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简称。"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标过程。"三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那么如何在学校开展"三生"教育呢?一、强化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老师和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地方是课堂,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主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在子女的"三生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三生教育"观,把握生命教育中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内涵,培养子女的生存技能,树立积极的生活信念,教育子女体验"三生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子女进行潜移默化的"三生教育"。  相似文献   

3.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在学校对学生实施三生教育是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的重要决定,对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挖掘其它各门课程中有关‘三生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有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从2008年起在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三生教育",受到了国内国际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2009年5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中国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论坛",这标志着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和教育模式的诞生。"三生教育"是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学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当下的教育在重视“何以为生”之时,却忽略了“为何而生”这样一个终极的教育目标。对物质追求的迷失和生命意义的缺失,生存压力的增加和生活意义感的消失,人际关系的淡薄和孤独感的产生,功利主义对教育的统治和理想信仰价值的弱化,我国特有的忌讳死亡的观念等,使得生命教育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亟需重视。生命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和感悟生命的意义。通过建立生命至上、生命平等的科学生命观,开设生命教育课,让学生在生命情境中体验生命的宝贵和力量,把生命教育置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以期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合称,是近年来在教育界颇受好评的一项大型的德育工程。"三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如何正确理解"三生"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并内化为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种教育是一种审慎的教育,审慎即是对人生的不断反思与追问。"三生"作为人生的三个组成部分与境界层级,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三者既是教育的前提与条件,更是教育的对象与旨归。文章拟对生命、生存、生活三个概念在哲学的视野下做必要的理论阐明与逻辑澄清,从而为能够更好地开展"三生教育"做好学理铺垫。  相似文献   

7.
一、三生教育的科学内涵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存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存的知识与技能,培养生存的本领和意志,理解和把  相似文献   

8.
"三生教育",即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一、利用信息,体验"三生教育"教师应培养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引导学生认识到"三生教育"的意义,不断让学生感知真善美,逐步懂得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快乐生活。那么,在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渗透"三生教育",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三生教  相似文献   

10.
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即"三生教育",作为云南素质教育创新的一项教育教学改革举措,高职院校"三生教育"应具有不同于普通院校的自身特点。从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从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体验;从活动环境的企业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并以此为切入点,渗入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教育。只有这样,高职院校"三生教育"的开展才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的生命是生物性生命与人文性生命的结合体,与其他动物的生命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类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追求着高质量的生命,即追求生物性生命的安全、健康与长寿,追求生命体存活过程中的快乐与幸福,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追求生物性生命消亡之后人文性生命的传布与不朽。从生命质量的视域看,"三生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存观、生活观和生命观,是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全面推行"三生"教育是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系统教育工程,实施"三生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标志着我省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落实和体现。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是生命健康的重要组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机渗透“三生教育”的生命关怀、生存关怀与生活关怀理念有重要的意义且具备可行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三生”关怀的实现需要做到:1.树立现代健康观,关注学生身心和谐与全面健康;2.树立人本理念,强化生命意识,提升生命质量;3.加深文化蕴涵,为“生命意义”的培育开辟沃土;4.构建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相似文献   

14.
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三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生教育”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过程。高校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社会实践是最有效的载体。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越来越多的教 育者认识到生命活动对教育的作 用,在教育过程中力求达成教育和生命活动的一致性、和谐性,人们在研究教育规律、制定教育方略、实施课堂教学时越来越注重生命活动特点,重视生命教育,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关爱学生生命,尊重学生个性,遵循生命发展规律,并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生命态度。 一、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尊重生命规律 地理教学作为一种具体的教育活动,在操作过程中同样要重视生命活动的特点,以不侵犯学生个性为原则。也只有尊重生命规律,注重教育方式的平等、自由、民主,力求课堂教学和生命特点的和谐统一,才能培养出有个性、有健康而丰富的情感、有创新能力的普通人,才符合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所谓“三生教育”,通俗地理解即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时代要求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过程。在幼儿园进行“三生教育”,可以让幼儿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可以引导幼儿珍惜生活,身心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三生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近年来在高校开设的两门独立的课程,二者在课程性质、内容体系等方面各有其特点。从教育的目的来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体现着揭示生存意义、实现生命价值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本质特征;从教育的内容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三生教育"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充分挖掘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内容,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正>"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有效地对农村小学生实施"三生教育"呢?"三生教育"是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  相似文献   

19.
一、对幼儿开展“三生教育”的内涵 “三生教育”以学生为本,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系统教育。对幼儿实施“三生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认知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反思不断发生的生命极端现象,意义的失落、教育的"纯工具化"理性成为生命失落的根本诱因,因而引导学生"为何而生",帮助学生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也就成为了生命教育的本质规定。由此,教育要唤醒生命之爱,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积极展现中赋予生命以意义;提升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在省察自我中发现生命的意义;涵化生命情感,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培养坚强意志,引导学生在挑战痛苦中实现生命的意义;激发责任感,引导学生在创造性劳动实践中开创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