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读者对于报刊的阅读需求,是报刊的价值所在和发展源泉。报刊因读者而存在,因读者而变化,因读者而发展,编辑和读者的关系已经成为供与求、产与销、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以读者为本,正确把握读者需求,在很大  相似文献   

2.
由于手机具有移动性、便携性、个性化等特征,手机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各种手机阅读类APP客户端也迎合用户的需求迅速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阅读类APP客户端中,书籍、作者、读者三者之间的互动至关重要,而在这一过程中,编辑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编辑既是优秀作家、作品的推广者,为其提供广阔的平台,也是读者阅读选择的引导者,更是读者与作者、与书籍、与读者之间交流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3.
报刊的编辑,因其职业特性而身处作者(信息传播者)和读者(信息接受者)这一传播过程的两个极点之间。编辑在为读者服务的同时也在为作者服务,编辑工作质量决定着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质量。因此,一个合格的编辑在进入职业角色的同时总是还能最大限度地扮演好两个与之分不开的角色——读者和作者。读者的角色。因为发表后能使读者满意的稿件才具有显著的社会效果,所以编辑不应以自己的阅读感  相似文献   

4.
编辑与读者、作者关系断想阎长亮一、编辑与读者一名合格的编辑必须具有读者意识。读者意识是一种以满足读者健康需要、适应读者欣赏水平、符合读者购买能力等为编辑行为导向的意识。它要求编辑在处理选题或书稿时,必须以扩大读者的需求为依归。编辑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  相似文献   

5.
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报纸编辑,首先就要懂得换位思考,站在读者的角度感受读者需求,这是报纸编辑进行工作的切入点。成熟的报纸编辑可以清楚地了解读者的阅读目的,知晓读者的心理状态,做出来的内容也就可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报纸编辑在进行编辑工作时,要提升服务意识,以服务读者为原则,提升编辑的职业归属感。  相似文献   

6.
所谓阅读需求是指读者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向往获得某种信息情报或知识,而产生对文献的探索和利用的心理活动。高等教育出版社图书馆的读者对象,大多是编辑。如何根据编辑工作的特点,研究编辑阅读倾向,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是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分析编辑的阅读需求主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编辑工作的阶段特征,另一方面是编辑的年龄特征一、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对文献资料有不同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编辑工作与广大读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读者代表了给出版社以生命和活力的市场。社会发展到了21世纪的今天.读者对书籍的实际需要已经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以读者为本,正确把握读者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也就等于把握了目前图书市场的客观需求。因此,树立与践行读者为本的编辑意识,已成为今天出版界的共识。那么.如何树立与践行读者为本的编辑意识呢?  相似文献   

8.
刘维维 《出版史料》2011,(4):102-104
周振甫(1911~2000)先生以学者型的编辑形象在业内闻名,也以严谨认真求实的学术作风受人仰慕。他所秉持的编辑理念,所展现的编辑工作实践,一以贯之的是一种读者至上,为读者着想,对读者负责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及其指导下的编辑工作实践,"作者—编辑—读者"的"创造—选择—接受"的传授链条,才能实现良性运转;在阅读渠道多元化的今天,才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从而最终赢得读者也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9.
编辑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创造性劳动,有其特定的方式和内容。具体表现为,编辑对作者提供的稿件进行选择和加工,并将最终选定加工的稿件进行编排制作、转化为具有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以满足读者对精神食粮的需求。因此,就作者、编辑、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编辑...  相似文献   

10.
人本思想是沈从文编辑思想的重要体现.长期的编辑实践,使沈从文对读者、作者、编者“三者”在编好一份刊物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认识.从市场竞争的角度,他提出积极营造读者至上但并不一味迎合读者阅读爱好的编辑观;从人本关怀的角度,他提出关心作者、着力建立稳定的作者群的编辑思想;从职业操守的高度,他提出编者谨守职业尊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11.
孙艺倩  李伟  金东 《编辑学报》2015,27(4):363-364
医学期刊编辑、读者、作者是学术交流舞台的主体,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编辑作为联系读者和作者的纽带,应坚持“为读者办刊”的理念,在深入了解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充分保证期刊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同时要不断强化对作者的培养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并帮助作者产出优秀的成果,提高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谈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书刊编辑加工过程中的三个主体。书刊的编辑过程是组织、处理书稿的过程。书稿是作者撰写的、由编辑组织加工以满足读者需要的。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因此,编辑工作涉及人(作者、读者)和物(书稿和文献资料)两方面。一、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书刊是向社会传播文化的精神产品,它不仅包含着作者的劳动成果,还包含着编辑的劳动成果。作者是直接从事书稿的写作活动,制造具有独创性的智力产品的人。而编辑则需从实际出发,修改作品,使之更优秀、更完善、更能为读者所接受。根据编辑学的观点,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面3方面:1.编辑与作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作者撰写书稿,编辑对作者的书稿进行选择、整理和修改,从而产生可以公开传播和保存的书刊。作者提供的作品是编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作者的劳动,就没有可供编辑修改、读者阅读的书刊;从另一方面来讲,没有编辑人员的加工,作者的作品也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文化财富、精神食粮。编辑与作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作者的著作活动与编辑密切相关。作者想将他的作品向社会公开发表,想在读者群中传播,首先要经过编辑人员的筛选。编辑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作者的命运:他肯定你,会给你出版...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以《读者时代》《读者传奇》《让〈读者〉御风而行》为教学案例,分析了三代书的演进历程,以关联比较的形式,启发编辑出版专业学生了解图文书内在的阅读机理,从而掌握图文书的编辑方法。  相似文献   

