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产能预测是一种对储层产油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技术,也是测井界的一项技术难题.对于中、高孔渗油藏,油水渗流基本服从达西渗流定律,产能预测相对简单.而对于特低渗透储层而言,渗流机理十分复杂,产能预测难度很大.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东部油层.泥质含量较高,属特低渗透率油藏,致使开发效益较低,产能预测问题更加突出.论文从低孔渗油田致密砂泥岩储层孔渗低、泥质重特征出发,首先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提取与产能密切相关的地质参数,进而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Fisher判别法,将储层分类建立产能判别分析模型,实现产能预测.  相似文献   

2.
广利油田纯化镇滩坝砂岩储层岩性复杂、厚度薄、层内非均质性强,高、低电阻率油层并存,油、水层识别难度大,复杂的地质条件给测井评价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响着测井解释及试油的成功率。利用岩心分析资料及测井资料,对储层“四性暠关系及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原因进行分析,建立6种不同类型油层的测井识别模式,为该区滩坝岩油层评价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通过试油验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特低渗油层有效厚度划分标准,针对特低渗储层的地质特点,将地质、钻井、录井、试油等资料信息与测井资料相结合,以油层取心资料为重点,以试油资料为依据,结合岩心化验分析资料,进行综合研究,解决了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储层参数解释和有效厚度划分的问题,有效层判识符合率总体在90%以上,满足了储量计算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测井信号以准确识别储层含流体性质,并评价其油气生产能力,对测井曲线信号进行隐周期分析,利用测井数据周期图的差异对储层的流体性质进行判识.通过对某油田的测井数据进行处理,证实这种方法比较有效,提高了测井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在安塞油田实施剖面剩余油测试的RMT碳氧比测井、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脉冲中子坤子测井测试原理的介绍,重点分析了三种剩余油测井资料成果分析以及地质应用,并对这三种剩余油测井技术在安塞油田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脉冲中子.中子测井更加适用于安塞油田底孔、低渗的储层特征。  相似文献   

6.
针对G393区块储层存在非均质性强、低孔低渗等特征,综合地震、测井、地质、油藏等学科对该地区储层进行了精细地质建模。在构造模型的基础之上,结合沉积微相研究成果,建立了各小层的沉积微相模型;并利用相控建模技术,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了各小层的储层物性模型,描绘出储层内部各种非均质隔档,确定了影响开发效果的各种地质因素,指出了有效的调整挖潜位置,为井位优化部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常规测井解释的基础上,结合成像测井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哈6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表明,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主要集中在一间房组及鹰山组,储层基质孔隙发育较差,裂缝和溶蚀孔洞较发育,储集空间主要为洞穴型、孔洞型、裂缝型、裂缝-孔洞型。通过成像测井与常规测井、岩心资料进行标定,提出了各类型储集空间的成像测井识别标志,克服成像测井解释的多解性,为今后对未取芯井段利用成像测井准确识别井下地质特征奠定基础,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工区储层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物性较差,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目前对储层沉积微相类型不确定.为了更有效的开发该区块,从区域地质资料出发,利用岩心颜色、沉积遗迹构造、岩心粒度特征及古生物标志等岩心相标志,结合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对正270区长6地层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正270井区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的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并且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是本区占主导地位的骨架砂体.同时探讨了研究区沉积相和油气成藏的关系,为进一步勘探和开发目的层提供了地质线索.  相似文献   

9.
利用测井资料评价泥页岩的早期,主要专注于评价其封盖和生烃能力。随着泥页岩油气藏成为我国能源工业勘探开发的新领域,利用测井资料评价泥页岩油气,主要围绕"生成基础、赋存条件、资源丰度、产层能力"等问题,进行泥页岩油气储层质量和完井质量评价,寻找储层甜点。以LJ地区完钻井中获取的大量岩心实验数据为基础,通过刻度各类测井信息,建立岩电转换关系,形成描述和评价岩石矿物组分含量、物性、含油性、地化等地质参数的计算模型,并在LJ地区资源评价和勘探部署中得到较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水淹层测井解释评价的关键在于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及储层原始含油饱和度计算的可靠性,二者结合所计算的驱油效率或含水率是划分储层水淹级别,对水淹层进行定量评价的根本依据。目前水淹层测井评价精度不高,容易导致解释失误,采用新的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势在必行。通过对新提出的使用径向电阻率比值计算储层含水饱和度公式在西北某油田开展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结果表明,使用新的含水饱和度计算公式,能够解决油田水淹层的评价问题,根据建立的标准,可直接使用所计算含水饱和度资料对水淹层进行分级评价,不需要计算驱油效率等。水淹层解释符合率提高到85%以上,提升了常规测井资料在水淹层评价中的重要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在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以及注水的深入研究中,发现在有些注水井井区内,部分注水井尽管生产正常,但对应的油井一直没有见效,储层裂缝则成为说明这些注水井井区无效(或低效)注水的重要依据,而有效识别裂缝则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文章介绍了裂缝识别的几个方法,包括见水动态分析法、注入压力动态分析法、微地震裂缝检测和同位素示踪剂法。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低渗透非达西渗流带Stefan条件的动边界模型并且将动边界问题理论解的存在性转化为某一积分变换的不动点问题;然后提出几个重要命题,最后利用不动点定理和极值原理进行证明,这几个命题为证明模型理论解的存在惟一性,并进一步讨论模型数值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In the phase of field evaluation, the changing of interwell reservoir may be out of control if the geological model was built only on well data due to few existing wells. The uncertainty of the interwell reservoir interpolation based only on well data can be decreased by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geological, logging and seismic data, especially by using highly relative seismic properties from 3D seismic data adjusted by well point data to restrict interpolation of geological properties. A 3D-geological model which takes the sand body as the direct modeling object was built through stacking the structure, reservoir and water/oil/gas properties together in 3D space.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际走访工地现场调查,并结合国内、外对低碳建筑指标体系的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建筑工程各个阶段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得出低碳建筑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在测井储层参数研究中,需要将测井原始数据、中间成果数据、最终结果数据图形化,以指导用户进行测井储层参数研究的全过程·对这些图形结果进行了抽象和分类,论述了图形底层的设计,描述了该底层的逻辑结构·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埕岛油田东营组属于海上低渗透区块,在多年以来的作业过程中,储层伤害严重。通过一系列的室内试验,找出该储层潜在伤害因素主要为水锁和贾敏效应引起的水伤害,其次为粘土矿物膨胀引起的水敏伤害。针对不同的伤害因素,确定了作业人井液中的添加剂种类,并对添加剂进行优选,得到一种低伤害入井液。此作业入井液可将综合伤害率控制在10%左右,油层保护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转变生活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属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是继农耕与工业文明后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又一次质的飞跃。但目前我国存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高碳生活方式,如何转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如何减少单位GDP能耗、降低能源碳排放强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已经成为全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低碳生活方式走向低碳经济是人们为自身生存与发展提出的必选之路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