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QCD的DS方程方法框架下,文章研究了夸克-胶子顶点的着衣效应对夸克传播子的影响,也就是超越彩虹近似,利用BC顶点以及CP顶点对夸克传播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不论采用什么夸克-胶子顶点,夸克传播子在高动量区域趋于裸的夸克传播子,这个结论符合QCD的"渐近自由"特性.而在小动量区域,夸克传播子的着衣效应很大,出现了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夸克在低动量区域获得了很大的质量,并且不同的夸克-胶子顶点对夸克传播子的低动量区域的着衣效应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2.
探测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是高能物理研究的最前沿领域之一。本文详细讨论了拧测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方法、意义和形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临界物理条件及研究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重夸克极限下建立由两个粲夸克构成的双夸克的第一激发态的BS方程并求解得到相应的双夸克的第一激发态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强子流夸克为主模型.分析了深度非弹极化 vP 散射和半轻子弱衰变过程,结果发现:当把结构函数矩中的夸克螺度视为纯流夸克螺度时,夸克、胶子携带质子自旋的67%,这跟 MIT 口袋模型的预言一致.  相似文献   

5.
<正>粒子物理的研究结果表明,现在已经被人类发现的粒子多达400多种,为了物理研究的方便,科学家们按照粒子与各种相互作用的不同关系,将粒子分为参与强相互作用的强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轻子和用来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媒介子三大类。质子是最早发现的强子,强子又分为介子和重子两类。强子的内部由夸克组成,夸克有6种,分别为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粲夸克、底夸克、顶夸克。电子是最早发现的轻子,随后电子中  相似文献   

6.
经物理学家们多年来的探索,得出质子的内部结构为:除含有被称为夸克的基本粒子(电荷为2/3、自旋为1/2的两个上夸克和电荷为-1/3、自旋为1/2的一个下夸克)外,还有所谓的虚夸克和反夸克,虚夸克和反夸克由胶子形成(弹簧状),胶子是强力场粒子;还有奇异夸克及其  相似文献   

7.
一、π~+介子、π~-介子的组成本题考查电荷守恒定律.例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罗晓峰与美国、印度科学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确定了从强子物质(即普通物质)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相变温度,在通常情况下,夸克和胶子被强相互作用力禁闭在强子中,强子(包括质子、中子和介子),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u或反夸克d)组成的,它们的带电量如表1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外场方法得到了四夸克凝聚的一般表达式.这个一般表达式中既包含夸克传播子又包含着衣顶点,分析了其因子化问题,结果发现,只有当所有的着衣顶点取裸顶点的时候,四夸克凝聚的因子化假定才成立.为了表明实际情况下因子化假定在多大程度上成立,该文利用一个简单的胶子传播子模型在DS方程的框架下对四夸克凝聚的值做了计算,结果发现,在这个胶子传播子模型下,着衣顶点对四夸克凝聚的效应不是很大,但是也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9.
用蒙特卡洛方法研究了91.2GeVe^ e^-碰撞产生的3喷注事件。用三个喷注之间的夹角来标识各个喷注,分别计算了三个喷注的能量及其能量分布,并在相同能量下计算了三个喷注的多重数、横动量及其分布。通过与能量相同的2喷注事件中单夸克喷注的上述性质的比较,得到了从3喷注事件中挑选胶子喷注和夸克喷注的一种简便方法。挑选出来的胶子喷注和夸克喷注在性质上与QCD的理论预言一致,并且胶子和夸克喷注的平均多重数比值的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值符合。  相似文献   

10.
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7月21日宣布 ,该实验室中来自美国、日本、希腊和韩国的科学家经过3年的合作研究 ,首次发现了表明τ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至此 ,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的12种基本粒子已全部被直接探测到。按照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 ,物质由12种基本粒子构成 ,它们包括6种夸克 (下夸克、上夸克、奇异夸克、粲夸克、底夸克和顶夸克 )和6种轻子 (电子、电子中微子、μ 子、μ中微子、τ子和τ中微子 )。此前 ,科学家通过实验陆续探测到了除τ子中微子外的其他11种基本粒子 ,但却一直没有发现τ子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科学家的…  相似文献   

