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落实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培育,必须确立学生的课程主体、课程本体地位。人在课中央,是一种生动的课程关照,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回归"人"本位,回归"学"本位。人在课中央,传递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态度,以学生生命发展、生活改善为目的。人在课中央,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课程自身。  相似文献   

2.
<正>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觉醒,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它要求作为主体的人"不仅能意识到自身的需要、价值等各种本质能力,而且能意识到只有在活动中,在主体对外部力量的驾驭中才能充分展示人的本质能力"。①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决定其自身发展水平的程度。基于此,"自主发展"成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重要维度,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②以此为导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相似文献   

3.
从学生生命的本真存在这一视域出发,建构课堂审美文化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理想追求。美,以和谐的感性形式肯定和确证人的自由精神从而引起人的情感愉悦,美即自由和谐。课堂审美文化中的自由与和谐分为三种:一是学生的主体自由,集中表现为"智慧";二是师生主体间性的互动自由,其核心在于"对话";三是学生的个性自由,是学生返观自身时与自我镜像之间的和谐,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愉悦"。由此就演绎出了课堂审美文化内涵的三个维度和要义:智慧、对话、愉悦。  相似文献   

4.
当前,学校的公民教育大多数是一种知识教育,忽视公民生活的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关注"完整的人"为基点,强调"参与",紧密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公民教育"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诉求,是实现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学问学问,既要学也要问,问是一种思考,一种探索。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和孩子们共同做学问的人,更应当学会"问"。这里的"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后的探究反思的过程,要把自身置于新课程环境下研究和反思自身教学行为,要用新的眼光去分析。一、何为"问课"何谓"问课"呢?汉语词典解释为请教课业。"问课",顾名思义,有追究之意,其目的是追究"为什么"。授课者在上好课的基础上,应该反思,以及主动询问学生、同  相似文献   

6.
杨静 《文教资料》2008,(6):105-106
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学生主体和学校自身陷入了德育困境,表现为学生面对冲突时无从选择,而学校德育则处在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归因得出学生道德思维水平不高,学校的德育方式有欠缺,因此应将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做为重点.其培养的核心内容是"人我类同"思维.在坚持以生产力标准为核心评判标准,坚持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原则下,进行"人我类同"思维和道德辩证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自主发展,合作探究,终身学习,已成为现代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恰恰是一种突破。这种突破,既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一.改变语文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前提是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在初中语文课中,要想把素质教育融合进去,提高老师自身素质是当  相似文献   

8.
<正>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政治课既属于人文与社会领域课程,又兼具德育课程特质。因而教师个体内在的专业素养提升,对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乃至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我们必须努力探寻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路径。一、自觉修炼,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师是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和社会化的引路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的  相似文献   

9.
<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思想品德教师的不懈追求,我们必须坚持"三个一",即一个理念,一份体验,一种意识。一个理念:促进学生发展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思想品德课尤为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学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一个民族的未来,关注学生发展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我们应当以社会主义核  相似文献   

10.
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为前提,将马克思主义、怀特海过程哲学、中国传统智慧融于一身,具有建设性的后现代有机世界观,通过对"有机""主客"关系的新阐述来探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提出一套不同以往的有机认知方式和整体思维模式,并主张通过实行有机教育来培养当代学生的共同体价值观、有机生态思维、生态实践精神和生命共同体意识,力图构建一种为了人与自然之共同福祉的"有根"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1.
马秀梅 《甘肃教育》2014,(23):89-89
正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在认识活动中遇到困惑时,产生的一种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态势。"问题意识"是体现新课改理念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学生发挥主体地位最突出的表现。事实上,当前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十分薄弱,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问题意识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呢?一、学生自身方面1.学生学习价值取向的误区。学生为什么而学?学生学习的动机是什么?大部分学生的答案都无非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身素质,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培养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也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形成"爱学""会学""主动学"的现代学法。一、自主学习的含义和价值1.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在自主学习下,学生能够发挥主体的作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当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后,他们就会在意志的支撑下,产生一种无形的精神动力,即使没有人监督,他们也会能动地、快速  相似文献   

13.
<正>兴趣是人特有的心理倾向,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指出:"问题不在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教师应把握儿童的心理特点,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在自身愿望的学问需求和责任感上。  相似文献   

14.
习惯的生成不是一种简单的"加载",而是自主抉择后的逐步融合锻造。人的好习惯越多,距离成功就越近。班主任要注意在思考、行动和评估方面生成好习惯,这对自身发展和对学生发展都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数学问题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自身的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通过创设"项目化"学习平台和"问题串"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能有效地驱动学生的高阶学习。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个性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特征上的差异性。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摒弃教师一手抓的现象,该放手时就放手,把学生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实现自主、提倡自身的能力。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  相似文献   

17.
一、微课作支架的背景自主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核心的学习方式。就学习方式而言,它是在教学总体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学习计划并自主完成,实现自我提升。"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这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自身的情感和需要,即主张学习者应具有对自己学习活动的支配权,控制权和选择权。这是一种内驱动的力量,但我们的传统教学侧重点是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改革完成了理念和实践双重意义上的跨越:理念上从注重"教"转变成注重"学",实践上从注重"物"(教学内容)转变成注重"人"(学生)。因此,学生如何学、如何悟、如何得是课堂关注的焦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悟教学是一种传统却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身体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能力素养或情感认知,让学生学习自有所得。这种方法可一扫时下课堂普遍存在的伪讨论、伪思考现象,还原  相似文献   

19.
五常法是用来维持品质环境的一种技术、是一种管理理念、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是一种长期运用后出管理奇效的利刃,近年来在各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受到的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更多的人也开始关注和探究职业院中的学生管理模式。结合自身学校所在院校推行的"五常化"管理模式,来谈一下这种管理所起到积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信、自主、自立、自强是一个人成才所应必备的基本素质。这四种品质的缺失不仅危害学生自身的发展,也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阻碍社会人才的培养。"自信"是四种心理品质的基础,是建立其他三种心理品质的关键。本文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从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实施展开,着眼于在活动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四自"品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