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公共品”是和“公共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因为拒绝权被滥用而导致的资源使用不足.在剖析了“反公共品”概念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高科技专利的“专利丛林”及其可能带来的专利使用效率浪费问题.最后,结合文献指出了高科技专利“反公共品”问题两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刘立春  漆苏 《科研管理》2015,36(6):119-127
跨国制药公司持有的中国药品专利并非全部符合中国专利法的授权标准。以2001-2012年跨国制药公司在华遭受的无效请求的专利为样本,结合制药行业特点从理论上探讨了可能会显著影响药品专利法律质量的专利特征。通过实证分析涉案专利的特征信息对法律质量的表达,并使用专利特征和专利最终被无效概率构建评估药品专利法律质量的回归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专利特征对制药行业专利法律质量的表达有别于其它行业,权利要求数、实施例数等5个专利特征对药品专利法律质量具有显著性影响;相同的专利特征对药品专利法律质量和经济质量的解释方向和程度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杨为国 《科研管理》2002,23(3):94-98
由于我国的专利法是将三种专利合并地写在同一个法中,由此在专利法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法律冲突,即对原则上要求三性的专利给予不同的审查制度和审批程序,专利法中的这种处理方式导致了专利法律条的严重冲突,从而也引发了在具体操作中无法解释的行政行为,导致了法律,法律的不严肃,作将其称为“一法两制”的冲突,本论证了专利法中“一法两制”的冲突与矛盾,透析了产生的原因,探讨并提出了解决与协调冲突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科技界流传着一个新词:垃圾专利。垃圾专利是说许多研究单位、课题组或个人对外宣称申请了多少多少件专利,而这些“专利”只是经过“申请”这一道手续,能否被授权、能否应用于生产、能否为别人购买都是无所谓的。专利申请人申请“垃圾专利”的目的只有一个:彰显自己成果的“创新性”。专利,本来是许多科技工作者梦寐以求的成果,一旦被国家授权,就表明了自己研究成果的新颖性、创造性。然而,当“专利”一词同“垃圾”一词结合后,便成为要丢弃之物,无用之物。一个研究机构如何防止产生“垃圾专利”?在这方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进行了探…  相似文献   

5.
专利转化中的"专利沉睡"及其治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利转化率低是阻碍中国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专利沉睡”是专利转化率低的重要体现。本文分析认为“专利沉睡”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各种制度条件的限制使专利持有人和专利需求方无法形成有效的专利转化收益预期,而且专利市场信息不完全、跨国公司的专利滥用和专利申请中的“泡沫”则进一步加剧了“专利沉睡”现象的出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解决中国“专利沉睡”问题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缘何八成"睡大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科研人员总数已达105万,居世界第二位;“十五”期间,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约4900亿元,是“九五”的两倍多。然而尴尬的是,目前我国至少八成的科研专利成果却没有实现转化。 近日,在一次科技座谈会上,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某知名研究所所长痛心地说:“国家每年给我们所里的经费好多亿,但取得的专利成果中,100个里竞没有10个能真正转化出来,不要说2年,就是10年之内,能真正实现转化的也就5%,95%还都在保险柜里锁着呢!”  相似文献   

7.
<正> 自《专利法》实施以来,蓬莱市的专利工作发展很快,一直处在山东省、烟台市的前列,多次受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被山东省评选为专利法实施十年来“山东省专利工作先进单位”,被烟台市科委、专利局授予“中国专利十年烟台专利工作十佳单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美国知识产权前沿(Ipfrontier)网站公布了“2006年度美国最高法院十大专利案件”。备受业界关注的凯斯乐(KSR)与泰利福(Teleflex“)显而易见性”案位居十大专利案件榜首;它莫西芬(Tamoxifen)反向支付反垄断案再度入选;影响面较大的医学免疫(MedImmune)公司诉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专利许可有效性规避案和安进(Amgen)公司权利要求重新解释(de novo Claim Construction)案均榜上有名。本文就“十大专利案件”作简要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9.
专利法律竞争是“明战”,更是企业问主要的法律竞争形式。例如.美国全部337案件中.约90%涉及专利。在美国联邦法院,高技术企业间的竞争也主要是专利竞争。例如.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3月19日间.摩托罗拉公司介入的全部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法律诉讼共69件.其中知识产权诉讼30件.专利诉讼25件,其余则主要是涉及消费者保护、员工保护的民权诉讼。  相似文献   

