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针对英语语音教学研究较少关注汉英两种语言在语音层面的差异问题,分析了汉英两种语言语音系统方面的差异,列出了英语在音位、音节和超音段等方面与汉语的主要区别,提出了在英语语音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汉英两种语言语音系统差异性方面的学习,从而有效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音水平。  相似文献   

2.
卢美芳 《教学月刊》2009,(11):10-12
一、高中生英语听力障碍分析 辨音是听力的第一步,可我国中学生基本上没有接受系统的语音训练,再加上中英文语音系统之间的差异,有些学生对英语中的/i:/与/s/、/z/与/ /分辨不清,造成对一些单词的分辨不清,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和英语语音系统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分析这些差异对中国大学生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并以此来指导英语语音教学。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语音学习是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语言学习者整个英语学习的进展和效果。现阶段,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语音状况还比较差,大学阶段的语音教学仍然非常必要。文章探讨了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中语音模式和语音目标的确定,主张语音教学要系统、科学、坚持不懈,应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后强化训练、语音知识和标准语音模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文章也讨论了语音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英语同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语音中的同化现象主要发生在辅音与辅音之间,是相邻音素互相影响的结果,是英语语音音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同化是为了达到省力的目的,使说英语更轻松、更自然、更流利.文章对同化现象进行较全面探讨,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把英语说得更地道、更漂亮.  相似文献   

6.
重庆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存在的不利因素和促进作用相互影响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语音系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本文就重庆方言和英语语音进行时比,试图使英语学习者了解这两个语音系统的一些特点,克服方言影响,学好英语语音.  相似文献   

7.
陈靖 《成才之路》2010,(1):54-55
本文通过从英语语音识别和语音现象两方面对学生尤其是新生的英语语音错误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总结了新生的语音错误特点与类型,并就此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语音是人类交流信息的基本手段,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语音处理技术在近20多年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语音可视化技术已相当成熟,并在语音信号处理、分析中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从英语语音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英语语音教学中能应用的语音可视化技术和常用软件,探讨了英语语音教学可视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
英语在语音、词汇、逻辑、语法等方面具有简洁、逻辑性强、强大的接受能力与适应能力等特点,英语的成功与英语本身的语言特点之间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四所高校大学英语听说课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是否有语音教学进行调查,发现大学英语中语音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198名大学英语学生听力测试和口语测试语音成绩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学生语音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之间存在实质性的相关.故大学英语系统语音教学非常有其必要性.文章对系统语音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对贵州省麻江县白午苗族自然村寨苗语使用态度调查数据的分析,认为即使在当前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不但需要在汉语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展“双语”教育,即使是在白午自然村寨这类汉语程度较高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也同样有开展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苗族是中国的古老民族,各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山海经》记载了中国苗族先民的历史,他与汉族是同祖共源的。  相似文献   

13.
清中后期乾嘉苗民起义之后,清朝统治者重新调整了治理湘西苗疆的策略,采取了"以苗治苗"的民族政策,在湘西苗疆实施了"苗官制"。"苗官制"的诞生,冲击了苗族基层社会具有明显原始残余的传统组织制度,削弱了苗族社会宗族、亲族体系的合力,缓和了苗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对湘西苗疆苗族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镇雄县丁目术自然村是滇东北苗族聚居区一个典型村落。文章通过对丁目术苗族村落语言使用情况和语言态度的调查发现,丁目术苗族语言保持良好,全民自觉兼用汉语,苗汉双语共存,功能互补,双语生活是丁目术苗族和谐语言生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民族语文翻译是一种为增强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的跨文化解读,而从民族语文的翻译中可以窥视到一种文化与周边民族的文化适应过程,对跨境苗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理解亦不例外。因此,对族际间人文社会环境的文化适应过程的认识,为如何更加准确地进行民族语文翻译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黔东南侗族使用语言文字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省黔东南侗族使用语言文字的情况是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问题,为客观准确地掌握其情况,作者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侗族居住地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发现黔东南侗族使用语言文字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地方保留母语,有的地方已丧失母语,有的地方同时使用汉侗双语。对汉语的使用比较普遍。改革开放以来,黔东南侗族加速了语言文字的汉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文字是一个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对文字的使用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则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步入社会进步的阶梯。本文以苗族文字从创制到进入学校教育体系的历史脉络为背景,说明民族文字在当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Abstract:
Written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civilization of an ethnic group.Application of written language and integrating it into school education is a step into social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ethnic group.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story of the Miao written language from its creation to its integration into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ethnic written language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ethnic regions.  相似文献   

18.
苗族古歌的研究目前已取得比较丰富的成果,形成了一些苗族古歌的研究专著,研究论文颇丰,呈现出多学科以及多角度参与的态势。就学科而言,出现了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等学科的探讨。以角度而言,出现了文学、文化、比较、传承等研究视角。但仍存在研究视角、理论探讨和方法不足等问题,需运用学术前沿研究视角,从多学科的研究理论对苗族古歌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考察贵州西江苗族,对比亚鲁王的故事传说,指出苗族(贵州苗族、广西苗族、湘西苗族)的来源与迁徙,从亚鲁王的传说、苗族的语言、贾理、古歌等来梳理一条比较清晰苗族迁徙路线。  相似文献   

20.
《众妙集》、《二妙集》乃赵师秀继踵《极玄集》而编的唐诗选本。《极玄集》以大历诗人为主;《二妙集》专选贾岛、姚合;《众妙集》主要是大历诗人和姚、贾诗派。三集所选诗作在体裁上,皆以五律为主;在题材上,皆冷淡政治时事,关注日常琐事;在情调和主题上,皆悲凉、凄苦,企慕隐逸、闲适;在表现手法上,皆少用典、多摹景;在风格上,皆以清幽闲雅为主。不同之处在于:五律之外,《极玄集》偏重五绝,《众妙集》与《二妙集》偏重七律;《极玄集》不排除情感激烈、表达直接的作品,《众妙集》与《二妙集》则以“词体和平,表达含蓄”为选录准则。这既显示了姚合《极玄集》与赵师秀《众妙集》、《二妙集》前后相承的关系,也体现了时代、个性等差异造成的编选者诗学观念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