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春霞 《教师》2014,(13):112-113
幼儿园的写生能较好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它要求幼儿自己主动地去观察、发现,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大胆地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在一学期的写生活动开展中,我们带领幼儿一起从迷茫到一知半解再到豁然开朗,逐渐走进这写生画的城堡中。一、适当的引导,启发幼儿学会写生方法写生的灵魂在于观察,  相似文献   

2.
刘琪 《福建教育》2010,(3):15-16
所谓创意写生,是指幼儿在自主观察了解事物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种不同表现手法,创意地表现写生事物。它不用背着画板到室外去真实地再现绘画,而是把写生作为一种观察手段,创意才是绘画的灵魂。创意写生,即在尊重幼儿心灵的基础上,鼓励他们把看到、想到的世界通过内心的创意想象,自由地表现出来。那么,我们该如何指导幼儿创意写生活动呢?  相似文献   

3.
写生活动有利于发展儿童自身的自主性,更尊重儿童绘画自身具有的自主发展、自主调节的自组织性。写生教学教具可以在三维与二维之间,为幼儿的感知、观察、想象、表达、创造提供现实的媒介与桥梁,通过运用教具突出外在形式特征,催发幼儿审美感知;运用教具展示多角度,丰富幼儿记忆表象;运用教具展示多角度,丰富幼儿记忆表象,帮助幼儿学会提取写生对象的轮廓线,可以较好地解决幼儿写生画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升幼儿的写生技能。  相似文献   

4.
观察是创造的基础,它可以帮助幼儿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领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在绘画活动中,如果忽视了观察这一环节,幼儿对物体的整体形象缺乏认识,无法获得清晰的视觉形象,“摹仿”就无从展开,更谈不上想象与创造了。只有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幼儿才能画出有趣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画。下面是我引导幼儿开展的一系列观察写生活动。 一、多角度的观察写生自然界多姿多采,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原动力,这也是观察的基础。所以在选择上幼儿观察写生的对象时,我首先考虑幼儿感兴趣的、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指导他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描绘它们。让幼儿从小懂得任何一样物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而且会看到不同的模样。1.多角度人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有个习惯的角度。摩托车是平时常见的交通工具,一般的印象就是车向前行驶时侧面的模样,那么从前面看是什么样?从后面看又是什么样?幼儿平时可能不注意,我就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写  相似文献   

5.
幼儿写生活动采用观察—发现—写生—创作的流程,以游戏化的活动设计、简单适宜的内容选择、观察欣赏为主的自主创作等多种有效策略开展写生活动,让写生真正成为对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展示美的最有效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正【设计思路】组织幼儿开展写生活动,教师至少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引导幼儿写生?该怎样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与写生?根据日常的观察,我发现本班幼儿的绘画现状是:对花盆比较熟悉,曾画过相关的装饰画;大部分幼儿擅长画圆形的东西,如气球、泡泡、花等;幼儿模仿能力强,有的幼儿绘画喜欢模仿同伴的作品。根据本班幼儿已有经验和绘画水平,我选择了仙人球供幼儿写生,主要是基于以下  相似文献   

