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起步原本迟缓又步履艰难的缩微技术,在问世150年后从20世纪90年代起,却反常地陷人了低谷。如今,由于与新技术的结合又开始了新的崛起。 所谓“缩微技术”,是指在信息管理和信息处理过程中,应用缩微制品和所涉及到的有关技术。 缩微事业起源于1839年的英国,以后逐渐传入美洲、欧洲,1936年后进入中国。缩微技术的最初利用是将纸质载体上的文字和图形,利用化学成像的原理缩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信息时代缩微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说明了在网络和电子影像技术普及的今天,缩微技术仍将同电子影像技术一起构成文献存储与利用的现代化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3.
在档案存储工作现代化过程中,目前主要有缩微技术与光盘技术。重点对这两种档案存储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4.
吴建西  张绍武 《现代情报》2003,23(9):65-66,68
缩微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使缩微影像的数字化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1.计算机在缩微影像管理中的应用;2.混合系统成为缩微影像管理系统发展的主流。数字化缩微影像信息的网上服务,要使用户运用基于框架的方法来对影像的内容进行浏览,要构建富有建设性的界面,要做好特色缩微影像信息的汇集和整理,要拓展网上服务空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评述了国内外缩微技术的水平与现状,从原理、材料、设备等方面介绍了缩微技术的最新发展,探讨了缩微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今后的发展作了预测,最后还提出了我国开发与应用缩微技术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齐淑珍  李进 《中国科技信息》2013,(9):155-156,161
建立健全缩微摄影技术国家标准是缩微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缩微母片的质量检查关系到母片所载的影像信息能否得到长久的保存和传递。缩微摄影技术国家标准对于缩微母片的质量要求、检查环境、外观检测、解像力检测、密度检测、内在质量检测等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缩微技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中走向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图书、档案、金融、卫生和工矿企业等领域。在总结国内外图书馆缩微工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叙述了图书馆缩微工作的现状,分析在信息电子化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缩微工作仍然具备特有的存在价值,并展望网络时代图书馆缩微技术的发展优势,文中分析了我国图书馆缩微品文献数字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应有充分认识与考虑,并着重论述了在网络时代图书馆缩微技术革新发展中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李爱华 《现代情报》2003,23(12):48-49
文章主要论述了网络时代图书馆缩微技术仍存在的一些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及缩微技术在我国部分图棒、情报、档案部门的应用发展状况,并着重论述了在网络时代图书馆缩微技术革新发展中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郝志娟  郑莉 《科教文汇》2009,(7):276-276
从缩微技术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入手,比较、分析了在文献信息管理中,数字技术与缩微技术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网络环境下缩微技术应与数字技术相融合,共同促进文献信息的利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献缩微与数字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志毅  程玲 《现代情报》2004,24(1):112-113
本文主要从文献缩微技术和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入手,分析文献缩微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优势和局限,如何准确把握各自的特点与优劣,发挥各自优势。使文献缩微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并更好地推动数字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TMS320C6713为核心,设计了一款用于无人缩微小车的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系统的硬件平台。首先提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其次分析了麦克风阵列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存储、处理与控制三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最后通过实测实验验证了平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李明 《情报杂志》1998,17(3):64-65
1 缩微胶片的早期历史 1839年,英国的光学技师约翰·本杰明·丹塞(JohnBenjamin Dancar)利用装有成像程序的显微镜发明了缩影胶片,将一张8英寸的文献缩摄成1/8英寸大的胶片,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件缩微制品。不过被授予第一张缩微胶片的发明专利权的却是法国人瑞·达格鲁(Rene Dagron)。他的专利应用于严密的幻灯机和小型胶片的组装设计,安装在他的办公室,所有的零件被组装成珍贵的仪器,以相当可观的利润出售。  相似文献   

13.
高龙亮 《情报杂志》2001,20(B06):71-73
从缩微技术的发展应用及自身优势,结合数字光盘技术迅速普及,指出光盘缩微技术的结合将成为丰富图书馆馆藏的一种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缩微品档案是档案原件的副本。其特点和功能是:信息存储容量大,节省存储空间;记录准确,可真实地再现原件的原貌;保存寿命长,便于实现自动快速检索和档案管理现代化,现就其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5.
齐淑珍  张阳 《现代情报》2013,33(6):151-153
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问题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此前经常使用的迁徙法和仿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数字缩微技术的出现使得数字资源依托缩微载体实现长期保存成为可能,也开辟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的收藏、分布和利用情况.针对普遍存在的利用率不高现象,提出应将提高缩微文献利用率作为一项课题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缩微复制技术在房地产档案管理中具有保护档案原件、减轻劳动强度、节省档案保存空间、抢救老化破损档案、提高档案利用率等优势,从这几年的工作实践看,它确实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房地产档案特点的先进技术,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2年12月6日信息技术常设委员会文献标准工作组第二次会议的决定,由于各工业产权局对于8-up穿孔卡缩微品的使用非常有限,因此合并在WIPO标准ST.36的修订版中的该标准并没有修改,见本标准第25段后面的附注。今后其他没有采用8-up穿孔卡缩微品的工业产权局不要使用该媒介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9.
一场照相革命在开始 自从156年前出现照相技术以来,人们便能把美好精彩的一刻、惊心动魄的瞬间,永恒地保留下来。100多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的照相过程:买胶卷、拍照、在冲洗店放上些时候才把照片取回,直到这时才能看到照片的真相。如果照得不大满意也为时过晚无法补救,要想送给远方亲友,最快也只能用快递寄去。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高新枝术的飞速发展,将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企业档案管理中,就会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较好的开发和利用,进而提高管理水平,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档案作为一种原生的信息资源,其信息化、电子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因此,有效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机制,加强档案信息化、电子化建设和管理十分必要。文章针对扫描、缩微复合系统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