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能力,从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学习力不从心.国家教育部强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社会和家长呼吁减轻学生负担,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作为一线的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2005年学校招生过程中,东台的中考“状元”家长找到我这里来说,一所四星级学校的校长、主任刚到过他家,希望孩子去他们学校读书.并许诺3年的学费全免,同时答应,这个学生的弟弟到他们学校去免费读初中。说到最后,这位家长问我:“王校长,这些你能做到吗?”我当即回道:“我做不到。”并告诉他三条.“第一.作为东中的校长,我不可能因为你女儿今年考了第一.我就去你们家开展招生宣传。第二.学校有奖学金.你的孩子到东中上学,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奖励。第三,她的弟弟可以来我校读初中,但我们还要考一考他能不能适应东中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别再让农村学生为钱哭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请看一组湖南省普通初中2005年的统计数据: 平均每位高级教师负担398名学生,其中城市、县镇、农村分别为116人,445人和940人,农村负担是城市的8.1倍,平均每位一级教师负担36名学生,其中城市、县镇、农村分别为32.3人36.9人和36.1人农村比城市多3.8个人。这是城乡之间师资队伍的失衡。  相似文献   

4.
刘莉 《职业技术》2007,(9):51-51
湖北省教育厅日前公布了2006年全省应届初中毕业生流向情况。全省各类中职(含技工学校)共完成招生计划44万多人(含非应届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招生46万人,两者比例达4.9:5.1。  相似文献   

5.
作业的设计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教师应积极跟随教学改革的潮流,迎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全面落实减负增效的理念,以此控制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减轻学生繁重的学习压力、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得以养成,推动初中数学教育事业获得新发展.基于此,文章先简述了“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必要性,然后基于“双减”政策,并结合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何水元 《职教论坛》2005,(5S):41-41
2002年初中毕业生16593人.普通高中招收8249人.中职招生2417人,5927人流向社会。占毕业生数35.7%;2003年初中毕业生16194人.普通高中招收8071人.中职招生2924.人.5139人流向社会,占毕业生数31.8%:2004年初中毕业生14943人,普通高中招收8776人.中职招收2984人.3183人流向社会.占毕业生数2113%。新余市最近一组统计数字表明,职普渗透.城乡统筹,是扩大职业学校招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减轻学生负担.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喊了几年了。学生的负担减了吗?笔者调查了一下,现在农村一些学校的小学生每天仍在校学习12个小时.中学生每天要学习15个小时.有的联办高小同初中学生学习时间表一样。除了在校学习外,还有星期天、假期都仍在补课,提倡早到校,布置晚作业。小学生仍发13-15套课本和练习册,中学生多达20多套,真是汗牛塞屋。超负荷的学业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他们或气喘吁吁地挣扎在教师的枷锁下.或忍辱负重委屈在家长的骂声中。或弃学而走流浪在街头。以上种种无不压抑、禁锢少年的活泼和烂漫的天性。  相似文献   

8.
李庆修 《教书育人》2006,(10):45-45
现象一:幼儿园“开”到家门口。每天清早、傍晚,几辆城区幼儿园的大客车便穿梭于城乡结合部,接送幼儿上下学。这种做法,看似方便了家长、孩子,实则在与农村幼儿园抢夺生源。现象二:父母进城“我”随读。学期初,总有不少学生家长到校申请孩子转学。他们有的在城里有了固定的住所,让孩子回到身边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城里教学条件好,宁肯投亲靠友也要把孩子送到城里。现象三:初中学校招生难。合点并校后,每个乡镇只留一处初中学校,学生大多离家几十里路,上下学极不方便,因而家长就会想方设法选择离家近一点的学校,甚至不惜重金,送到城里一些寄宿制的实验学校。我校今年小学毕业生接近100人,可真正到乡镇初中读书的还不到80人。  相似文献   

