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旭明 《现代语文》2006,(2):106-106
众所周知,由于每位读立场、观点和角度不同,对同一部学作品的理解也各有千秋。正像那句名言讲到的一样:一千个读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代建构主义认为,读在与作品的交流对话中,建构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因此,不同的读对同一部学作品的理解才各有不同,是多元的。也正因为如此,一部学作品才从多个侧面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但是不是每位读的理解都正确、合理呢?笔认为,在提倡学作品多元理解的同时也要注意价值取向。具体说来,在教学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读与哈姆雷特是怎样的关系?笔浅谈三点。 一、一千个读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为什么“一千个读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原因有二:首先是作品本身的丰富性。这里主要是指学作品,那些用形象来说明道理的作品,形象大于思维。一个形象、一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看可以说明不同的道理。如,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至今诸家看法不一:有人说是咏物诗,有人说是爱情诗。可以说各有道理,难下定论。《教参》上也是这样处理的。这不是一个是非选择题。再举一例,《水浒传》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是“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壮举,抑或是“招安”、“投降”。一句话: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已为读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可能与基础。  相似文献   

3.
好的学作品都有丰富的内涵,它们向读讲述作对人生、对社会,对宇宙万物的感受、思考与探索,从而引起读强烈的共鸣和深刻的思考,给读以启迪。然而,传统的学作品教学是建立在肢解了学作品教材并赋予主观认识的基础上的,这不利于学生对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化的学习和吸收。  相似文献   

4.
王怀章 《现代语文》2014,(5):105-106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充分说明对于同部作品,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看法。同样,同一部作品在不同时期读,也会读出不同的感悟。对于同样的作品,读者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影响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因素有哪些呢?其实阅读的过程实质上是对作品的第二次创作,是在作者第一次创作的基础上,读者的再创作过程。而这一过程中,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影响着他们对具体作品的不同看法和感悟。  相似文献   

5.
学作品阅读活动实质上是读与作以本为媒介的交往活动。只有把读作为主体,让其能动参与,作品才有意义。读与作的交往是作品意义理解的前提。作品意义的深度取决于本所显示的形式和内容的客观深度与读所具有的感悟和情感体验的主观深度的相互作用,因而,作品意义具有无限性,理解没有绝对标准。这一阅读规律要求学作品的课堂教学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一种开放性的教学过程,构建以对话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英华 《现代语文》2007,(4):107-107
对于阅读我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部作品,生活背景、所受教育、人生阅历等不同的读者,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也就是说阅读是个很私人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由于它的构成材料——语言的无限蕴涵,使得它具有含蓄朦胧的审美特性,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再创造的空间,因此,多人读同一部作品可以有多个不同的理解,这就是文学的多元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就十分通俗而恰当地说明了文学作品"多元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是当代西方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两位教授尧斯和伊寒尔。其核心理论:学作品足为读阅读而创作的。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宵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不能由作品自身实现。他们视“作一作品”为创作过程。视“作品——读”为接受过程,  相似文献   

9.
学,即人学,学作品本来就是以人为本的。这些年,我们的语教学却背离了学的本质,游离出作品本,去对一些人的既定观念进行诠释印证。一些非常人性化的描写被曲解或任意拔高。一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生活场景被人为的“陌生化”,一些顺理成章的观念被帖上各种意识形态的标签与一般读隔膜起来。这都是与学的本质、读的审美习惯、学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的。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该说是对这种情况的警觉和纠正。在具体的学作品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0.
学鉴赏是读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从而领会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美学情趣的一项学活动。中学语教学不能只停留于字、词、句、段的识记,而要充分发挥学鉴赏的功用,对学生进行艺术形象的感知、分析,让学生融进作品中去,感同身受地进入角色,以自己的感情的“弦”去应和作品感情的“弦”,  相似文献   