10.
那一年.30岁的民工魏青刚成为央视“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在十住获奖者中.魏青刚其貌不扬,走上舞台乐呵呵的.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身材略显瘦弱.一点也不“英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专利与商标》2007年第3期发表的“专利权利要求中功能性特征的解释原则探析”(以下称“探析”)一文围绕名称为“除臭吸汗鞋垫”的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案,讨论了功能性限定技术特征的两种不同的解释原则。其一是同时发表的北京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就该案这一问题给出的解释,即“该功能性限定特征的解释应当受专利说明书中记载的实现该功能的具体方式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金融专利新战略:"专利钓饵"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商业方法相关的技术创新给予专利保护逐渐在一些国家的实施和扩展,金融业逐渐开始运用专利来保护金融创新成果.与此同时,一种新的专利战略——“专利钓饵”战略在金融业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以美国金融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专利钓饵”战略的行为模式和内在机理.结合我国实际,给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5日报道,全球寻求找到对付“非典”病毒方法的努力已变成争夺专利权的竞争。破译造成这种疾病的病毒的遗传基因密码的加拿大科学家申请取得这方面的专利,而首先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这种病毒的香港专家也要求获得专利。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则要求获得发现“非典”病毒的专利。另外,美国一些制药公司,例如COMBIMATRIX公司,要求获得可以用于抑制那种病毒的60种药物的专利。提出申请专利的要求越来越多,反映了科学家和制药公司之间为了获得对付那种病毒的专利权展开的激烈竞争。一些制药公司已在生产检测“非典”病…  相似文献   

14.
对"专利最优保护期"生命周期模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技术创新学》一书中关于“专利最优保护期”数学模型做了几点补充,在专利经济寿命曲线的分段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跳跃曲线示意模型,并从这个角度尝试提出了专利扩散过程中“社会效益飞跃”断层的概念。认为“专利最优保护期”的研究除了要寻找最优保护期外,更要在分析专利的个人效益补偿方面做一定的定量分析,使得专利权的保护和随后的社会推广应在政府的辅助下,由开放的技术交易市场发挥积极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85年到2003年,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总量达308487件,增长了20倍,增长速度位居世界榜首。但另一个数据更51人关注,那就是我国拥有的80余万项专利,其转化率不足10%。转化率居“低”不“上”,与非职务发明无人问津、专利转化效益不高等密切相关,由此形成的非职务发明人普遍处境艰难的现状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对经济合作的作用,从全球多边层次、亚太区域层次、东亚次区域等层次,对两岸四地建立“中国自由贸易区”提出了“3 1”模式与双轨制结合的法律框架设想。  相似文献   

17.
《发明与创新》2006,(11):28-28
通过转让专利获取利益,是大部分专利权人梦寐以求的。但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想将专利转化为经济利益,对专利的宣传和推广必不可少。眼下就有不少犯罪分子专门注册成立所谓的“孵化”企业,以帮助宣传推广专利为名骗钱,这些人正是利用了专利权人急于推广专利这一心理上的弱点。“孵蛋”不成蚀把米福建人章致(化名)发明了一种编译方法并获得专利。2005年底,他接到一个叫李霞的人打来的电话,李霞自称是国科中联创新孵化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科中联)的工作人员,可以帮章致推广专利。从今年2月到5月,李霞巧立名目,先后要章致交纳了各种费用共计2.4…  相似文献   

18.
王春 《发明与创新》2004,(10):16-17
孔利明,人称“孔发明”。1951年出生,1968年初中毕业被分配到崇明农场,1984年进入宝钢运输部,现为宝钢股份公司运输部电气高级技师。孔利明从一名普通的电气工人成长为宝钢的技能专家,先后获得了“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国“十大自学成才标兵”、上海市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等多项荣誉称号,是上海职务发明专利第一人。  相似文献   

19.
试论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山行  胡海平 《情报杂志》2004,23(8):5-7,10
企业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竞争非常普遍,但申请商业方法专利却是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所没有明确的。通过追溯商业方法专利的产生过程,探讨了商业方法可专利性上的不同观点;在商业方法授予专利“三性”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其“创造性”的审查标准;还就我国对待商业方法专利的态度和商业方法专利审查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 自1985年我国实施专利法以来,高校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中的生力军,在专利成果申报、产业化实施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利用国家专利局检索系统光盘,通过检索获取的数据信息,从不同侧面分析了高等院校专利成果的数量特征、技术特征及法律状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