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陈氏故居” 几年前,我听住在宁波的二三姑陈明楞讲,在我们老家的老房子里建了一个“陈氏故居”,本来是想建一个“陈布雷故居”,后考虑陈氏家族出的名人不仅是一个陈布雷,还有陈屺怀、陈训慈等多人,最后定为“陈氏故居”。  相似文献   

2.
谈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凤兰 《津图学刊》1999,(1):108-110
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并不仅仅表现在“热情服务”、“服务周到”等行为上.也表现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上。确切地说,素质是一种“实力”,拥有这种“实力”的图书馆员才能更好的适应每一位读者的需要。素质也是一种潜力,具备了它就可以在每一个岗位上工作.作出有价值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目前“詞汇”(同“詞彙”、“辞彙”或“辞汇”)一詞用得很乱,許多人用它来代替“詞儿”“詞語”等,都是不对的。“詞汇”和“詞”(“詞儿”)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詞。“詞”是指語言里一个一个的詞說的,比如”这是祖国美丽的春天”一句話中就包含了六个詞;”这”、“是”、“祖国”、“美丽”、“的”、“春天”。詞汇却不是指語言里一个一个的詞說的,而是指一种語言里全部  相似文献   

4.
西施,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成了一个通用的“美女”代名词。在我的印象里,她虽是一位绝色的漂亮女子,又总是与一个“战争工具”、一个“政治阴谋”叠印在一起,因此,这位美人在我的心目中总也美不起来。  相似文献   

5.
1999年《新周刊》曾经以“世纪名片”为题,列出f在20世纪出现的一百种事物。笔者曾经在一篇论文中,把这一百张“世纪名片”进行了一个分类。就是按“衣食住行等实用性名词”和“娱乐性名词”进行了分类。结果,在这次分类中,“娱乐性七词”的比例竟然超过厂“衣食住行等实用性名词”。不久前,《新周刊》干脆以“娱乐新世纪”为主题,论述了一个观点:21世纪是一个娱乐的世纪!在《新周刊》的“世纪名片”中,一个名词赫然出现在这一百个一词的前列,它就是“畅销书”。对于“畅销书”的解释,从英文单词的词义上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蒋文玖 《大观周刊》2012,(14):189-189
网络是通过互联美系构成了一个社会,创设了一个虚拟空间的一种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的世界在互联网上发生了异化。网络的虚拟性表现在网民身份“隐形”、网络空间“虚拟”、网络实际运行“无序”。  相似文献   

7.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状元”这一名词在来稿中日益增多。有“养猪状元”、“养鸡状元”、“养鱼状元”,有“售粮状元”、“售棉状元”、“创汇状元”,有“高考文科状元”、“高考理科状元”,还有“连中三元”等等,其中又有全乡的、全县的、全省的各级各类状元。如今恐怕谁也说不清一个县、一个市究竟有多少状元。我认为“状元”一词使用频率过高的原因,恐怕主要是一些同志把“状元”一词的含义等同于“第一名”或“冠军”的含义之故。所谓“全乡养猪状元”实为“全乡养猪冠军”或“养猪成绩全乡第一名”。  相似文献   

8.
我在基层搞文书工作,因工作关系,养成了业余写作的习惯。隔三见五,有“豆腐”块文章见诸报端,大伙都叫我“豆腐块”。可我觉得,作为业余爱好,我喜欢做“豆腐”生意。翻阅剪贴本上那一篇又一篇小文章,我的“经营”状况便一览无余。那大块的、小块的、条型的、句型的。不就是“豆腐块”、“豆腐条”、“豆腐丝”、“豆腐片”吗?这品种花样还真不少呢;再看看,人民日报一个“豆腐条”10元,中国青年报一个“豆腐片”5元,陕西工人报一个  相似文献   

9.
丁国蓉 《新闻界》2006,(6):124-124,56
2006年初,流行于网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案件》短片使得“恶搞”成为一个流行语汇和行为,再加上网络上的诸如“芙蓉姐姐”“、猥琐男”等现象,这一切令众多的“老一辈”迷惑不解。有人捧腹大笑,有人担忧,有人愤怒。其实,这意味着一个“恶搞”时代的到来。如何看待“恶搞”文化,如何在这个“恶搞”时代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这是研究者和实践者们面对的一个新课题。一“恶搞”文化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表征:无厘头、戏仿、ACG、网络。①其一,无厘头。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  相似文献   

10.
新近,在好几张报上读到“绌”、“拙”混用的现象。比如有张报纸在一篇短文中说:“一个人在生活中不可能集所有长处于一身。在某些方面相形见拙时,就有可能被某些世俗的小人看……”这里,把“相形见绌”的“绌”字,错成了“勤能补拙”的“拙”字。还有一张报纸在一篇文章中写“相形见绌”,而在另一篇文章中却写“相形见拙”。同一张报纸,两种写法,何错何对?还是“绌”、“拙”两字相通?“拙”是笨拙的意思,“勤能补拙”,意指勤奋能够弥补笨拙;“绌”是不足的意思,意指相比之下显得不足。类似这种容易混淆搞错的字、词,在报刊上屡见不鲜,如错把“偶而”当作“偶尔”,就是经常碰到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环保风暴”一次接着一次,一次比一次猛烈,面对第三次“环保风暴”直击地方保护,人们关心与三次“环保风暴”紧密相连的潘岳:“这样做,你不怕得罪人吗?”潘岳坦言:我做的事情指向同一个方向——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党,我们的信仰,我们的民族,能够“可持续”。因为,一种生产方式、一个文化、一个党、一种主义、一个民族是否先进,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持续地强大。  相似文献   

