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卢奕 《广西教育》2010,(18):124-125
本文以模拟天文软件Starry Night Pro 6.0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为例,探讨了在天文科普教育中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0):133-138
天文科技领域云以中国天文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为基础,旨在为天文望远镜的观测时间申请、数据归档、检索、分析以及科研课题提供服务。通过利用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系统集成了国内主要天文台站的存储、数据、计算、软件等资源,形成了一个物理上分散、逻辑上统一的网络化科学研究平台。天文科技领域云既为现代观测天文学研究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又为数据驱动的天文教育和科普提供了开放平台。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代统治者对政权合法性的渴望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教育得到发展的政治动力,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是天文历法教育得到发展的现实动力;教育内容包括天文观测、天文仪器的学习与制定和历法的制定。学习的方法以实地观察、试验和实践为主。  相似文献   

4.
天文航海由于复杂性导致学生对理解掌握天文基础知识带来了障碍,运用Maya制作三维动画技术,可以创设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调动学习积极性。Maya软件在天文课件制作中有其优点、在教学应用中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最大单天线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户贵州省平塘县,通过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和正在开发建设的项目,平塘县拥有了众多的天文旅游资源,有利于发展天文旅游。通过天文旅游资源分类以及对其价值、开发条件、等级进行评价,进而对平塘县天文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有助于促进平塘县天文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校园天文台数量最多的国家,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唐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配置了大量的天文观测设备。调查表明,拥有校园天文馆而有组织、持续性开展校园天文活动的学校不足1/10。2004年底珠海市第二中学启动"高中校园天文活动可持续性研究"课题实验,经过七年探索实践,建构了高中校园天文活动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高度差定位方法要求推算舰船位置,操作复杂,误差大。介绍了两种不用推算位置的天文定位方法:逐次逼近法将一个假定纬度代入天文三角形余弦公式,通过时角比较不断修正假定纬度,直至得到真纬度;三星定位法通过在短时间内对三星高度的观测,建立三个天文三角形余弦公式方程,求出第二次观测的经纬度。这两种方法精度较高且计算简单,可直接在小型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8.
唐代天文人才的来源,主要有官方培养和民间征辟两种方式。官方培养由天文机构太史局承担,具体由灵台郎(天文博士)、保章正(历法博士)和漏刻博士负责。民间征辟是在官方天文人员紧缺的情况下,皇帝发布诏书,向天下诸州征求民间比较优秀的天文历算人才。此外,唐代还通过多种渠道吸纳一些有天文特长的官员参与天文事务,以充实国家的天文力量。  相似文献   

9.
以往人们习惯于从文学的视角观照杜甫诗歌的艺术价值,其实杜诗的内容极为丰富。从天文学的角度出发来考察杜诗中包含的天文知识(主要从七政、北辰、银河、杂星以及瑞妖之气等方面),杜甫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继承,也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天文星象得心应手的运用和其深厚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天文社团作为地理等学科知识的实践平台以及天文知识的科普基地,在中学组织天文社团显得十分必要。目前中国大多数中学里尚未成立天文社团,文章根据自身在高校天文社团中的实践经验探索中学天文社团组织思路,从活动基地建设、规章制度制定、社团指导教师培养、天文社团组建、天文活动开展等方面对中学天文社团建设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中学天文社团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尚书·尧典》记载了传说时代古人利用正南方天空出现的星辰确定四季,战国楚帛书描绘了十二位上古时代传说人物的创世历史。《夏小正》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历法,出现了节气以及四季的天象物候记录;商代的甲骨文中出现了六十干支纪日法和阴阳合历,并有君王与巫祝通过天象观测传达天意,预卜吉凶,颁布天象与历法的远古占星术记录。  相似文献   

12.
贵州天文小镇在生产、生活、生态上拥有特殊禀赋,具备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优越条件。尤其是近年来国家政策扶持、“中国天眼”带动的科技文化资源、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等,为把天文小镇发展成为体育旅游特色小镇增添了多方面保障。因此,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挖掘、人才支撑、硬件支持等条件,走科技文化、民族体育、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之路,既能进一步发挥天文小镇多方资源聚合优势,又能促进贵州体育旅游的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The spectrum of light emitted by a star holds deep secrets about it. In particular it gives the temperature of a star. It can also reveal the abundances of elements and whether they are in atomic or ionised states. This part of the series dwells upon some of the riddles associated with stellar spectra and their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surveys important developments in the growth of spectroscop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tudy of stellar spectra. Among others, the contributions of Wollaston, Fraunhofer, Kirchhoff, Bunsen and Doppler ar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15.
明初天文历法的管理政策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实行国家管理,二是禁止私习天文历法,三是国家网罗天文历法和数学人才。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传统天文历法管理政策的影响、明初严厉的法律和对天象灾异说的担心。明初天文历法管理政策导致明朝缺乏天文历法人才,历法落后,宋元时代高度发展的数学严重衰落,西历西法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传统历法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6.
Previous empirical studies using multiple‐choice procedure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re are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scale of astronomical distances.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a quantitative estimate of the nature of this misconception among US university students by asking them, in an open‐ended response format, to make estimates of the distances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 to the Sun, to the nearest star, and to the nearest galaxy. The 83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give their estimates on a scale with the Earth the size of a baseball, using a familiar local landmark for its position, and asked to indicate the appropriate location of the other astronomical objects on this scale. These psychological estimates were then compared to the actual physical distances. The data showed that while there is great variation, a general pattern emerged that US undergraduate participants overestimated the distance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 moderately underestimated the distance from the Earth to the Sun, and dramatically underestimated the distances to the nearest star and to the nearest galax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se distance misconceptions should receive direct instructional attention in science courses.  相似文献   

17.
《云笈七籖》号称“小道藏”,是北宋张君房编纂的一部最大的道教类书,囊括了《大宋天宫宝藏》的菁华。《云笈七籖》中收录了很多有关天文学思想的文献,有不少还蕴含着现代科学的价值。《云笈七籖》述及天文学思想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卷二十一、卷二十二的《天地部》,卷二十三、巷二十四、卷二十五的《日月星辰部》。《云笈七籖》中的天文学思想包括天地结构理论和三十六天说及二十八星宿与北斗星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创刊于1915年的《观象丛报》是我国最早的气象学期刊.《观象丛报》刊发与西方气象学有关论文一百余篇,内容涉及气象学史、虹、晕、光环、大气、风、云、雷、电、雨、雪、雹以及气象教育等各个方面.《观象丛报》对传播和普及气象学知识,促进我国近代气象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发展我国天文科普旅游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人们对各种天象的好奇心和对天知识的渴求日益强烈,社会上出现了“天热”,在知识经济,科教兴国与旅游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尝试把天科普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中系统分析发展我国天科普旅游的有利条件及障碍因素,阐述发展中国天科普旅游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几点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史记·天官书》是我国传世的最早的天文学百科全书,也是一部对上古社会星占学思想予以总结的专书。尽管星占学是非科学的,但透过《天官书》,我们可以一窥上古社会星占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星占原则。其理论基础即天人合一观和阴阳五行说。其星占原则即"过度乃占"的原则、联想比拟的原则和关注"德"的原则。由此,对于我国上古社会的宗教史、思想史、政治史和文化史等的考察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