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图书馆尚未充分利用私人慈善资本.图书馆界应抓住目前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契机,以合办图书馆分馆的方式,保证私人慈善资本长期稳定的投入.大、中型公立图书馆应主动作为,根据投入、兴趣和影响力三方面因素选择合作对象,通过与慈善人士签订书面协议,形成利用慈善资本的有效监督机制.要坚持公益性、规范化和尊重私人的合作关系,建立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相互配合的信任机制,采取对称性互惠的资源配置方式,并成立图书馆私人基金会.同时,在政府和行业层面应进行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把图书馆事业推向一个广纳私人慈善资本、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建设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至2008年底,厦门市图书馆已在全市建立了10个分馆,31个图书流通点,基本形成了以厦门市图书馆为中心馆。覆盖全市各区的分馆为骨干,依托社区、农村、企业、部队图书室为图书流通网点的图书馆服务网络。本文对2008年厦门市图书馆分馆工作作了较为全面的概述。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是不改变各参与图书馆的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以上海图书馆为总馆,区县、街镇等图书馆为分馆.利用网络实现全市图书通借通还的-种服务模式."一卡通"几年的运行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称赞和欢迎,但目前还存在如区县馆少儿图书无法实现"一卡通"等问题.闵行区图书馆经过与上海图书馆的共同努力,成为探索解决少儿图书借阅难题的第一家分馆.  相似文献   

4.
以遵义县图书馆为中心在乡镇建立分馆、在村建图书流动站的图书馆建设模式,办出了特色、取得了成效,我们要借鉴“遵义县模式”的成功经验,来建设我省乡村分馆与图书流动站。  相似文献   

5.
首先分析了高校分馆相对于中心图书馆、资料室的优势,以探讨高校图书资料室分馆化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教育分馆为例,分析当前分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并提出了分馆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了以读者的视线为主线,从读者进入图书馆开始到离开图书馆的全过程角度,以外语图书分馆为例,描绘了一个高校外语图书分馆的形象模式,并且指出对于分馆环境设计一定要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抓好软硬二个环境的设计。为读者创造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安静的借阅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区中心图书馆建立地区图书分馆的作用与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思考,展望地区图书分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从图书馆分馆的特殊性出发,在分析了当前大学图书分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树立大学图书分馆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人本管理理念,核心是要建立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机制。并从人力资源优化互补等方面探讨了图书分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意义]评估高校专业分馆馆藏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情况有助于合理配置馆藏资源和购置经费,缓解高校图书馆经费缩减、纸本文献借阅率下降、电子资源购置成本上涨等问题。[方法 /过程]利用数据可视化软件Tableau对馆藏图书的入藏和借阅数据、用户信息,以及图书采访和学科认证等业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基于计算结果从入藏、总借阅、高借阅和学科保障4个维度构建专业分馆馆藏图书资源评估体系,并以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分馆10年中文图书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结论 ]验证了评估体系适用于专业分馆馆藏资源评估的可行性,评估结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同时为图书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助力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思路和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最近,厦门市图书馆华厦学院分馆正式开馆。公共图书馆与高图书馆合作设立分馆,这在福建省尚属首例,不仅使厦门市图书的社会服务范围得到延伸与拓展,也让高校师生可以及时享用市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村学生阅读面缩小,于素质教育非常不利.建议突破门户限制,重新整合农村图书资源,构建新的乡镇图书室,并实行以县馆为中心的分馆制,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潜能,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模式在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已形成多样化特点.为了探索、比较何种模式才能因地制宜的生存发展,温州市图书馆在过去十余年积极思考、实践拓展特色图书分馆延伸服务的发展问题,尤其在温州特色图书分馆、温州老年图书分馆的举办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元月11日,乘着新年柔合的春风。云南省图书馆与省第一女子监狱共同合作建设的图书分馆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继去年11月省馆在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建立图书分馆之后,又一次将对外图书流通点建到监狱系统内。  相似文献   

14.
1、省图书馆:台湾有台湾中心图书馆和台湾中心图书分馆二个(下称中心馆和分馆)。中心馆1934年建于南京,1948年搬迁到台湾,1955年重新开放。分馆的前身是台北图书馆,于1973年与中心馆合并,但分馆或多或少还保持了它原有的独特风格,两图书馆直接受教育部门领导。除了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以外,中心馆的作用是图书馆的图书馆;按法律规定,中心指定为收藏呈缴书的储藏图书馆;不仅要负责全台范围内的图书馆事业发展工作,而且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图书分馆为例,梳理馆藏俄文文献收藏历史,分析俄文图书馆藏特点与建设困境,探讨未来俄文资源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学科分馆的模式整合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刚 《图书馆学刊》2009,31(1):75-76
从整合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的视角,来探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问题。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现状和性质,分析整合的可行性和条件,最后提出了高校学科分馆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合并高校图书馆分馆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分馆制的发展,论述了合并高校图书馆分馆制与一般大学图书馆分馆制的区别,合并高校建立分馆制的意义和作用,阐述了目前合并高校分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合并高校分馆建立的条件,最后对如何加强合并高校图书馆建设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8.
以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分馆中文图书的零外借情况为数据源,通过对其馆藏总体、逐年统计、类目细分等零外借率的统计比较分析,提出降低零外借率、馆藏优化的策略:重视并加强文献复选工作,定期开展有关读者阅读需求的调查活动,图书馆加强纸本图书的阅读推广,提高图书采选质量等。  相似文献   

19.
分析松江区镇(街道)图书馆现状,研究基层图书馆的发展思路,探索上海市区县图书馆街道(镇)图书分馆模式的体制.  相似文献   

20.
洪范五先生是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该文以档案为基础,阐述了洪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十年里,在图书馆业务规范建设、创建新型图书分类法、完成图书整编、注重人才培养、倡导资源共享理念、建立完整的总馆-分馆体制、积极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等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