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2003年秋季开学的到来,全国已经有1642个县、市,近3500万学生使用新课程标准教学。新课程的实行为许多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就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的新要求以及教师教学观念的四个转变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概括近30年来国内外教学观念研究概况,提炼有效探测教学观念的研究案例与方法,并结合我国课程改革具体情况,进一步指出教学观念研究的发展态势以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学生活是教师在学校场域,以学生发展与自身发展为生存意义指向,以教学活动为表征的生命活动.教学生活之所以能够成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现实平台,原因有三:教学生活是教师的典型生存方式;教学生活具有实践性;教学生活具有非日常性.将教学生活作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现实平台,以教师教学生活的完善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对于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工程化""消闲化""行政化""技术化"病症无疑是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4.
反思:幼儿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长与反思 对幼儿教师发展成长的认识,我们可以借鉴Posner(1989)提出的教师成长方案:经验 反思=成长以及Doyle(1990)提出的"教师发展过程即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更新过程"这一观念.有关研究也表明:促使新手教师转变为专家教师的因素,不是他们的知识和方法,而是他们对学生、自己及自己的目的、意图和教学任务所持有的信念,是他们在教育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和批判反思能力.可见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的取向和理念便是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更新".  相似文献   

5.
林静 《教育科学》2013,29(2):44-50
研究通过调查与分析,设计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观念干预实验方案,通过目的性抽样,以4位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为个案,采用干预实验,研究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化,基于实验结果归纳出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化的3条途径和5个主要策略,为促进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上,要客观理解教师"个人主义"的优势,理性看待"教师合作"的利与弊,在教师"个人主义"与"教师合作"之间保持合理张力,才能根除人们对教师"个人主义"的狭隘认知,有利于"教师合作"有效开展,进而,打破教学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滞后现状。  相似文献   

7.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反观自省,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的批判性和建设性思考,是突破教师原有经验,实现自我超越和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反思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简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结合基础教育小学英语教育的改革,结合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耍,从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试论小学英语教师在知识、能力、技术、心理教育、管理、现代教育学等方面做出建构,以此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把它理解为:把教师视为有相当技术含量的专业人员,把教育教学视为专业,是教师群体专业化的发展和社会对该专业存在的认可。教师专业发展是由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推动的,而教师群体的发展则是以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为基础的,所以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涵,课堂教学水平是表征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授课的课前规划已经从经验型的教案撰写转化为科学化的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的过程正逐渐成为其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过程,这凸显了教学设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力量。教学设计是针对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教学问题研究"怎样教,才更好"的操作问题,其实践性特征相当明显。实践证明,教学设计从实践上强化了教师实施教学的目标意识,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畅通了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路径,形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常态方式,搭建了教师合作发展的研究平台,为新形势下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载体和渠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史金霞 《教学随笔》2007,(12):11-13
一、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反思使教师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通过反思,对那些在日常中我们意识不到的教学行为、没有深思的教学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反思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所以,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坚持经常性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2.
莫剑中 《职教通讯》2016,(26):63-65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迫使教师专业发展以适应开放的教学环境。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了和谐共生、自由平等的交流环境,教师在共同的愿景下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在反思、探究、实践中分享自己的教学感悟,提高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专业发展的"四度"评价体系也为教师尽快融入开放式教学环境厘清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反思性教学立足实际,审视教学活动,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文章基于wal-lace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反思模式,分析了大学英语实施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环节,并阐述了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实现从"教书匠"到"教学专家"的跨越式专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反思特指教师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 ,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质疑 ,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 ,进而不断自我完善 ,自我建构。教师通过反思 ,不断研究、改进、优化教学行为的自我完善过程 ,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反思能力对教师专业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一般认为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两方面 :一是理论方面 ,即教师应具有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 ;二是关于实践知识 ,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其相关的知识 ,这些知识是应变能力、感受学生学习需求的能力基础。现代社会要求教师能终…  相似文献   

15.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能够体现出教师专业的"专业特质".教师的教育实践与反思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一般经历"分离"、"初步形成"、"融合"与"个性化"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时间与发展方式都具有相应特征.  相似文献   

16.
数学专业实习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足表现在:基本功不扎实,教学准备不充分,教学目标不完整,活动方式不丰富.数学专业师范生MPCK发展"五步曲"为:树立自信,夯实基础,更新观念,发展MK、PK、CK和TK,发展MPCK(MK、PK、CK和TK的实践融合).数学专业师范生MPCK发展的"五步"并不是分离、静态的线性过程,而是交叉、渗透的循环过程.教师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师范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17.
郝德贤 《高教发展与评估》2023,(2):63-70+121-122
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主体功能是促进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正经历从重视组织建设向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释放的转型。当前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回归主体功能的过程中存在重硬件建设,轻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力提升;重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价值取向,忽视基于教学实践情景的生态价值取向;重行政管控功能,轻教学学术引领功能;重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支持,轻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关切等问题。基于组织动力结构理论,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需要确立以教学文化革新为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以“学教”发展的理念为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驱动力;以教师参与行为提升作为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动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Wallace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反思模式,分析了大学英语实施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环节,并阐述了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实现从"教书匠"到"教学专家"的专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教学自我诊断能力是教师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内省、检查自己实际表现和行为的能力,是判定自身症结所在及其对发展情况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历程,它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学自我诊断实质上是一种内在激励,它与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共同构成了教师的"自主发展"。这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发展的本质所在,其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开课一般都是授课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规范,且往往展示自己教学的宝贵经验或创新之处,因此具有很强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师发展——“教学学术”的维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教师发展(Faculty Development)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学工作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论文借鉴欧内斯特.博耶所提出的"教学学术"的相关理论,指出大学教师发展的核心在于"教学专业"的发展,而教学专业发展的关键则在于以重构学术内涵为切入点,牢固确立"教学学术"的观念;认真处理好"教学学术"与专业科研和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自觉加强关于大学教学本身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