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张爱玲作为一位二十世纪中国文坛的重要女性作家,她的小说世界中的呈现一个又一个的女性典型人物形象,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现代女性的生存现状和困境。为了表现这些女性主体的重要主题,张爱玲刻画出了那个时期男性的真实面貌,她小说里的男性角色也是精彩纷呈。但是这些男性形象他们身上都有着人性的劣根性,自私自利、虚伪、残忍、游戏人生。他们大多对待女性也有着有着本质的相似:寡于情、陋于质、趋于利、薄于义。本文就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众多姿态各异的男性形象。在她的笔下,这些男性都是扭曲和残缺的,他们或是在权威家庭中缺席,或是在家庭和社会中处于去势和弱化状态。张爱玲对传统男性的权威性和主体性地位进行了无情地嘲讽和否定,彻底消解了传统男权的中心地位,反映出张爱玲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作为一位二十世纪中国文坛的重要女性作家,她的小说世界中的呈现一个又一个的女性典型人物形象,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现代女性的生存现状和困境。为了表现这些女性主体的重要主题,张爱玲刻画出了那个时期男性的真实面貌,她小说里的男性角色也是精彩纷呈。但是这些男性形象他们身上都有着人性的劣根性,自私自利、虚伪、残忍、游戏人生。他们大多对待女性也有着有着本质的相似:寡于情、陋于质、趋于利、薄于义。本文就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在张爱玲的小说世界中,涉及到了来自不同家庭,不同领域,有着不同性格的男性形象。而这些男性人物形象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活在过去的男人。第二类是活在当下,却矛盾痛苦的男人。第三类活在未来,沉沦在无妄幻想中的男人。这三类男人构成了张爱玲小说中的整个男性世界。而张爱玲也通过这些生动鲜活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男性观。可以说张爱玲的男性观概括起来是:批判中带着些许无奈的理解。首先,在张爱玲复杂男性观的理念下,她作品中对男性形象批判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独特的人生经历导致她笔下的男性人物大多自私、虚伪、变态。这些男性形象或者是在堕落腐败的生活中压抑灰暗的男性,或者是缺少父爱而压抑变态的男性。对这些形象,张爱玲刻画得鲜活、生动、传神。与新感觉派中的男性作家比较,其艺术成就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无论是在形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均是猥琐﹑坠落﹑无能﹑丑陋的,张爱玲作为女权意识的代言人,在她的小说中女性生存的苍凉与悲怨的女性主题意识是通过对男性形象的描写而体现出来的,反映了那个畸形时代里的畸形产物。本文试图通过对张爱玲笔下的类型各异的男性形象的分析,来透视张爱玲的内心世界以及她对于男性所持有的视角和观点。  相似文献   

7.
试论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以描写女性形象著称的女作家。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选择她笔下几类最富代表性的男性形象,将其放在一定历史与文化时空进行分析。探讨他们寡于情、陋于质的共性特征。分析他们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揭示作者塑造男性形象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刻意义。女性唯有在经济上、精神上独立。才有可能得到男性的尊重,才能摆脱被奴役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作为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其在作品中塑造的男性形象姿态各异,在这些男性形象身上充分体现出了人性的劣根性,虚伪、自私自利、游戏人生。同时,张爱玲还无情地嘲讽和否定了传统男性的权威性和主体性地位,将传统男权的中心地位彻底消解,由此反映了张爱玲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基于此,分析张爱玲小说中对男性的书写,并具体论述张爱玲小说中对男性形象的分类。  相似文献   

9.
通过选择张爱玲笔下几类有代表性的男性人物形象,将他们放在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时空下进行分析,探讨他们的共性特征,分析他们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因素,揭示作者塑造男性形象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意义。而在对男权社会进行批判的同时更多地是充满了对女性的同情。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一般只是女主人公的配角,但通过在那特定的环境下塑造出几类典型化的形象,有力的批判了腐朽、没落的黑暗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0.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笔下那些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她们经历的喜与悲、情与爱都让人感触很深。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通常都会遗忘她笔下那些陪衬在女性角色身旁的男性角色,或是说主导着这些女性命运的男性主体,即同样也被张爱玲刻画得非常饱满、生动的男性形象。  相似文献   

