者要时刻做有心人,只有具备特有的敏锐性、前瞻性,才能紧紧抓住关键节点,不断提高通讯报道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14.
把近期本报刊发的新闻稿件在脑子里过过电影,有一个镜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蹿出来。点一下“暂停”放大来看,正是记者王译齐采写的《一土篮果“赢”了一拖拉机鱼——磐石市红旗岭镇草莓产业发展探秘》,刊发于4月14日《江城日报》6版头题位置。单纯从专业的角度看,这条“活鱼”却是“赢”了诸多新闻文字!  相似文献   

15.
新闻记者,顾名思义应当是新闻的纪实者。《新闻工作手册》对记者的要求:必须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懂得新闻政策,并熟练地运用新闻价值观,采写各方面的新闻。可是在新闻工作的实践中,很多记者常常不是新闻的纪实者,而是各种政务和公务的“新闻秘书”、社会杂务的“宣传干事”、或是统称为公文式的记者。当今,社会上的各种活动,“约请”记者参加,成为一种时髦,什么“厂庆”、“协会庆”、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 “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吗?”“用脚底板写新闻.” “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杜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 “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适合当记者,如果想发财致富,请不要当记者,如果对苦难冷漠,就不配当记者.”  相似文献   

17.
李敏 《青年记者》2009,(22):68-69
“你们这些记者简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是一位记者在追问一新闻当事人时得到的回答。如今这样的现象在新闻采访中并不鲜见,经历了“无冕之王”的辉煌后,社会上对于记者的态度不再是单纯的恭敬配合,甚至出现了“防火防盗防记者”的激进言辞,究其原因,是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和“宣传”的概念清晰起来,新闻特质逐渐显现。记者素质的提升和新闻报道的透明化使很多负面新闻、新闻背后的新闻暴露于大众眼前,这是新闻的进步,是令人欣慰的,这样的“小人之心”也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8.
在云阳县有一位小有名气的“土记者”名叫吴秋生。从2002年开始他迷上了新闻写作。别人业余时间沉醉于棋牌中,他却陶醉于新闻写作中,业余时间采写新闻成了他快乐生活的一部分。短短两年时间里.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在省、市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200多篇。  相似文献   

19.
记者是一个没有作息时间表的职业.只有每时每刻绷紧着神经.才能及时捕捉随时随地发生的好新闻。因此,做记者特别是做一名出色的记者,必须锐化自己的“新闻眼”、“新闻鼻”,学会“全天候”捕捉新闻。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企业报记者。去年我们报社在办新闻培训班时,听一位大报记者讲,“成熟的记者发现新闻就像猫闻到鱼腥味,有着天生的新闻嗅觉”。听后感到这“新闻敏感”特神秘,兴许我这辈子也不具备这种素质。我知道这“新闻敏感”是记者最重要的能力,今后我该怎么认识它和对待它?请予指教。四川刘凯接到读者刘凯的信,我们发现南京师大新闻学院苏宏元教授的《你知道什么是“新闻敏感”吗》一文很有针对性,不但清楚地界定了“新闻敏感”的心理学内涵,而且强调了新闻敏感,源于“新闻实践和职业训练”的科学认识,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正确理解,增强从事新闻工作、培养“新闻敏感”能力的信心。——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