14.
缪宏建  王晓蕴 《编辑学报》2014,26(5):415-417
科技期刊编辑在办刊过程中需要与作者、读者、审者等进行有效沟通,也离不开编辑之间的协同作业。通过分析一稿多投原因及稿件处理过程认为:与作者换位思考,编辑应快速处理来稿、尽早发表论文;与读者换位思考,应明确读者需求,强化与读者的互动交流;与审稿专家换位思考,编辑应该把好初审关,选好、选准审稿专家,对审稿专家信息保密,及时沟通交流;与编者换位思考,应取长补短,互相支持,努力工作。并且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在与作者、读者、审者、编者的交往中要善于运用换位思考,构建和谐统一的交流氛围。  相似文献   

15.
图书微博营销要充分利用微博的特点,专注于实时性,吸引微博用户的关注和转发;出版单位在发布官方微博的同时,编辑、作者等要利用个人微博的速度和灵活性与读者进行实时互动,构建编者、作者、读者共同参与的图书阅读分享平台;以微博为主构建多媒体营销,线上线下活动配合,树立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6.
编辑选择和期刊内阻现象的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的艺术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选择的艺术.宏观上,刊物定位、办刊方针的制定是一种大方向的选择;微观上,把一篇文章以怎样的方式编入刊物,当然也是一种具体的选择.现在流行"细节决定成败",所以一份刊物最后以怎样的面目示人,到读者眼中早已跳过了编辑在最后编辑完成前的种种良苦用心,直接以能否获得有用的信息为目的,以成刊给人的阅读直感为判断归依.所以,就一本刊物而言,如何让其承载的信息最大化地有效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既不辜负作者和编者的付出,又得以最体贴地服务于读者,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而通过编辑选择防止期刊负面内阻现象的产生则是一种比较经济的解决手段,所需要的只是编辑的慧心和慧眼.  相似文献   

17.
周琳 《出版广角》2021,(6):91-93
大数据时代,读者线上阅读需求迅速增长,音乐图书出版面临读者需求多样化、图书编辑流程优化等问题与挑战.音乐图书出版应顺应大数据时代需求,注重数字化发展与传播,以提升读者阅读与研究的便利性.音乐图书数字化主要包括整合图书内容、加强版权保护、构建数字化平台、制定行业标准等,以此创新音乐图书的产销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多年编辑实践出发,对编辑、作者与读者三者关系进行理性分析归纳,深入阐述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性,提出编辑要对市场、读者仔细研判,了解读者差异化需求,为打造好书去打一场有备之战。  相似文献   

19.
论学报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题是编辑在对有关学科知识积累、学术发展动态和读者阅读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出版方针和办刊宗旨,对本刊近期或远期研究方向及内容、用稿意向及范围的整体构想和具体设计。有两类选题:一类是编辑在组稿前有计划地选题;一类是编辑在作者自我推荐选题或自投稿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和筛选取舍,逐步形成的选题。前类可称为  相似文献   

20.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期刊编辑加工过程中的三个主体活动,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期刊是向社会、向企业传播文化的产品,它不仅包含着作者的劳动成果,还包含着编辑的劳动成果。作者是直接从事书稿的写作活动,创造具有独造性的智力产品的人。作者的思想、学识和风格决定了期刊的质量和价值,而编辑则根据期刊的宗旨,从实际出发,修改作品,使之更优秀,更完善,更能为读者所接受。根据书刊编辑学的观点,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编辑与作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作者撰写稿件,编辑对作者的稿件进行选择、整理和修改,从而产生了可以传播和保存的刊物。作者提供的稿件是编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作者的劳动,就没有可供编辑修改、读者阅读的作品;而从另一方面来讲,没有编辑人员的加工,作者的作品也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文化财富、精神食粮。编辑与作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作者的著作活动与编辑密切相关。作者想将他的作品在读者群传播、交流,首先要经过编辑人员的筛选。从某种意义上讲,编辑决定了作者的命运,所以编辑的支持和帮助对作者很重要,作者可以根据编辑所提供的读者信息、出版信息,制订和修改自己的撰稿计划。另一方面,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