7.
郑伊凡 《教师》2023,(2):93-95
优美的户外环境与多感官刺激让写生活动受到了幼儿的欢迎,这种户外的绘画活动既能满足幼儿接触大自然的需要,又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文章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结合莆田市仙游县第二实验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利用园区户外艺术小花园,为幼儿构建良好的幼儿园户外写生环境,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并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幼儿园户外写生活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自画头像激发幼儿对写生活动的兴趣 对于中班刚接触写生的幼儿来说.我让每个幼儿带一面镜子.自我观察,自由观察自己的样子并和同伴自由交流。幼儿在观察时都觉得很有趣.一边看一边聊着:“你看我是双眼皮”.“我这儿长了一颗痣”.“我的头发像小剌猬”.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开展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通过幼儿行为的观察与分析,能够提前预判幼儿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障碍,同时也便于教师积累经验,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广大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观察的内容,也应该运用科学的观察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0.
幼儿临摹画是模仿范画作画,幼儿写生画是照着实物作画,即让幼儿面对特定物体或场景,通过观察,把看到的形状特征画下来。幼儿写生画的对象以数量少、形状特征明显为宜。写生画的教学过程,一般是引导幼儿观察写生对象,分析形状特征,示范重点写生对象的作画步骤和描绘方法,然后把示范画拿走,不让幼儿临摹,而要求看着实物作画,能画得“有点像”。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幼儿添加有关内容。例如写生“挂着的一串葡萄”,要求在画好一串葡萄基础上,添加藤、叶、葡萄以及蝴蝶、蜻蜓等。又如画“一个花坛和种着的花草”,要求画好花坛花草后添加树、房子、小动物、人等。因为幼儿写生,也还有着想像作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幼儿到六七岁以后,他们的绘画开始由纪录阶段向写实阶段转变。这时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培养幼儿的写生兴趣进一步提高其绘画能力。但是,有人认为幼儿学习写生难度大,并会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其实,幼儿从第一天握笔开始,就是一种“最为原始的写生”。比如在圆脸上画许多卷卷,他就称之为妈妈,幼儿的这种表现可以说是一种不自觉的写生过程,因为他不断地接触母亲卷发是母亲留给他的最显著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在许多人眼中,幼儿绘画作品就是色彩斑斓的自由画、想象画的代名词,写生似乎是中高年级学生或者是专业美术工作者才胜任的事。其实不然,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幼儿也完全可以尝试,写生不仅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绘画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3.
自行车是许多幼儿生活中的游戏伙伴。选择自行车作为绘画主题,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生活中的事物,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融入艺术创作中。对于幼儿来说,自行车主要特征明显,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丰富,有想象的空间,这有利于幼儿在观察、欣赏、创意写生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4.
答:可以先在家中进行,画一些简单的物品,如茶杯、玩具、花瓶、学习用具等,再往后可画家中一角,如房间一隅、厨房一隅,也可利用节假日带上画板到公园写生,做到寓画于乐。我们提倡幼儿画写生,主要目的是让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深入到更广泛的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去描绘,把对事物的各种感受在绘画中表现出来,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分析与理解能力,同时也提高孩子的绘画和绘画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观察是指对事物进行仔细地察看、了解。对幼儿来说观察是认知的开始,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所阐述的就是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应该怎样引导幼儿观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相似文献   

16.
为继承、学习我国具有优良传统的国画艺术,全国统编幼儿园《美术》教材中安排了水墨画作业。教幼儿学习水墨画应以写生为主。因为写生是幼儿认真观察事物,积极进行思维,然后充分表现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1)首先教会幼儿握毛笔的正确姿势。进行一段时间的笔墨练习,可在毛边纸上用水墨画线条,画圆圈,用浓淡不同的墨色涂一些简单的物体。  相似文献   

17.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写生画是幼儿十分喜爱的绘画形式。多数家长认为写生绘画必须依赖专业教师,自己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其实,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能够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选择合适的题材,在写生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正确地评价幼儿的作品,为幼儿作品提供多种展示的途径等策略,有效提高幼儿的写生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教学形式越来越多。因此,在美术课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几种学习内容的相互渗透与结合,有益于儿童创造性的培养。 1.观察、写生与创作相结合 观察、写生是绘画的基本功,教师应该在教儿童绘画的基本功的同时,允许他们进行充分的想象和创造。完全真实、客观地描绘对象,不应该作为我们评定儿童作品的最高标准。边写生、边创作,就象画家吴冠中讲的,是一种就地采矿石,就地冶炼的好方法。写生与创作,在小学美术课中不要划分得过于清楚,应该互相渗透,在写生中有创作,在创作中有写生。 2.绘画与工艺制作相结合 绘画是美术课中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绘画与工艺制作相结合就意味着要提高儿童动手操作能力和对材料的选择能力。绘画与工艺制作相结合,能产生一些新的效果。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不仅显示了儿童的创造才能,也会培养孩子们新的审美观念。 3.个人创造与集体创造相结合 儿童创造才能要在一定的条件与环境中才能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前幼儿园写生画活动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写生活动形式、内容、频率等受到局限,无法体现写生活动对幼儿艺术能力发展的推进作用。因此,尝试通过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通过艺术之旅亲身欣赏与感受自然环境及人文景观之美,进行体验式写生活动,梳理出了体验式写生活动的组织及开展策略,为幼儿写生活动赋予广度与深度,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树立自信心,使得幼儿的想象更大胆、丰富。  相似文献   

20.
树,是幼儿绘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有的教师教幼儿画树只是把树作为背景,或用来衬托主题,或用来丰富画面。而且备年龄班的幼儿几乎都学画同一种造型的树,如、。树的颜色也规定树干和树枝为咖啡色,树叶为绿色。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忽视了幼儿对树的观察,限制了他们对树的表现形式,因而不能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我认为幼儿学画树,不应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应该是一种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观察力与绘画技能协调发展的途径。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们以大自然为课堂,采用观察写生、收集装饰、欣赏、创作、游戏等方法,设计并组织了以下几个画树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