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能力本位课程论强调要通过职业岗位群的分析,分解出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然后设置相应课程培养从业者的相应能力,这种课程观面临着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追求应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岗位能力、实践技能”课程考核方式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线索,考核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考核系统。本文以高职装潢专业为例进行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岗位能力是影响就业能力的主要因素,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是培养岗位全面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设计中,应打破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使之与岗位能力培养过程相适应.以"金属切削方法与设备"课程为例,分析了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4.
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的高职课程体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职课程设置以人才市场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所设课程要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注重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教材建设突出适应性,注重多渠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所谓面向岗位群的成人教育“双元制”模式,是指在培训过程中,始终以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的形成为目标,所有课程围绕岗位而设置,坚持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涵盖的各个职业岗位来确定知识和能力结构,并以此为依据设置专业岗位能力培养计划,以及为每个岗位能力培养所制定的课程体系和各个教学环节。并且在实践中,合理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办学的某些理念和方法,使成人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适应企业技能需求的变化,做到产业跟着市场走、专业跟着产业走、课程跟着工作流程走、教学跟着学生需要走、教材跟着课程需要走。  相似文献   

6.
从当前经济类专业人才需求特征分析入手,探讨了经济类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在人才培养上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岗位能力和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对通用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工学结合”模式下经济类课程体系开发的程序,并对如何开发岗位能力、行业能力课程和通用能力课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项目教学是新时期培养高职学生课程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岗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整个专业各门课程的核心能力。如何加强岗位能力的项目化商务英语课程改革,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8.
酒店管理专业是近年来本科院校设置的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如何把适合酒店岗位能力培养与课程设置对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行业岗位特点,把酒店服务岗位分为基本岗位和综合型岗位,在此基础上,根据岗位能力要求的不同,宏观上设置与酒店服务、管理、营销能力培养配套的课程模块群;微观上构建通识类课程、公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多层次课程体系.课程层次以学生能力提升为依据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课程地图具有系统性、岗位导向性、模块化、路径化等特点,应用于远程教育有助于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开放大学信用管理专业建设可采用“以岗位定位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课程模块为基础,以课程地图为指引”的设计思想,突出远程教育特色,针对具体岗位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李文雅 《教师》2013,(20):98-98
职业能力通常分为一般能力和岗位能力,现在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重视岗位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就对我们学生顺利进入岗位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建筑装饰设计"课程为例,阐述了这两种能力的培养是如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承载着与行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理论与实践教育.文章分析目前本课程职业教学的不足,提出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为本位,构建理论与实践“分模块”教学方案与“按岗分工”式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形成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内容教学相结合的职业化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以就业为目标,明确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岗位,提出以培养适应岗位能力为中心的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并从培养目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方面探讨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实现会计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要以明确职业岗位(群)为起点确定岗位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核心能力模块,并据此设置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14.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无损检测技术专业依照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合理定位培养目标,以“企业岗位调研→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确立”的流程,来确立课程结构,使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更强,目的性更明确,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关系更紧密.  相似文献   

15.
岗位胜任特征研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将沟通协调能力、岗位适应能力、钟新意识、信息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决策能力等岗位通用胜任特征有效融入到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建立渗透于通识课程、渗透于校园文化活动、渗透于专业课程,通过强化实训、强化实习的“三渗透”“两强化”持续养成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是高职服务于区域经济、实现企业对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谢高贤  刘玉凤 《考试周刊》2013,(52):160-161
市场营销岗位职业能力是在营销岗位上的人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目前,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营销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因此,必须从明确营销岗位职业能力,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促进营销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力的培养是通过课程建设予以实施的。通过对应知与应会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体系改革的探讨,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并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施针对性教育,侧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岗位能力和关键能力协同发展来适应专业技能岗位要求高、变化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铁路行业的发展,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必须紧跟铁路行业的发展步伐,转变原有课程设置体系,建立"分向定岗、产学结合、真岗实练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五大岗位群岗位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铁道运输的岗位能力要求与课程设置是密切相关的,其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通过对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专业能力与课程单元对应关系,构建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应根据高职人才培养要求,针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特点,从企业设置岗位和岗位能力分析入手,探索课程设置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职业能力的核心是就业者的岗位工作能力职业岗位能力是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高职教育首先要在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的设置上重新调整,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使教学内容贴近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教岗位之所需,学岗位之所用,达到提高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目的。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专业特点,对原来的“学科型”课程进行“课程综合化”改造,以减少课程门数、精简教学内容,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能力培养的目的。在教学环节的组织上,则应加强五年制高职的专业实践和训练,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