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胡娟 《初中生辅导》2014,(21):19-25
近年来,综合性学习中不乏有语文与其他学科渗透的题.下面就这种类型的题,我们来谈谈如何得分. 解答学科渗透题时,应遵循以下几点: 一是审题,理清试题的具体要求; 二是筛选,分析试题渗透了哪些学科知识; 三是提炼,要回顾相关学科知识,提炼出需要表达的内容; 四是表述,要结合学科知识组织语言书写答案. 所有的学科渗透题按难易程度可以分成★、★★、★★★,由易到难.  相似文献   

2.
李海东 《江西教育》2011,(11):23-23
<正>一份好的数学综合试卷,就是一份浓缩的数学教材;一节有效的试卷讲评课,就是一次微型的数学综合复习。讲评试卷前,教师要知道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讲评,哪些内容可以略讲、甚至不讲,放手让学生自己订正:讲评试卷时,教师要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做到沟通联系、举一反三,编织知识"网络",在以小见大中提高试卷讲评质量和效率。下面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总复习八个单元)综合试卷讲评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和  相似文献   

3.
一份好的数学综合试卷,就是一份浓缩的数学教材;一节有效的试卷讲评课,就是一次微型的数学综合复习。讲评试卷前,教师要知道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讲评,哪些内容可以略讲、甚至不讲,放手让学生自己订正:讲评试卷时,教师要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做到沟通联系、举一反三,编织知识网络,在以小见大中提高试卷讲评质量和效率。下面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总复习八个单元)综合试卷讲评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和  相似文献   

4.
“度”作为衡量客观事物的尺度、标准,是普遍存在的.如排球比赛要求一传到位;锻冶工作要求掌握火侯;艺术表演要求恰到好处.数学教学也有自己的“度”.教师在教学中,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哪些先讲,哪些后讲,哪些点上讲,哪些面上讲,都是应该通盘考虑、认真推敲的.教学中内容适宜、方法恰当、节奏和谐,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度”.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中,“年、月、日”是继“时、分、秒”之后另一层面的有关时间单位的知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既熟悉又陌生。一方面学生已有“年、月、日”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学生又对这三个时间的认识有限。因此,我确定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难点是了解年、月、日的产生,理解大月、小月和平年、闰年。在指导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前,我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本课哪些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哪些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可以自己得出;哪些知识学生慢慢体会就可以明白;哪些知识不必讲学生就可以理解。我认为,本课教师的作用是唤起学生…  相似文献   

6.
侍卫东 《化学教与学》2010,(6):29-29,42
化学课堂中的“三度”是指教学的难度、梯度和进度,教师在教学中,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哪些先讲,哪些后讲,哪些点上讲,哪些面上讲,都应该全盘考虑、认真推敲。要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三度”.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教者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对学情有准确的把握.对教法有正确的选择,还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恒心和事业心。我们每位教师要向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三度”境界努力.全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以下分三方面来谈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三度”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首先,在备课上狠下工夫,将每堂课都备成精品课。备课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语言要精。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备课时熟悉考纲课标要求。哪些需要讲,哪些可以自学,哪些是重点、难点,都得做到心中有数,不能信口开河,讲课没目的、没计划,讲到哪算哪儿,肯定完不成任务。  相似文献   

8.
铸造大学的灵魂--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所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一流大学有许多指标,刚才王校长讲了三个方面:自身的实力论、社会的贡献论、社会同行的评价三点。一般说来,大家对一流大学都有一个直感的认识,就是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科,在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方面有卓越的贡献,这恐怕是大家的共识。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重  相似文献   

9.
预习,即课前自学,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初步理解新课内容,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的过程。预习前的认知准备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起始环节。从时间和内容上说,预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课前预习,是在老师讲课以前先自学下一节课要讲的新内容;阶段预习,指预习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范围往往是一章或几章,这种预习需要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才能进行;学期预习,指开学前在假期里,把新学期的教材先自学一遍。做好课前预习,可以使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前做好细致的预习,可以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明白,主要精力应集中在解决哪些问题上,做到听课时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0.
一、学会“看” 预习是培养自己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那么,如何预习呢?首先,通过看书我们要对这一节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主要讲了哪些知识点?我掌握了多少?还有哪些知识点理解不了?带着这些问题走入课堂,那么你的课堂效果一定会更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土木工程类专业结构力学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环节改进、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引入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本文认为,调整结构力学现行课程内容势在必行,有必要将结构力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教学中应由"纲"到"目"逐步展开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课外答疑、综合训练、学习效果考核是结构力学教学四个重要的环节,为改进教学效果,目前特别需要对课外答疑、综合训练,学习效果考核这三个方面进行改进;结构力学已是相对成熟的课程,要提升教学效果,引入启发式教学方式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正> 按照教育学的观点,学员对某一学科的兴趣,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对这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当然也极大地影响着这一科的教学质量.教师的最大苦恼,莫过于学员对自己所教学科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是怎样产生的呢?从学员主观上讲,是受他学习的需要、目的和本人的爱好、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从客观上讲,主要是由教学的内容、方法及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的。学生对学科的  相似文献   

