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年高考成绩发布后,总有一些考生懊恼地发现,自己的估分与公布的成绩“相去甚远”。“明明记得是答对了的,可是分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究其原因,却是因为考生不了解高考阅卷的相关程序和规则,在“不经意”间让“煮熟的鸭子飞了”。那么,高考阅卷到底有哪些规则、规律,如何避免这种非智力因素失分呢?让我们一起来——  相似文献   

2.
上海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表示,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考生写作面非常广泛,这说明很多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了。作为首批90后的考生,今年进入高考考场的他们在描写“他们”这一主题时,作文中表现出的视角开阔、笔触尖锐大大出乎阅卷老师的意料。有一篇作文关注了理发店的小姐现象,文中提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也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注,阳光也应该照到阴暗的角落。这篇文章起初也判了一类卷,给出63分的高分。但后来由于该考生自拟了一个题目,而根据规定,  相似文献   

3.
据多家报纸报道,江苏省将实行高考语文“电脑阅卷”。其实,准确地说,除选择题可真正电脑阅卷外,其余的皆是指在电脑上阅卷,并非电脑本身阅卷。正因为如此,除选择题外,高考语文的“电脑阅卷”应该缓行。从前提看,还很不成熟。因为要想高考语文“电脑阅卷”,首先需要考生的书写特别清晰。但目前高三学生的书写还没有过关;至少说有40%的学生,不仅书写不工整,而且还相当潦草。特别是在高考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其书写就可想而知了。而要想书写清晰工整,恐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至少也需要一年时间。按理说,要想实行高考语文“电脑阅卷”,应该及早…  相似文献   

4.
今年高考作不难,却又不好写——这是考生及全社会对2002年高考作最直观也是最普遍的感受。现今,高考及高考阅卷已先后尘埃落定,考生的作表现到底如何?问题又到底出在哪里?考生又应该如何把握?无论对考生,对家长,对社会,还是对有关的教育、管理部门,都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试着做如下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近几年来高考历史命题能力考查的要求,以及命题的特点和阅卷中存在的问题,就高考历史学科中易错点的排查,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下表是复习备考中不太被考生关注,但却十分重  相似文献   

6.
技巧一识破玄机,审题力求仔细说起审题,很多考生都知道在写语文作文时要好好审题,但是在做其它题、其它科时,却往往忽视了审题的重要性。其实,审题对高考的每一题、每一科都很重要。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谈一下高考审题的一些注意事项。1.抓紧时间阅读“答题须知”高考时,监考老师一般会提前5分钟把试卷发下来,考生应该抓紧这个时间,先检查一下试卷是否有问题,然后阅读试卷前面的“答题须知”,这是对回答这份试题的相关要求的介绍,一定不能忽视。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了解哪一部分是必答题,哪一部分是选答题,每道题应该答在什么地方,试卷总共有…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高考实行网上阅卷改革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了,但对今年参加高考的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还都是陌生的。为使广大考生了解网上阅卷,纠正考生不合规范的答卷习惯,避免考生过失性丢分,笔者借《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杂志一角,与考生、监考教师们谈谈如何应对网上阅卷科  相似文献   

8.
苏轼20岁时,与弟弟苏辙离开四川到北宋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是欧阳修。苏轼写厂一篇文章,题目叫《刑赏忠厚之至论》。欧阳修阅卷后,觉得文章写得很好。当时考官阅卷和今天高考阅卷一样,考官不知道考生的名字,以免偏心或走后门。欧阳修觉得写这篇文章的考生应该是第一名。但是,他多了一个“避嫌”的心眼。欧阳修虽不知考生的名字,但他怀疑这名考生是自己的门生曾巩。如将曾巩评为第一名.日后难免有人说闲话。因此,欧阳修将写《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考生立为第二名。  相似文献   

9.
高考数学学科网上阅卷有效地保证了阅卷质量,但也对考生答题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考生的试卷来看,有些考生不能规范书写、准确表达,数学思维出现间断,造成了诸多不必要的失分。要达到有效得分,考生答题时卷面书写要清晰、规范,解题步骤要繁简适当并且完整。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考数学学科网上阅卷有效地保证了阅卷质量,但也对考生答题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考生的试卷来看,有些考生不能规范书写、准确表达,数学思维出现间断,造成了诸多不必要的失分.要达到有效得分,考生答题时卷面书写要清晰、规范,解题步骤要繁简适当并且完整.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作文在语文高考中占分比重较大,是高考的重头戏。高考考生作文失分较多。笔者根据多年阅卷经验发现,高考作文失分存在几处“硬伤”。  相似文献   