11.
接受美学于20世纪60年代在联邦德国兴起。它首次发现并肯定读的阅读主体地位,强调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读与作一起创造的,提出学作品的语言具有“空白点”和“未定性”的观点,总结出读的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具有一定审美距离的规律。这些理论对徘徊在高砂低效尴尬处境中的中小学阅读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强化学生的阅读期待、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一个人对语言敏锐的感知力。从现象上看,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实质上它是心灵的感觉。 语感具有个人性,阅读同一作品,不同的读者就有不同的感受。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不是要把这一千个哈姆雷特变成标准化的一个,而是通过莎士比亚原作中的“这一个”去丰富、提升学生心目中的“这一个”。这样,学生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就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与提升。正如  相似文献   

13.
一、从课后练习看学作品教学的“技能化”倾向 学作品的教学是实现语人性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但是,学作品教学的人性具体体现在哪里,怎样才能体现?这些在教学实践中说混乱也不为过。比如某教材7—9年级共选了鲁迅作品9篇,但这些鲁迅作品似乎是被割裂的,学生读了这些作品之后,脑海中只有作品的零星记忆而不是鲁迅精神的熏陶感染。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作品的教学存在着“技能化”倾向,这可以从对教学起重要“规定”或说“导向”作用的课后练习看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将创作中的心理活动分为潜意识、前意识以及意识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又分别在作家创作过程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在这三个不同意识形态下相互作用影响下的产物。潜意识是作家创作前头脑中的蓄积库,进入前意识状态时作家就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创作冲动,最后进入意识层面使最终作品浮出水面。这三种心理状态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作家创作,从而使作品产生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学教学来实现美育价值的,语教师要从本的情感出发,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教学中要还学作品以脉脉温情:或渲染气氛,以情动情;或美读沉思,联想想象;或涵咏品味,体验角色,引导学生与作品相撞击,让学生自己品尝酸甜苦辣,使之心智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如果每次读出的都是同一体会,那么这样的文章何需读“百遍”呢?我觉得,好的文章应该正如作家毕淑敏所说的“常读常新”。这里我想窜改一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变为“一千次阅读,就有一千个人鱼公主”。因为好的作品会使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中,产生不同的感觉。当然,这样的阅读,需要一个人有持久的兴趣,有独到的眼光,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这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毕淑敏对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从大约8岁的时候读起,然后是18岁、…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要关注的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感知和赏析能力。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的思想是灵动而迥异的,统一的标准化的阅读,已经丧失了个性和创造性。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学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过:一千个读,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也是一门千变万化的艺术,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设计:同一个教学设计,面对不同的学生,也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还有些时候,我们自认为考虑周到的教学设计,在真正面对学生时,却会出现那么多的“尴尬”和“意外”。因此,我努力研究教学现象,期望走近真实的课堂。  相似文献   

19.
<正>通常我们所言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主要指的是读者对某个作家、某部作品或某种文学现象等理解的因人而异。这种因人而异,很多时候是建立在读者重读这一基础上来实现的。这种重读上的发现,是文学魅力得以生生不息的源泉。可以说,经典作家与经典作品的诞生,无不是包括读者重读活动在内的诸多因素合力的结果。同样对于文学史而言,重读活动“也就不再仅仅是作家作品的历史,而更应是作品的效果史”[1]。所以在文学研究领域就有了莎士比亚之于“莎学”、《红楼梦》之于“红学”、  相似文献   

20.
夏启云 《江苏教育》2004,(12A):37-37
我们在教学中,曾经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谈他们心目中的屈原形象时,有如此一说,即“屈原不识时务;屈原之死,不得其所”。闭目沉思:这算不算“创新”,是否独到见解?为何成人阅读时没有这种想法?对青少年学生来说,除了屈原,他们还怎样看待自愿为变法而流血断头的谭嗣同、拒绝元朝高官厚禄而绝不投降的天祥、置生死于度外而痛斥魏阉的左光斗?对历史人物的误读,这不是一个学鉴赏的问题,不是“有一千个读,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问题,也不仅是学生对人物事迹的一知半解,对人物精神的不求甚解。根本的原因在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