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痛苦也美丽     
7月18日晴 痛苦是什么?难以给它下一个全面的定义。可是,我知道痛苦可以令人沉思从而领悟人生的真浦。其实,痛苦也是美丽的。  相似文献   

2.
战厚兵 《教书育人》2007,(10):64-65
她说:时间如屋檐的风铃,一声声响着岁月的歌; 他说:时间如手中的沙,一粒粒凝聚人生的塔; 我说:时间如飘落的叶,一片片载着记忆的沉重! 时间始终有我,在每一个艰辛与苦难的日子;时间始终有我,在每一个痛苦与悲伤的日子;时间始终有我,在每一个快乐与幸福的日子。在最需要的时刻,在最无助的时刻,在并肩战斗的时刻,思绪的碎片在拼凑着时光的每一个断点,这就是把青春、美丽、潇洒与自豪、无羁、荣耀全部倾泻在所热爱的事业上的我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成长的太阳     
那曾是我精心呵护的水品.暴露于太阳光之下的它,曾经那么美丽;我被它的色彩刺伤了眼.于是我发现他的美丽是那么虚幻.  相似文献   

4.
记忆     
记忆,是深藏在内心的日历,打开它,展现在面前的是一个多彩的天下;记忆又是盛开于心里的花,嗅着它,会陶醉于它淡淡的清香中;记忆也是漫步于沙滩上随意拣拾的美丽贝壳,尽情享受人生的盛宴。不管记忆是什么,那让自己难忘的、欣喜的、激动的甚至是痛苦的、失意的、彷徨的一幕幕,总会如一串串珍珠存在于心中。  相似文献   

5.
魏鉴文 《学语文》2005,(3):11-11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狂风巨浪、水舌、百世沧桑、人世千年、万古旷世……开篇两组排比句渲染人生旅途的忧愁痛苦,如黑云压城、泰山压顶而来,极力造势以反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燕雀蕃篱,终是弱者态形。紧承着下文即纵观历史,横看现实,正反相形唱出一曲直面挫折,笑对痛苦的人生英雄之歌。“青云”绝唱的王勃,“酒家眠”放浪的李白,以他们的坚劲放歌潇洒人生;“哭来江山”的刘备又因哭失去二弟放大痛苦而动摇了江山。当今现实仍在重演着历史的悲喜剧,人们岂能不反思、警惕、奋起?作者酣畅刚健的行文中始终有一股勃发之气。经过一番感情的过滤,我们真欲随着美丽的文字,而“乘风飞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看人生了!  相似文献   

6.
有一天读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文章中.他讲了朋友的一个故事。他的朋友因出言不逊而遭了人生的挫折,生活中样样待遇都不能与人平等,于是他使盼望能以他的长跑来获得人生的真正解放。第一年他在春节环城赛上跑了第十五名,他看见前十名的照片挂在了长安街的新闻橱窗里,于是有了信心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可是新闻橱窗里只挂了前三名的照片,  相似文献   

7.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棗 ——臧克家品节深明德行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有人说,鲁迅是一尊肃穆的雕像,庄严神圣;有人说,鲁迅是一柄锐利的投枪,锋芒逼人;有人说,鲁迅是一张素雅的木刻,意蕴深远;有人说,鲁迅是一本厚实的大书,深奥绵长。我试着擦亮眼睛,让视线透过字里行间,走近先生。棗走近铁屋子锈迹斑斑,铁屋子在风雨中摇摆,发出痛苦的呻吟。如漆的黑夜,静得叫人不寒而栗。我听见“狂人”在呼喊,他沙哑的喉咙,好似被两只铁钳夹住。屋…  相似文献   

8.
人们总说,是音乐将人生装扮得更美,没有音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因为热爱生活,所以我热爱音乐,因为我热爱音乐,所以从小就开始练习舞蹈,它让我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美丽。  相似文献   

9.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人生作了种种思考,试图找到一条解决生之痛苦的良药,可是经过一番探索,他不仅否定了现实的人生,而且对出家和神仙世界同样持怀疑态度。只有摆脱了精神上的纷扰和肉体上的羁绊,才是告别人生痛苦的唯一途径,这是作心灵的归宿。这与庄子的避世思想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秋日,我想到了《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想起了这个“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旷世奇才,他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深知“凤去台空江自流”的凄清。他塑造了颦儿一生痛苦的命运,而他自己的身世又好到哪儿去呢?繁华如过眼云烟,稍纵即逝。一经逝去,便“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只剩下他自己一个孤独寂寞的伟岸灵魂。曹雪芹正是用自己不屈的灵魂、坚忍的写作,让他的主人公一个个痛苦并美丽着。轻轻地打开历史的画卷,走近,走近,于是我们又看到了苦苦吟诵着《钗头凤》,在沈园追忆唐琬的陆游;念叨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与亡妻梦中相会的苏轼…  相似文献   