13.
<正>地理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地理这一门学科也是人们迫切需要的学科。地理这一学科可以让学生认识和掌握自然的规律,有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可以让学生学到我国地理国情的优势与劣势,让学生明确我国哪些地区面积最大、哪些地区自然灾害多、哪些地区污染严重、哪些地区人口压力大等问题。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这一学科,可以充分学习到人口、资源、环境等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学  相似文献   

14.
提高结构力学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结构力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按照结构力学的教学规律,提出了改善结构力学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包括文本提炼、图形分解、动画设置、信息量及放映速度控制、教学环境改善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之后所积淀的内容,它既有学生获得的直接经验,也有学生提炼的个体知识,主要包括基本的数学操作经验和基本的数学思维活动经验。但是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教学中让学生积累哪些"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并不熟悉,所以很少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围绕这一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的教学内容,来谈一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一、重视操作过程,积累实践性经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多种操作活动的支撑,动手操作和参与实践更是小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发现数学本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  相似文献   

16.
真情的呵护     
李惠玲 《辅导员》2013,(20):37-37
<正>这是学期末的结业式,学校统一广播结束后,我想让孩子们对自己一学期表现试着进行总结,因此,我对学生说:"谁愿意向大家讲一讲这一个学期的收获,也可以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下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还需要努力?我们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才会使使自己在下学期有努力的方向。"虽然才一年级,可孩子们认为这种场合是很严  相似文献   

17.
<正>高中数学历来是让很多学生头疼的学科,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而其中高中数学内容的多与难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高中数学课堂不可能还像初中数学那样,讲一点内容可以用很多的例题来熟练巩固.一节课需要讲的内容很多,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效果,这是对我们所有的高中数学老师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在多年的学习生活中,我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谈不上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1.学前的情绪调整。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在接触所要学的学科之前,最好先向老师、家长或学过该学科的同学了解该学科讲的是何内容,在生产、生活中有何作用,也可以亲自去图书馆或资料室查找一些与该学科有关的资料和为该学科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名人事迹,从而加深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并逐渐让自己喜欢上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自己喜好的学科我们总是特别用心,而且这种兴趣和喜爱之情在学习中还会不断巩固,这会使我们学起来更…  相似文献   

19.
小语七册基础训练五的要求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练习缩写。我从课文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先说后写,评“说”议“写”,积极、主动地完成了这次训练任务。这堂课一开始,我便向同学们宣布:先用15分钟反复阅读《火烧赤壁》这篇已经教过的课文,然后请三个同学把课文中的故事讲出来,每个向学只许讲三分钟,超过了时间便停上讲述。这时同学们纷纷提出:三分钟能讲完吗?我回答;一成不变地照课文讲,是讲不完的;抓住最主要的内容,丢掉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压缩一半语言,就可以在三分钟内讲完。这时同学们又问:哪些内容是主要的?我当即挂出一块小黑  相似文献   

20.
周增为 《现代教学》2014,(5X):25-29
<正>政治课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不是简单地探索教学形态的改变,更不是用所谓的通用教学模式让更多的教师模仿。政治课的有效性研究,不能偏离对课程本质与价值的研究,不能离开对学生的研究,不能不重构课程意义上的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是今天所有课程探索的起点。解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问题,关键在于深入研究政治课课程与教学的本源问题。至少有三个基础问题需要思考:什么是政治课内容的内在逻辑?和其他学科相比,政治课要解决哪些学科特定属性的问题?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哪些支持?一、政治课内容的内在逻辑中学政治课(含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是一门帮助中学生"递进式"认识和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问题"的课程,关于这个定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就中小学政治课的目标和任务而言,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