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个性化教学的“活力“,能诱发语文教学课堂的“生机“,从而创造语文教学艺术魅力   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特征.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个性有活力,个性更有非凡的想象力.对一些名句所蕴含的哲理,因学生的个性不同,理解自然也就不同.因此,语文教师要大胆实施个性教学,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展示,才可顺利实施课堂个性教学.   ……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 ,发展个性” ,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语文新大纲要求教师要“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 ,增加了“注意培养创新精神”的内容 ;在教学目的中 ,增加了“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康人格”等要求。可见 ,语文教学要注重个性化 ,要注重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需要 ,也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本文试图探讨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及作用。一个性又称人格 ,是个体所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和。[1] 人的心理、生理需求不同 ,个性就会不…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在个性化的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还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有针对性地教学才能有效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的必要性 1.展示教师自身的个性,增强课堂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职责是引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凸显自我,解放个性,展现生命活力,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人们往往会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有利于个性的展示.因此,我们的课堂要营造一个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首先,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成为朋友,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成充满智慧和活力,有独立人格的学习个体.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感受心得.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对不完善的表达,教师应加以补充.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应加倍呵护,让课堂多一点鼓励,多一些赞赏.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更要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个性。课堂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个性鲜明、品格健全的人。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很多教师仍然刻意以“冷漠”、“严肃”的面孔出现在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被压抑,课堂仍如一潭死水。笔者认为,课程改革首先得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将课堂变成活力四射、轻松愉快的场所。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语文新大纲要求教师要“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增加了“注意培养创新精神”的内容;在教学目的中,增加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等要求。可见,语文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要注重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本文试图探讨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瑞菊 《新课程研究》2009,(12):115-116
个性化教学是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的教育,其实质是使教师尝试适应学生的教学,尊重不同学生的禀赋水平,期望和支持所有学生持续成长,促进每一个儿童的个人成长和成功的过程。要让数学教育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应在小学数学课堂实施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更要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个性。课堂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个性鲜明、品格健全的人。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很多教师仍然刻意以“冷漠”“、严肃”的面孔出现在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被压抑,课堂仍如一潭死水。笔者认为,课程改革首先得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将课堂变成活力四射、轻松愉快的场所。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创设宽松的氛围,激发创新的灵性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植根于语文教学的课堂之中。只有创设民…  相似文献   

9.
个性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在同等条件下,个性越鲜明,创造力就越强。实施个性化教学,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其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一、个性化历史教学的基本特征个性化教学是教师“教有特色”和学生“学有特色”的完美组合。历史教育应坚持“以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使学生的学习个性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个性化历史教学在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提倡充分发挥每位历史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优势,努力展示其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10.
个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风格。它是一种特色,一种风格,是教师人格的外化。语文教学个性化,就是教师依据语文学科的人文化、个性化的特点,凭借良好的教学素质,最大限度地实施个性化教学。语文教师要身体力行,实现教学个性。首先,教师要展示个性魅力。教师只有知识渊博,教  相似文献   

11.
宁晓妤 《甘肃教育》2011,(18):37-37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是个性化活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以自己的智慧营造一个生机勃勃、个性张扬的语文课堂,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一、语文课堂是展示学生个性的舞台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有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可见,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2.
<正>教师鲜明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氛围。教师的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开拓语文教学的视野,提高语文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从中产生艺术享受,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性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一、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思路要新颖,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教师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13.
王娟 《时代教育》2013,(16):178
个性化语文教学是为适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所提出的,教师一定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及时引导他们拓展思维、展示个性。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教师的个性不仅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也决定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和教学风格。要不断追求教师素质的个性化,通过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充分展示学生个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学生个性张扬的教育,只有语文的个性化教学,才会有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笔者认为中小学语文个性化课堂是由“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作文”组成的。个性读写必须通过“语感”、“对话”、“话题”来完成。这是一个全新的个性化语文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新大纲指出 :“要注意学生个性差异 ,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 ,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 ,发展个性。”作文教学是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领域。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 ,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充分调动学生展示个性的积极性 ,创设学生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 ,就能促使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和谐发展。一、因材施教 ,关注个性化差异华…  相似文献   

17.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个性化的阅读,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开掘学生的潜能,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使学生在富有活力的、开放性的课堂情境中,充满灵性地感悟,满怀激情地创造,放飞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显然,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所大力倡导的阅读取向。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唤醒学生阅读的个洼化,发展他们的个注,让阅读成为个性张扬的舞台,让课堂成为生长个性的土壤。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个性化教学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准备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格来开展教学,以适应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使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展示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民主、平等的教学组织形式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多元化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良性发展。语文教学个性化既要把握住课堂教学这一最有效的教育时空,又要积极渗透于教师本身的教学模式和自身素质。本文从教师教育的个性化谈谈教育个性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是立足于“人的发展”而提出的。开放的语文课堂,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与展示。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就目前看,真正要实现课程的开放.首先要实现课堂的开放,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活泼、健康发展的天地。而开放的课堂需要教师先成为一个“开放”的人,需要教师用开放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为学生的个体发展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具体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