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沈洁 《物理教师》2009,30(11):3-4
1背景和依据 1.1背景 “问题探究”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与创造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启发和鼓励学生自已发现并提出问题.经过收集信息资料和深思酝酿,提出设想,发表见解,引发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1 激发学生思考是探究式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种策略 激发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策略主要是创造性地构建学习环境,给予学生时间和机会以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充分发表言论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学生大胆猜测和“异想天开”创造自由、民主和信任的学习氛围,学生就会进行认真的观察和积极的思维,从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新的教育形式要求下,教师要转变观念,探索创新教育的路子。本文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弹好地理课的前奏曲;组织讨论,探究问题;布置地理调查内容;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新的课型六方面阐述了创造“乐学”氛围,激发“主体”意识这一创新教育的经验尝试。  相似文献   

5.
卢钢  王珏 《地理教育》2010,(5):55-56
一、“问题导学”的内涵“问题导学”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及解决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在问题情景引导下,学生收集素材、深思酝酿、提出假设、引发争论、深入思考、不断探究、得出结论,并通过运用又产生新的问题,促使学生思维不断发展和升华。其基本操作程序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6.
问题意识是学生数学创造学习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起点,引领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激发探索精神,从而引领学生走向“深度”的数学学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自主构建和发展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7.
杨岚 《西藏教育》2010,(6):41-43
数学新课程大力倡导探究,而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围绕“问题”开展探索和研究。教师在探究性的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问的“问题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意识。本文就创设问题情景应遵循的原理及策略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启发和鼓励学生,依据问题,提出设想,引发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验验证。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而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是教学的主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均应围绕着问题展开。因此。问题的选择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本文就问题的设计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一、以“情”引问 在教学中,教师要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向文本提问。抓住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积极思考,自觉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要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目的,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问题的设置还要体现探究性,注重过程,要让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这样一个建构知识情感的学习过程。长期坚持,学生的问题意识会不断增强,就越来越想问了。  相似文献   

10.
课堂上,出乎教师预料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当教学的某个细节脱离了教师的预设,使教师感到措手不及的时候,怎样科学、巧妙地调控,使自己不至于陷入尴尬的局面,这,不仅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机智,也是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反映。上例中,该教师的预设线索清晰、循序渐进:在创设情境中引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在“组数”游戏中复习旧知,激发探究新知的兴趣;在“摆数”活动中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然而,在“组数”游戏的最后一个环节,出乎教师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学生已经预习了新课,知道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要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搭建问题的对话平台.这样不仅能使课堂如沐春风,而且能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激起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学习探究: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领悟新知;通过指导多种训练,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要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氯气的生产原理”教学实践,对“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它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探究为中心,不拘泥于教材,善于创设适应性、连续性问题,敏锐捕捉生成性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构思方案,尝试解决;在挫折和失败中积累经验,在成功和喜悦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4.
没有问题的数学是枯燥的数学,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因此,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问题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创设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引导探究,培养创造意识;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好奇,培养创新习惯。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给学生创设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由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思维“自由”“放纵”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我在课堂教学中作了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体现并完成这些要求,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科学而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本文从“循环结构框图”的教学为例,说明如何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设置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首要问题。教师要改变满堂灌、死记硬背和只停留在书本及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创设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情景,引领学生“亲临其境”,营造民主、和谐、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主动探究科学奥秘。本文就此作些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为重要。而创新精神需要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与问题情境是分不开的。另,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重机械的灌输,轻教学情境的设置;学习中问题的拥有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问题的解决主要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种“去情境”、“去问题”教学.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问题意识薄弱、难以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进而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对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租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对此进行了实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试论探究性教学模式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喜洋 《广西教育》2008,(26):27-28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使学生掌握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情景,师生一起提出问题,以问题的出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明显特点是给学生无穷的创新空间,使其不满足于书本给予的知识和经验。而是自己去观察、想象、猜测……探究未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