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余嘉锡《目录学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对古典目录学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时书目类型划分的精辟见解以及对类例理论的系统总结,分析了《目录学发微》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余嘉锡著作《目录学发微》在指出郑樵目录学思想有所缺失的基础上,深入解析要点,并纠正后代学者对其反对空言著述和"类例既分,学术自明"思想的歪曲理解,肯定其本身存在的价值。余嘉锡也因此而受郑樵目录学思想影响,提出目录学贵在真实和注重改革类例划分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胡应麟上承郑樵编目余绪,在图书编目工作方面具有远大志向,并编成了百余卷的古籍书目。然而,由于胡氏所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因而,历受目录学研究的忽视,产余嘉锡先生对胡氏在目录学上的创获,就几乎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4.
章学诚与余嘉锡目录学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伟涛 《图书馆》2004,(3):103-104,106
章学诚是我国古典目录学集大成者,其目录学核心思想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余嘉锡继承和发展了章学诚这一目录学思想,文章从目录学思想、类例理论、编目方法和看待书目情报职能几个方面对章学诚和余嘉锡二者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录学的根本意义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在此思想指导下,《目录学发微》对目录学的发展源流各种体制的利弊得失、历代书目的类例沿革都做了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文化领域里,目录学素有“显学”之称。由于种种原因,史学家司马迁在目录学领域至今尚无一席之地。本文以事实表明,《史记》是一部空前规模的隐性书目文献。《史记》中隐含着目录学的理论和款目组织:辨析先秦诸子学术分野,揭示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考镜诸子学术源流,历数著述及学术成就,并以“互见法”揭示文献内容。《史记》对《汉书·艺文志》产生了重要影响,两书都以国史平台展示图书文献,重视学术流派的辨析,重视图书层面的内在联系。司马迁为目录学的确立和发展做出了奠基性贡献。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7.
王承略、刘心明主编的《二十五史艺文志经籍志考补萃编》收书全面,勘校精良,利用方便,集史志目录之大成。《萃编》汇集史志目录及相关的考补之作于一编,有利于对我国古代著述与藏书情况的全面考察,具有中国古代图书总目意义。此外,通过《萃编》,可以从目录分类、书目著录、细目统计、书目序跋等方面对传统学术,特别是目录学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学术史价值。  相似文献   

8.
宋代是我国目录学开始走向兴旺的时期。其时官修书目成就斐然,私藏书目迅速发展,史志书目勃兴,专科书目盛行,目录学理论开始走向系统化。元代目录学发展相对较慢,但在较短时间里也为我们留下了诸如《文献通考经籍考》、《录鬼簿》及《宋史艺文志》等经典书目著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明朝医学家殷仲春所编《医藏书目》的主要内容、特点、成就,论证了其目录学价值,指出了《医藏书目》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清代钱曾撰《读书敏求记》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在分析钱曾收藏于整理图书的实践基础上,从图书分类、版本目录学、善本书目三方面探讨了《读书敏求记》目录学的创新,尤其在古籍版本学上,至今仍是古书版本、流传考订的主要工具书,对今天目录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宋代的目录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目录学思想,尤其以郑樵为代表,编写了我国的第一部目录学理论专著——《通志.校雠略》。从书目类例和书目著录两个角度对郑樵的目录学思想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李颖 《兰台世界》2008,(9):63-64
以《西学书目表》为例,介绍梁启超近代目录学理论和书目工作实践。梁启超对图书著录内容、图书著录体例、图书分类体系进行了创新,为我国近代目录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张春菊 《图书馆杂志》2004,23(6):77-79,59
姚名达关于目录的思想和成就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突出,他对目录的概念、目录的功用、目录与图书馆的关系、目录的种类和派别都有自己的见解,他的三本目录学专著:《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目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余嘉锡先生,字季豫,湖南常德人,一九五五年已成为古人,生前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专门委员,中华书局编辑。余先生平生博览群书,勤于著述,所治以史学、文献学、目录学为精。余先生钻研《四库提要》五十余年,撰成《四库提要辩证》二十四卷,此著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学、哲学及版本目录学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余先生是我国学术界的知名学者,而“其学问是从《书目答问》入手的”。(陈垣《余嘉锡论学杂著》序)他自己曾深有体会地说:“余之略知学问门径,实受《提要》之赐”。(《四库提要辩  相似文献   

15.
《经籍举要》是我国第一部导学性举要书目,其以便于初学为目的,而采用了简约实用的形式,而非《四库全书总目》那样详细的藏书目录,对后来的举要书目如《书目答问》奠定了一初步的基础。以其开创之功,《经籍举要》在我国目录学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自刘向、刘歆父子之《别录》《七略》起,古医书目录逐渐增多,使得古典目录学的内容更加充实。结合古医书目录学源流,针对综合性书目和专科书目逐一分析了古医书目录学的特色,指出了古医书目对古典目录学具有补充和发展的作用,为利用古医书目录检索文献信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虞稷是明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在古典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在分析黄虞稷生平和他的《千顷堂书目》内容的基础上,从著录丰富、类编目精详、著录别具特色以及勇于创新、开一代著作和补史艺文志的先例等方面,探讨了黄虞稷在古典目录学领域中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8.
谭焰 《图书馆学刊》2006,28(4):107-109
余嘉锡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目录学家。从四个方面——目录学的功用、目录的类别、目录的体制及各部分的功用和目录的类例,简要地论述了余嘉锡的目录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去年年底,看到消息说中华书局重新印行了余嘉锡先生的著作集,一套四种,包括《四库提要辨证》、《世说新语笺疏》、《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余嘉锡论学杂著》,令人欣喜。市面上尽管已经有不少余先生著作的版本,但我还是看重中华的版本。四种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张之洞的生平,详细论述了其撰写《书目答问》著录的内容,从体例上首创五部分类法、指导读书举业的举要书目、具有续《四库全书总目》的功用、类目加细与有增有合、切合实用与著录版本等方面探讨张之洞在目录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