11.
词与诗相比,更具备几分阴柔气质,这与词中大量的女性形象描写是分不开的。男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不同的。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以男性视角出之,与男性自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而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更多的是女性的自身写照。男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在某些方面又是相同的,这与男性女性无关,而是封建时代强加给人们的普遍意识。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倾城之恋》里的范柳原以及《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振保两个男性形象的分析,探讨张爱玲个人对当时社会中男性的懦弱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与变态心理的认识和谴责。这些人物的素材与张爱玲的人生经历有一定的关联,虽然为数不多,但是形象丰满且更具血肉,具有一定的社会隐射性和代表性,也代表了一个时代觉醒的女性对性别的重新认知。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倾城之恋》里的范柳原以及《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振保两个男性形象的分析,探讨张爱玲个人对当时社会中男性的懦弱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与变态心理的认识和谴责.这些人物的素材与张爱玲的人生经历有一定的关联,虽然为数不多,但是形象丰满且更具血肉,具有一定的社会隐射性和代表性,也代表了一个时代觉醒的女性对性别的重新认知.  相似文献   

14.
铁凝笔下男性与女性相比往往缺乏闪光点,充满讽刺意味。多数文本研究也将"瓦解—失衡—修复"作为研读铁凝笔下男性形象的惯用思路,进一步论述铁凝为男性正名的倾向。事实上,铁凝从塑造第一个男性形象开始,便侧重于还原男性与女性作为同等个体下表现的真实的万千姿态,尝试以"第三性"的视角解读男性,表现具有真实血肉的男性个体。  相似文献   

15.
周芸 《现代语文》2008,(6):46-48
从人性中最基本的两方面即两性关系和亲子关系出发,分析张爱玲笔下的众多男性,展现这些形象所代表的张爱玲想表达的主题;通过写人与人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探讨现代人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没落的意识和心态,审视人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6.
解读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玲的作品女性色彩浓郁。同时 ,她也塑造了一系列世故、虚荣、自私的男性形象 ,并把他们人性的弱点一项项加以指认、剔除 ,借以告诉大家 :男性不是英雄 ,完美的男性人格有待重构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以她的主要作品集《传奇》和《流言》,蜚声20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张爱玲用作品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基本理解:现代洋场社会里有难得的爱情,但这难得的爱情终归被沪港洋场社会、现代殖民都会、旧的大家族所扼杀,所吞噬,写出了自己对现代洋场社会吃人真相的理解.文章从女性俯视形象的窃笑来自对男性形象的贬抑入手,分析了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窃笑的几种形式,以及张爱玲与其笔下女性俯视形象的精神联系.从而阐明:在中国封建宗法社会和西方殖民地文化的夹缝中生存的女性,从没有放弃过抗争,在鲜血淋漓中满身伤痛的她们犹如巨石底下的小草,依然发出或是低徊,或是扭曲的呻吟,她们是上海、香港现代洋场社会里醒觉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在她描绘的人情世态,风俗人物的长卷里刻画了人性的真实,她并不从女权主义的视角来揭示男性的丑陋,以苍凉的笔调塑造了世俗中的男女形象,让我们对世间的男性有了一份清醒的认识,颠覆了男性传统的伟岸形象。  相似文献   

19.
《霸王别姬》是张爱玲较早时期的一篇小说,作品中以巧妙的叙事角度和深刻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个独特的虞姬形象,呈现出与历史叙事文本及男性作家笔下不同的女性内省意识。本文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结合小说的创作背景,试图揭示出张爱玲笔下虞姬形象所独具的性别身份和历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沦陷区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是张爱玲和苏青.她们的创作以表现旧式家庭女性的爱情婚姻与道德心理见长.男性作为女性的对立面,成为她们的叙述对象.本文试从张爱玲、苏青笔下男性形象的特点分析,对两位作家的认知方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