12.
2010年高考即将来临,众所周知,英语考试是高考中的“重头戏”,而书面表达则是这“重头戏”的“压轴戏”。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考生有错误认识:觉得高考阅卷教师是凭感觉打分,得分高低完全看书写好坏或是碰运气。因此很多考生平时不重视书面表达的训练,在考试中作文也是随便涂鸦。  相似文献   

13.
高考解题中的失误大部分是可以通过平时训练避免的 ,笔者从多年高三教学和高考阅卷的经验中 ,根据考生失误的原因 ,概括出如下几点防范措施 ,供参考 .1 .防审题错误在考生出现的各种失误中 ,审题错误可算是最常见而又最令人惋惜的失误了 .一道很简单的试题 ,对考生来讲 ,本来是完全可以得满分的 ,结果却看错了题目 ,能不气吗 ?比如选择题中 ,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由于定向思维的影响 ,一眼就看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目中告诉考生“粒子带负电” ,却看成“粒子带正电” ;定量气体的“V-T”图线看成“P-T”图线 ;物体做“匀速运…  相似文献   

14.
高考作文时间短,阅卷迅速,有着许多特殊性,考生要注意特别对待,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作文要得高分,可以从以下五个字上面下点功夫: 1.显由于时间关系,高考阅卷老师不能细细揣摩文章,也不能明晓考生的作文功底,考生要特别讲究一个“显”字。  相似文献   

15.
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去年的上海语文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周宏提醒考生,“给力”“神马”“有木有”这些网络语言切勿用在高考作文卷中。无独有偶,福建省有关高考阅卷老师也表态说.“考生如果在高考作文中用了‘神马’之类的网络热词.则自己的分数可能就真成了‘浮云’。”  相似文献   

16.
排列、组合和概率是高考的必考内容,题目较灵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在倡导创新体系、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一章考题是最好的体现。题目的难度并不大,但从高考阅卷情况来看得分却不高,很多考生常因“顺序”问题出错,下面针对此类问题,举例剖析。  相似文献   

17.
2005年高考,山东省首次单独命题,作文实行网上阅卷,这给我们的考生提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网上阅卷除了文面之外,还存在着快速阅卷的问题。如何在短时间内取悦于阅卷老师,抓住阅卷老师的心,是考生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文章是由很多“点”组合的,如果能使这些“眼睛”亮起来,考生的作文就会大放光彩。那么,如何才能使作文亮起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角度要“可眼”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是很宽泛的,但是考生如果对话题泛泛而谈,往往会像“政治家的眼睛,大而无当”。《围(城》)因此,写作时不要面面俱到,力求“一针见血”。如…  相似文献   

18.
汪海云 《高中生》2013,(11):52-52
许多考生在考前会紧张,也有不少考生“面对高考却紧张不起来”,这反而也会让人“紧张”。因为“不紧张”所以“紧张”,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产生“面对高考却紧张不起来”的现象?考生又该如何应对呢?考生应该弄明白这些问题,以有效预防这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一直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话题作文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为考生展示才华提供了自由的写作空间。而作文的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者的第一缕“阳光”,考生尤需悉心打造。因为好的开头不仅奠定了行文的基调,而且也带给阅卷者一份好心境。某高考阅卷权威人士就曾经说过:“高考作文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阅卷老师在一瞬间就被它吸引,被它打动。”因此,考生一定要精心打造“凤头”,以悦其目,以折桂冠。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写作训练中掌握一些写好文章开头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一据《文汇报》载,在某省高考语文阅卷分析总结会上,不少阅卷教师对高考作文中的虚假现象议论纷纷,考生们为了表示自己如何追求坚韧,如何战胜脆弱,编造出了许多生活的“坎坷”:一位考生写自己失去双手后如何奋发自强,学会用脚写字,而省招办的负责人却表示,当年没有用脚答卷的考生;在一本30份的试卷中,竟有6篇作文写的是高考前父母双亡……且不说这些考生制造的这些“不幸”多么令父母伤心,单就考生们编造这些“不幸”时的大胆和坦然,就足以让我们震惊了。2005年高考广东省评卷情况通报会上,语文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柯汉琳教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