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修订后实施的香港特区《图书馆规例》,以更适时的状态为香港特区公共图书馆的健康运行保驾护航,它是"一国两制"在图书馆制度领域的很好体现,对我国图书馆立法、地方图书馆法制建设及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完善,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介绍了香港特区公共图书馆的概况及其管理组织架构,解析了香港特区《图书馆规例》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10,(33):12-12,14,16,18
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28日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提交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和立法会两个产生办法修正案草案,分别予以批准和备案。  相似文献   

3.
轩涛瑞 《大观周刊》2012,(45):114-114
香港特区的国际人权公约监察机制具有自己独特内容,也正是这些机制的建立与相关主体的共同努力,使得香港特区的国际人权公约获得良好地执行,更深层次上而言,其充分保障了香港特区的公民人权。  相似文献   

4.
2006年9月5日香港<东方日报>"新闻功夫茶"发表了评论<百擒百纵壹淫媒明罚暗赏犯众憎>措辞严厉地批评香港壹传媒及其旗下多个传媒,节选如下:① "壹传媒百淫不悔,荼毒香港,昨日又添新罪行.特区官员明罚暗赏,轻判壹传媒,纵淫为患,漠视民情,又演出一幕丑剧.香港市民看在眼里,恨在心头,至今终于知道壹淫媒所以肆无忌惮,屡罚不改,系有人包庇纵容所致.香港街头充斥淫亵刊物,香港沦为淫亵特区,系因为特区法治不彰,自甘堕落."  相似文献   

5.
1999年 10月 2 0日至 30日 ,由国家档案局统一组织的中国档案代表团一行 2 1人途经泰国 ,对新加坡、香港特区的档案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笔者有幸成为代表团成员 ,随团对新加坡、香港特区的档案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时间虽短 ,但新加坡、香港特区的档案工作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就学习考察情况作一介绍 ,以飨读者。一、新加坡、香港特区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新加坡原是英国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被日本侵占 ,战后英国人将新加坡从马来亚分割出来。196 2年 9月 1日 ,新加坡经过全民投票加入马来西亚。 196 5年 8月 9日新加坡脱离…  相似文献   

6.
1996年12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在港选举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特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董建华当选。16日,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国务院令,任命董建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于1997年7月1日就职。这是香港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第一个由港人选举产生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出任香港最高行政首长。 英国占据香港以来先后向香港委派过28任总督,他们都是英王的代表。是中国政府决定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  相似文献   

7.
香港商务印书馆10月23日举行酒会,庆贺商务印书馆百年馆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发来贺词,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姜恩柱、副社长张浚生出席酒会。  相似文献   

8.
《东周刊》因为裸照风波而写入了香港传媒史:它成为第一个因为报道而停刊的杂志,有人预言,此事会催生香港特区法第23条的出台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8月5日上午,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档案局局长刘汉彰先生、香港历史档案处主任朱福强先生、香港总档案事务经理陈达权先生组成的香港特区档案代表团,在拜会国家档案局的领导、参观在京的档案机构期间,专程考察了市档案馆,受到馆领导和干部职工的热烈欢迎。这是香港...  相似文献   

10.
浅谈传媒与社会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0月30日香港出版的《东周刊》在封面刊登一幅影星的裸照,引起香港各界的强烈谴责。事发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公开谴责这一事件,他对新闻界指出,《东周刊》事件抵触了香港社会的道德价值,引起社会人士的公愤。在一片谴责声中,香港《东周刊》被迫停刊。与此相类似的现象还表现在媒体对歌手高枫去世与有关PCP肺炎的报道上,媒体对其疾病的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8月5日上午,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档案局局长刘汉彰先生、香港历史档案处主任朱福强先生、香港总档案事务经理陈达权先生组成的香港特区档案代表团,在拜会国家档案局的领导、参观在京的档案机构期间,专程考察了市档案馆,受到馆领导和干部职工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2.
肺炎袭港     
对被称为“夺命”肺炎的侵袭,特区官员表示:香港有有效的疾病监控系统,旅客可以放心来港  相似文献   

13.
港商西行     
有“富豪团”之称的香港特区西部访问团五月下旬展开了西部之旅,引起世人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香港特区劳工处负责人说,根据统计处1999年6月的调查,印刷业的就业人数和厂商单位已攀升至香港制造业的首位,共有4972个工厂企业,雇佣44706人。与1998年相比,机构上升1.9%,从业人员上升6.1%。这位负责人还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香港高素质  相似文献   

15.
新闻阅评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能简称"特区"7月1日,某报在报道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的盛况时,均在标题上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简称为"特区政  相似文献   

16.
参考资讯     
半月掇闻石宗源署长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港会面应香港联合出版集团的邀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一行6人,于7月19日“香港书展”开幕前夕,专程考察香港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石宗源等人此次香港之行,除参加“香港书展”开幕式之外,也将实地考察联合出版集团的出版、  相似文献   

17.
"香港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永不言败’。这个精神,香港会继续保持下去"近日,本刊记者随"中央媒体赴港采访团",采访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自称"饮的是香港水,流的是香港血"的他,向记者细数了回归十年来香港的大事小情。中国新闻周刊:你怎么看香港这十年?曾荫权:现在的香港,比九七以前更坚固,更成熟,更了解自己将来的道路应该怎么走。  相似文献   

18.
对建立『西部文化产业特区』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何 《当代传播》2005,(2):34-35
本文通过比较"西部文化产业特区"与深圳、浦东"经济特区",香港、澳门"政治特区",提出"现成优势"观点,试图论证在缩减东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差距的语境下,西部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不是西部发展文化产业较之于东部的优势。建立"西部文化产业特区"应首先挖掘和创造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成优势"。  相似文献   

19.
杨何 《声屏世界》2005,(9):44-45
本文通过比较“西部文化产业特区”与深圳、浦东“经济特区”,香港、澳门“政治特区”,提出“现成优势”观点,试图论证在缩小东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差距的语境下,西部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不是西部发展文化产业较之于东部的优势。建立“西部文化产业特区”,应首先挖掘和创造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成优势”。  相似文献   

20.
孙华  蔡尚伟 《新闻界》2005,(3):94-94,96
本文作者此前提出的“西部电视特区论”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但其中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西部电视特区论”即等靠要思想。本文从剖析将两者等同的认识误区入手,通过对“西部电视特区论”这一观点产生的环境、“西部电视特区论”的核心与特区精神、“西部电视特区论”与两个大局论的关系逐一进行阐释,以澄清西部电视发展理论中的一些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