11.
泪无痕     
<正>春天到了,花儿都开放了,一切都生机勃勃,象征着美好。可我却像是个迷失的精灵,在这个季节里独自流泪。泪无痕,因为它在我心中已经酝酿成了酒。——题记记得迪斯雷里曾说过一句话:"悲哀是人生一种短暂的痛苦,而沉沦于悲哀中则铸成人生大错。"我差一点就铸成了人生大错。因为我犯了一个错误,一个美丽而又动人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当代电大》2006,(4):4-4
一部《美丽人生》的电影,感动了无数的灵魂;一次善意的谎言,给孩子留下了一个美丽的人生。再次和朋友看完这部电影,朋友问我:“我不想哭吗?”我呆在那里,才以现语言的苍白,文字的枯竭,居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此时的感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当代作家史铁生的困境来自于他的残疾,他能在思索中升华,领悟生的意义,从心灵的深渊中走出来。史铁生认为,心灵的残疾才是真正的残疾,对待困境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在精神上实现超越,从不断的超越中实现人的价值,获取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在经过种种艰难困苦以后 ,却达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幸福结局”。因为在他的田园耕读生活中 ,“绝望”变成了“升华”“痛苦”已化为“美丽 ,。而对陶渊明人生“幸福结局”的定位 ,其意义更在于可以较为充分与明确地揭示出他所最终选择的一种人生道路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双重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南宋诗人刘克庄在桂林时期思想极其复杂。一方面心绪十分低落,现实令他痛苦、失望,人生空漠、虚幻。另外国运动荡边境不安又让他深为焦虑。但美丽的外在风光让他倍觉欣喜,并萌发了逍遥世外的冲动,一定程度冲淡了现实的痛苦,使他从悲哀失落中挣扎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6.
储蓄人生     
人的一生如一张存折,我们时刻将一些无价的情感蓄进人生的存折,尽管人生的长河有许多结果,但拥有这张宝贵的人生存折,便能在美丽中欣赏美丽,在痛苦中觉醒痛苦,在烦恼中解脱烦恼,在悲哀中超脱悲哀!每到年底,父亲总会将一笔钱存到银行去。拿着存折,父亲欣慰地说:“用这些钱将你们姐弟都培养好,等你们有了工作,我就轻松一些啦!”看着父亲笑眼旁的鱼尾纹,两鬓的白发,我心中一阵感激,也涌起一阵酸楚:父亲存进的不仅是钱,而且是为子女储蓄的一份无价的亲情!一个人呱呱坠地,便开始储蓄亲情。亲情是一种连接灵魂和血肉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南宋诗人刘克庄在桂林时期思想极其复杂。一方面心绪十分低落,现实令他痛苦、失望,人生空漠、虚幻。另外国运动荡边境不安又让他深为焦虑。但美丽的外在风光让他倍觉欣喜,并萌发了逍遥世外的冲动,一定程度冲淡了现实的痛苦,使他从悲哀失落中挣扎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8.
海明威的创作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的创作生涯长迭40年之久,若以其作品主题的形成和人物的成长历程为观察点。则其创作道路可分为三个阶段:感受人生的痛苦和虚无、抗拒人生的痛苦和虚无以及超越人生的痛苦和虚无。海明威创作思想的形成源于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存体验,它既是海明威“硬汉子”主人公的成长之路,更是海明威人生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师道》2004,(3):59-60
思想美丽,学习着也是美丽的。人生还会有许多困惑、许多悖论、许多一时看不清说不明左右为难进退失据之处。有时候一个成熟的人无法但又必须立即做出决定或立即表示臧否。当你面临选择的痛苦的时候,你可以更有把握地去学习,用学习和思想抚慰你的焦虑,缓解你的痛苦,启迪你的智慧,寻找你的答案一学习归根结底是通向真理,通向知识,通向光明,通向正确的抉择.它同时通向快乐,通向胜利,通向精神的家园精神的天国。学学这,再学学那吧;看看这,再看看那吧;听听这,再听听那吧;这么想想,再那么想想吧;勾画出一个又一个的草图再细细地修改和完成它们吧。你将避免冲动,避免极端,避免刚愎自用,避免出尔反尔,避免无所事事,避免精神空虚,避免消极悲观,更避免暴跳如雷和怨天尤人。  相似文献   

20.
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有一种在教堂里听牧师布道的感觉。殿堂高耸、烛光朦胧,布道的声音宁静、从容、圣洁、亲切,让你的心超凡脱俗,俯视苦难的人间和人生。这是经历了“炼狱”的凡人的心声,这是大彻大悟后的人生诉说,它的话题是关于生和死的。当代作家如群星璀灿,但惟有史铁生有这样的境界和这样的声音。因了篇幅的限制,《我与地坛》在课本中只选了第一、二节,其实原文共有七节,它展示的内容更开阔、更厚实,我们应当通读一下全文。史铁生曾是北京知青,1967年赴延安插队落户,因积劳成疾下肢瘫痪,1972年回到北京,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