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塞尚是法国19世纪重要的画家,被认为是"现代绘画之父".准确的分析和理解塞尚绘画与现代抽象绘画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更理性的认识西方现代抽象绘画与传统绘画之间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
苏轼的“常理“说蕴涵着文人画的绘画图式和美学理念。绘画图式是指绘画合乎对象自然而然的生机和情态。文人画家创作“合于天造“的绘画图式,是为了在这样的绘画图式中寄寓“胸中盘郁“,即心中既抑郁又生机勃勃之意。因此,“常理“说的美学理念是“寓意于画“。  相似文献   

3.
绘画的真实性应包括客观上的真与主观上的真,西方传统绘画注重客观真实,而现代绘画越来越注重主观真实,即使是形式上写实的绘画,也不等同于自然界中的真实.  相似文献   

4.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点”都是构成绘画的最基本的元素。在绘画发展过程中,中西方绘画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而又相对稳定的艺术风格,绘画技法也各具特色。尽管中西方绘画中的“点”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不断地发生交叉和融合,但由于地域、文化、审美习惯的差异和对绘画功用的不同理解,中西方绘画中的“点”始终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虚静 ”论与绘画精品谈的是画家的心境与绘画精品的关系极为密切,画家空旷澄澈的心境是产生绘画精品的前提,画家在内心上只有排除主客观的一切干扰,全身心地倾注于创作客体之中,才有可能产生绘画精品。  相似文献   

6.
论传统工笔画的 "写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元文人写意画勃兴前,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形态.受传统美学、绘画理论的影响,传统工笔画也具有写意性的特征.本文试图从画论的先导、书法诗意的融入及意境的营造的追求等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入手,分析和探讨传统工笔绘画"写意性"的特征,从而对中国绘画传统作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一般地说“形”是指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神”是指对象的精神、气质。世界绘画几乎毫无例外都是从追求形似开始的,这是绘画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中国传统绘画就是按照这个规律发展的。相传三国时画家曹不兴为孙权画画,一不小心将一滴墨汁滴到画绢上,画家急中生智,把误滴的墨汁画成一只跃跃欲飞的小苍蝇。孙权看了此画以为是真苍蝇,用袖子去赶拂它,不料画上苍蝇一动不动。孙权细看才知是一只画出来的苍蝇,因而感叹曹不兴乃画中圣人。这个传说,虽说有些夸张成分,但也说明了中国绘画古时是以酷似原形为高超。这也是绘画初始阶段的必…  相似文献   

8.
宋代绘画有着鲜明的写实性特征,其原因是多样的."人之舍于画,造乎理者,能尽物之妙,昧乎理则失物之真",宋代绘画求"真"的风格显然与宋代理学"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有莫大的关系.本文从宏现角度概述了宋代理学"格物致知"思想对宋代绘画"写实性"的影响,及熙宁后新儒学的发展与其对宋代绘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三远”是中国画表现时空的独特手法,它与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理论有本质的差别;中西绘画之所以各自形成独特的艺术特点,是其各自的文化基础决定的;了解中西绘画的画面空间构成特点,对于美术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气韵生动"作为中国绘画"六法"中的第一法,既是绘画创作和鉴赏的准则,也是指导绘画的具体技法,其中所涉及的气韵与形体、气韵与笔墨、气韵与画家的精神等论述,对于当代中国绘画发展及中国画技法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这篇文章对《沉沦》与《青春》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者在故事结构、主题、人物形象、手法和风格等方面所存在的相似和差异,并揭示出造成这些相似和差异的原因,使得这两部作品得到更好地理解,对探索文学创作和鉴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Riemann积分的存在性问题是微积分的主要任务和难点,本文讨论了在Riemann可积意义下比Riemann积分更具有一般性的Riemann-Stieltjes积分存在性的判定.  相似文献   

13.
人名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透过人名可以发现不同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以及不同的社会生活变迁的印迹。文章从东西方人名的异同这一角度分析其相应的土壤——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旅游合同是旅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迅速发展的旅游业的重要法律制度。由于旅游合同是无名合同,旅游合同违约情形时常发生,本文试从旅游合同违约的几种情况分析违约责任的承担及其责任方式,以促进旅游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前 ,家具市场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它有着许多新的流行趋势 ,形形色色的现代流行家具正在市场上展现着各自的魅力 ,使消费者在选购家具时要考虑诸多问题 ,关注更多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examines the ways in which group work teachers deal with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ies of group work, while they support students acquisition of practice skills with groups.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cquire skills in working with groups, and demonstrate them will vary greatly.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used in teaching group work should reflect these variations. Specific and concrete ways that instructors may use to individualize their approaches in teaching and communicating are presented. Thes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also are relevant for teaching other social work practice methods.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人性的一个基本方面,也是人类建构文化的基点,情感价值是人类文化的首选价值。传统文化是以情感为主体的文化,艺术是传统文化中最具情感性的文化,是文化的原生形态。然而,情感文化并不能为人类征服世界的本能意志提供支持,理性文化成为文化的主体是必然的,因此艺术的衰落也是必然的。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艺术会必然死亡,只要情感存在着,艺术就必然存在着。  相似文献   

18.
《荒原》和《情人》是20世纪享誉文坛的著作,二者虽然在体裁上有所区别,但在主题、雌化处理、身体叙述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9.
犹太教和儒学分别对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在犹太王国时代和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它们分别制约着两国王权的极端膨胀,限制着两国统治者的私欲,规定着一国之君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海于为代表的诗人集体自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而是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本文从思想角度阐释了诗人们在中西文化中的碰撞中无所傍依,而最终走向了死亡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