12.
《全国新书目》2013,(8):77-78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一直试图在“中西医结合”的梦想中创造一个医学奇迹,但这个美梦一直都未能成为现实,相反,在这个梦想中创造出来的是一个被阉割了的中医,是一个附属于西医的中医,是一个被异化了的怪胎,是一个噩梦。其实,中医自医圣张仲景以后,就被无数“不念思求经旨”、“崇饰其末、忽弃其本”、自以为是、耍小聪明的所谓这一“家”那一“派”的庸医们糟蹋上千年了。只不过从19世纪末和上个世纪初到今天,中医被糟蹋得更加变本加厉了而已。当年一些出于对西方科技快速发展的仰慕而想当然地认为西医一定比中医“先进”的而要“锐意进取”的人们,就花了不少心思试图用西医的病名“统一”中医的病名。1913年的北洋政府曾明命令废止中医。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实践》2001,(7):6
今年庆祝建党80周年期间,钱江晚报在集团党委的具体领导下,按照晚报自身的特点,组织了一系列有自身特色的报道,得到读者的好评。 这次庆祝建党80周年的报道,晚报部署得很早。早在4月初,编委会就多次开会,基本定下了一个“五个一”的报道框架:一组独家报道(“庆祝建党80周年特别报道”)、一个典型(一个几代党员的家庭)、一个栏目(“红星闪闪”)、一批专版(“光辉岁月”)、一项活动(“我的入党故事”征文)。在这个框架内,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写作,认真搞好报道。从4月16日“红星闪闪”开  相似文献   

14.
一、湖南电视在中国电视竞争格局中的地位 “一个西瓜,两个苹果,一堆芝麻。”这是“坊间流传”的对于省台上星之后逐渐形成的中国电视竞争格局的一种描述,形象简洁,不无谐谑,不尽准确,但多少能够反映电视媒体品牌深入人心的程度。“一个西瓜”指央视一家独大,其王者地位暂时无可撼动。“两个苹果”指湖南广电和上海文广。  相似文献   

15.
梁言 《今传媒》2003,(2):55
记不得某日某家的报纸了,登了一条图文并茂的“星”闻。说是“小燕子”赵薇近日再传绯闻,在圣诞节的凌晨,与一个叫吴大维的艺人躲在公园一个阴暗角落“激吻”。消息是转载某个杂志的,是被人跟踪偷看、拍下来的。说得倒也诚实、直白,一曰“激吻”是在“一个阴暗角落”,二曰“缠绵”过程是“被人偷拍”而来。说明这位娱记是费了心思下了功夫的。 偷拍是否触犯刑律,笔者知识浅薄,不好妄言,听说这是从外国学来的。一些国家有人专干这个营生,整  相似文献   

16.
我最近应邀去深圳跑了一趟,当了一回“南游客”。预定的任务,只足一剪之劳,原以为两三天后就可以回京。哪知到了那里,却被一个问题吸引住了,以致呆了一个星期,还稍嫌仓促。深圳给我的印象是很好的,建设速度之快令人吃惊。工厂林立,道路平坦宽阔,高楼大厦栉比鳞次。人均年国民收入超过1千美元,人民生活已提前步入“小康”水平。在那里,“住房难”、“吃饭难”、“乘车难”、“理发难”、“洗澡难”、“做衣难”、“上学难”等等,都是不存在的。宾馆服务员和商店营业员的服务态度也比较好。单是一件事就使我很高兴,一天晚上,十点半钟,我在马路上截了一  相似文献   

17.
吴智斌印象     
吴智斌——大号“吴眯眯”,雅号“吴喇叭”。“眯眯”者,眼睛经常一闭、一睁,笑得眯成一条缝。“喇叭”者,胸前总挂个“大喇叭”(长镜头),手一按,“喀嚓”、“喀嚓”——一张生动、鲜明的图像,在他的“大喇叭”里定格。“大喇叭”喀嚓出了名,自1985年,“荣升”宝鸡日报摄影记者至今,在全国、省、市80多次获奖。平均每年获7个奖。第六届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比获铜牌奖;第一届中国地市州盟报新闻摄影作品评比获得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二个三等奖、四个优秀奖;全国风流人物新闻摄影大赛获得二等奖;陕西1989年度新闻摄影作品和陕西1989年度全省好新闻评选获得四个一等奖……  相似文献   

18.
侯音万     
在华文地界中,可能未必有一个护照上标明叫“侯音万”的人,我在网上用三个大型的搜索引擎铺天盖地地找,结果都是“没有找到相关网页”。不过,我的一个朋友确实叫“侯音万”已经一周多了,自从——他声称在某个球场打出一个。hole in one”(一杆进洞)开始。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每天敲键盘,写文章,鼓捣电脑,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病毒面前,活得提心吊胆的键盘族成员,忽然发现有一个管道可以走进另有洞天的无限空间,真有一种“缘溪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舍船从口入。初极挟,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神奇感觉。而这一片明净的域界,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相似文献   

20.
声音     
《网络传播》2009,(12):80-80
“十多年来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一个最重要的超越产业本身意义的事情,就是它使每一个中国人变成了一个“知道”的中国人(an informed person),这个“知道”实际上是翻译过来的,一个“知道”的人每天准确及时的知道天下大事、小事,知道自己的权利、责任、义务,知道解决各种冲突的合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