11.
在Dyson-Schwinger(DS)方法的框架下,我们计算了夸克的反常磁矩。结果表明,在模型胶子传播子三组参数下,夸克发生手征自发对称性破缺的时候,获得了一定的反常磁矩。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在旋量变换下的Y'-C3表示中,满足SU(3)亚群对称条件下,含有S、C夸克组成的重子态及介子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1) evaluation of the methodology used in recent search for particles with fractional electrical charge (quark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Millikan; (2) evaluation of 43 general physics textbooks and 11 laboratory manuals, with respect to the oil drop experiment, based on seve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criteria.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all the textbooks and manuals ignored the Millikan–Ehrenhaft controversy and in general lacked a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erspective. In spite of the anomalous data, Millikan adhered to the guiding assumptions of his research program. Ehrenhaft's work strictly followed the logic of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Although, Ehrenhaft's work approximated the traditional scientific method,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supported Millikan. General physics textbooks and laboratory manuals present the oil drop experiment as an example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in which experimental data implicitly serves as an arbiter in the defense of Millikan. It is suggested that textbooks and manuals by including the Millikan–Ehrenhaft controversy and the methodology used in the search for quarks could enrich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ology, viz., experimental data do not always dictate the choice of a theory.  相似文献   

14.
Kobayashi and Maskawa shared half the Physics Nobel Prize for 2008 for their work which incorporated CP violation in the standard model using three generations of quarks. We give an elementary discussion of this work and its importance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damental physical laws of nature.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电荷禁闭条件不仅可以促进静电场理论自身的发展,还可以对基本粒子内部结构的夸克禁闭问题提供一个直观模型与唯象的解释.文章通过给定的形式求解非线性介质静电学的基本方程,得出该问题的解析形式,特别是当系统存在轴对称的性质时求解的方法.如果适当地改变边界条件,那么这个求解方案对轴对称非线性介质静电学问题的解决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J/ψ和ψ(2S)衰变中η和η′混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不同实验组给出的J/ψ,ψ(2S)→VP的分支比,我们对赝标量介子η和η′混合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如果只计及夸克组元,拟合给出的混合角分别为(-14.04±2.37)°和(-11.99±10.46)°;而如果η和η′同时含有胶子组分,则η可能只有轻的夸克组成,η′中的胶子组分可能为Zη2′=0.30±0.24.  相似文献   

17.
对四种减压渣油和两种高芳香油。以及掺不同比例高芳烃油焦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原料以及掺高芳烃油对焦化产物收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芳烃油焦化的汽柴油收率低,而蜡油收率高,掺炼高芳烃油将降低汽柴油收率,明显增加蜡油的收率,蜡油可作为催化料或加氢原料。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太阳系的重核素丰度,结合贫金属星重元素丰度的观测值及星系化学演化的计算结果,计算了不同金属丰度恒星三种典型重元素丰度的s-过程、r-过程贡献的相对比例。  相似文献   

19.
河南大学校园土壤中主要重金属状况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大学校园的绿地、教学和生活区土壤中重金属和微量元素为研究对象,分析并评价了校园土壤中全量铜、锌、镍、铅、铬和有效态铜、锌、铁、锰、硼、钼的分布状况,污染程度及丰缺水平.结果发现:校园土壤除了锌污染严重之外,几乎没有重金属污染或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并且重金属含量在绿地、教学和生活区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出一定的随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如何认识重化工业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关系,目前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理论与发展实际问题。如果从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发育阶段的实际出发看问题,西部重化工业发展是中国经济调整结构的客观要求;西部地区存在着发展现代重化工业的比较优势与挑战;我们应该抓住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加快西部地区现代重化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