9.
沈祖芸 《上海教育》2007,(5A):18-19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将招生计划、办学条件、师资状况等信息向社会公示,让家长了解学校真实状况,避免盲目择校.“推优生”比例以每年10%幅度递增,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数的10%名额平均分配到初中,以引导生源合理流向,促进初中学校间均衡发展……这些制度的陆续推出,让上海老百姓感受到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正走进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活动,不仅有利于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而且也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多数初中生及他们的家长对这一竞赛活动颇有兴趣,不仅积极参加,而且求奖心切。为了让学生在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家长给孩子请家教进行竞赛辅导,找大量的难题对学生进行拔高攻难的训练,这势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为了减轻学生负担,  相似文献   

11.
小学升初中(以下简称“小升初”)招生政策、方案的制定和招生环节的优化,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招生方案的改革是基础教育实现高质量、均衡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影响力。招生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既要强调自主性,允许学生及其家长自主选择愿意就读的学校,也要体现导向性,减少学生及其家长在选择学校时的盲目性,引导他们针对青少年自身特点和特长,选择真正适合其发展的学校。在招生方案的制定和操作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由于掌握了各种教育政策和信息,而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些信息不是他们所能完全掌握和理解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中考改革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已经历约10年历程.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每年组织专家,对中考命题进行评估,发布评价报告;从2004年开始,凡是采用课程改革教材的地区,除了执行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数学学科命题指导》(以下简称《命题指导》)外,还同时进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目前,全国每年约有二千多万名初中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将参加各地中考.可想而知,每年的中考牵动着多少学生和家长、牵动着多少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对于我省18个首批课改实验区来说,今年的春天一改往日的平和,即将来临的中考改革使人躁动不安。三年前先期进入课改的初中今年面临着中考和升学,事关改革成败,牵涉到众多学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今年中考改革的进展如何,方案如何设计,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对此怎么看,围绕中考改革的一切信息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到部分实验区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参加了一次初中校长座谈会,校长们普遍认为:初中教育既不同于小学,又不同于高中。初中阶段教育有明显的特点:一是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发生很大的变化;二是初中教学内容增多,思维方式转变,学生学习分化严重;三是初中毕业学生面临分流,中考和人生第一次选择给学生带来学业的负担和思想的压力。自然常态分布、社会常态需求和家长对独生子女的非常态期望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加大了初中教育的难度。难怪校长反映不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我省素质教育改革的进展.找出影响深层次改革的关键因素.从而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我们开展了“学校、家庭、社区合力推进素质教育”专项调研。调研组选取了我省经济发达、中等发达和欠发达三类地区6个县区的24所小学和初中,其中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各一半.分别对学校领导班子、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了抽样调查,涉及样本学生2463人、家长2361人、教师1112人、校领导116人,并走访了10个社区。  相似文献   

16.
对海安县831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课业负担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感受随年级增长而增长,初中生课业负担较重。课业负担成因分析表明,初中生负担主要源于教师(学校),小学生负担主要源于家长,教师和家长压力主要源于学校和社会。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小学要做好家长工作,初中要侧重做好学校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12年2月以来辽宁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的通知,是为了减轻课堂内外的学业负担问题,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作为一名有十多年教龄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常常思考:怎样做才能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能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呢?目前,  相似文献   

18.
2012年2月以来辽宁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的通知,是为了减轻课堂内外的学业负担问题,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作为一名有十多年教龄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常常思考:怎样做才能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能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呢?目前,  相似文献   

19.
又到了七月流火、学期结束的日子。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有很多家长朋友问我:对于即将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孩子,家长和孩子需要做哪些准备.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初中生活呢?在初中阶段,孩子会遇到哪些困惑,又要如何解决呢?在这里.我愿意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对即将进入初中的孩子和家长说一点自己从教多年的感受.希望能够给家长和孩子一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范俐 《成才之路》2023,(15):141-144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当下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家长的教育观念在“互联网+”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对初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文章对“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学生家庭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及新问题进行探讨,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提出优化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具体策略,使初中学生获得更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